甘肅省博物館,藏品30餘萬件,卻成了中國最被低估的一家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藏品30餘萬件,卻成了中國最被低估的一家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藏品)

說起甘肅,每個人最為直觀的第一印象就一個字:“窮”!甘肅的經濟相對落後,土壤貧瘠,人們生活水平較差,在中國,可謂是比較尷尬的一個的省份。甚至,甘肅和青海、寧夏一樣,成了中國最為“沒有存在感的省份”。

正因為甘肅的窮,讓人們對甘肅的一切都賦予了“貧瘠”的認知,這種以偏概全的認知,尤其對於甘肅的文化,簡直產生了嚴重的偏差。

甘肅省博物館,藏品30餘萬件,卻成了中國最被低估的一家博物館

(銅奔馬)

甘肅從來不缺文化,在世界範圍內,能和甘肅文化底蘊相比較的地方,屈指可數。

甘肅博物館,作為一個藏品30餘萬件,記錄了從白堊紀的古生物化石標本到舊石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化;從商周以來的青銅器、陶瓷玉器到漢唐的絲綢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絲織品、繪畫,以及佛教文明等豐富的收藏的大型博物館,因為貧窮的帽子,卻為世人所低估。

甘肅省博物館位於蘭州市七里河區,是甘肅省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絲綢之路、河西走廊風光線上非常重要的歷史驛站。

甘肅省博物館,藏品30餘萬件,卻成了中國最被低估的一家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藏品)

有人統計了2017年最受歡迎的博物館排行,甘肅博物館赫然在列,說明隨著人們對文化的認知逐漸增強,文化的載體為人們所重視,對地域的偏見日益淡化。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對宣傳祖國文化以及甘肅文化,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既然在說甘博,那就不得不說它的鎮館之寶。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相信大家非常熟知,就是以前稱之為“馬踏飛燕”的銅奔馬,也是中國國家旅遊地理的標誌。

甘肅省博物館,藏品30餘萬件,卻成了中國最被低估的一家博物館

(馬踏飛燕)

1971年,郭沫若先生偶然看到了銅奔馬,大為讚賞,認為這就是藝術的瑰寶,同時也是國寶中的國寶,並命其名為“馬踏飛燕”。郭老更是潑墨揮毫寫下了“四海盛讚銅奔馬,人人爭說金縷衣”的豪邁詩句。經過郭沫若的宣傳和影響,銅奔馬得以名揚天下,後來還成了中國國家旅遊地理的標誌。

銅奔馬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0.1釐米,重約7.15公斤。奔馬昂首揚尾,三足騰空,頭微左顧,右後足踏一飛鳥,飛鳥兩眼似鷹,展翅回首。在命名方面也曾產生過很多種爭議,有人一說法是“馬踏龍雀”,也有說“馬踏飛隼”,但是不管怎麼樣的命名,都是為了它藝術價值的高度。它說明古人在藝術的想象和表現手法上,達到了一個令今人歎為觀止的高度。

甘肅省博物館,藏品30餘萬件,卻成了中國最被低估的一家博物館

(銅奔馬)

再說到令人無比驚豔的元代玻璃蓮花托盞,也是甘肅省博物館所珍藏的藝術瑰寶之一。

玻璃器皿是玉潤晶瑩的一種象徵,在中國古代極其珍貴,只有皇室、貴族和高級寺院才能擁有,是他們地位和財富的標誌。

甘肅省博物館,藏品30餘萬件,卻成了中國最被低估的一家博物館

(元代玻璃蓮花托盞)

這件元代蓮花形玻璃託盞包括盞和託各一件,為晉藍色玻璃製成,半透明,胎內含氣泡,模鑄法成型,高4.8釐米,託高1釐米,口徑12.5釐米。盞為七瓣蓮花形,餅形足;口、腹部顏色比盞略淺;託口為平口,邊沿呈八瓣蓮花形,平底,腹壁呈正八角形;託的內圈為八邊形,斜內凹,口沿稍揚起作八瓣蓮花狀;瓣尖亦尖銳,顏色比盞略淺,尖銳的瓣尖成為其造型上區別於後代的一大特點。

託與盞相得益彰,宛如藍色夜幕下一朵盛開的睡蓮。其器型較大,製作精巧,完整成套,造型華美,色彩豔麗而高貴,是迄今出土較完整的一套元代玻璃託盞,為元代玻璃器皿中的稀世珍品。

甘肅省博物館,藏品30餘萬件,卻成了中國最被低估的一家博物館

(甘肅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

甘肅省博物館的彩陶廳內陳列著400餘件不同時期的彩陶精品。展覽分為大地灣文化彩陶、馬家文化彩陶,仰韶文化彩陶,以及青銅器時代諸窯文化彩陶等,系統地反映了甘肅遠古彩陶文化的概況。其中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從其數量、種類、製作水平與藝術成就,都是其他地區無可比擬的,達到了彩陶藝術的鼎盛時期,譜寫了我國彩陶文化藝術史上的華美篇章。

甘肅省博物館,藏品30餘萬件,卻成了中國最被低估的一家博物館

(甘博收藏的青銅器)

甘肅博物館佛教藝術展跨越十六國時期,至明清近1700年的歷史,全方位展示了絢麗多姿的甘肅佛教文化。這些文物從佛、菩薩造像、造像塔到敦煌寫經、絹畫、藏傳佛教的唐卡,回鶻、西夏文的寫經等,品種繁多,門類齊全,特色鮮明,值極高,影響廣泛。還有舉世聞名的黃河古象,距今300多萬年。葉菊石,中生代時期(2.3億年—6500萬年間)。

甘肅省博物館,藏品30餘萬件,卻成了中國最被低估的一家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入口)

由於藏品太多,此處無法逐類介紹。建議對文化感興趣的朋友,或者有意於研究絲綢之路文化的人,去蘭州走一遭,去甘肅博物館走一走,定然不虛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