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建行定點幫扶這些年財樑社區百姓們的“小確幸”

安康市漢濱區財梁社區,一個貧困發生率超過50%的地方,近年來發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寬敞平坦,安居房鱗次櫛比,產業園一片繁忙……一個又一個貧困村舊貌換新顏。中國建設銀行在這裡打出一套金融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的組合拳,讓老百姓收穫一個又一個“小確幸”,對未來越來越有盼頭。

细数建行定点帮扶这些年财梁社区百姓们的“小确幸”
细数建行定点帮扶这些年财梁社区百姓们的“小确幸”

財梁變遷——中國建設銀行定點幫扶

漢濱區縣河鎮財梁社區紀實

走進漢濱區財梁社區,便會被這裡的“建行元素”所吸引,中國建設銀行援建的產業中心、建行希望小學、建行大學“鄉村課堂”……建設銀行的幫扶項目在這裡隨處可見。

放眼望去,道路寬敞平坦,安居房鱗次櫛比,產業園一片繁忙。提起生活的變化,財梁社區的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多虧了建設銀行,我們才過上了好日子!”

從“一路難達”到“四通八達”

財梁社區位於安康市東南部,由財梁、龍泉、趙梁、蘇壩、雙廟5個行政村合併而成,共計33個村民小組837戶285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447戶1530人,貧困發生率超50%,是漢濱區45個深度貧困村之一。

“過去,我們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就是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來的不到4米的土路,又難走又危險,如果遇到下雨天老百姓出行就更困難,經常還會遇到塌方。”財梁社區村委會主任王博介紹說。

山大溝深、交通不便,是導致財梁社區深度貧困的主要原因。修一條通村公路成為財梁社區群眾世世代代的願望。為了讓老百姓能走得出大溝深山,建設銀行投入幫扶資金400萬元支持縣財公路的建設。今年9月,長13公里,寬5.5米的縣財公路全線貫通,當地交通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以前這條路很窄,路面也坑坑窪窪的,從城區到村裡至少得一個半小時。現在好了,路平了,寬了,急彎也少了,只要40來分鐘就能到村上了,也安全多了。”村民羅永會樂呵呵地說。

財梁社區13、14組由於交通不便,村裡的貨物要運出去只能靠摩托車拉,有時候還得靠人肩挑背扛。久而久之,老百姓就不願意在土地上耕耘,大量的土地資源被閒置。建設銀行投入幫扶資金115萬元,幫助修建了4.2公里的產業路,疏通了當地貨物運輸的“脈絡”。

目前當地已經引進金銀花種植企業,進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開發,流轉土地300餘畝,讓老百姓的生活有了盼頭。

近年來,建設銀行花大力氣,讓當地從“一路難達”到“四通八達”,通過通村路段的修建、通組道路的延伸、產業路的硬化、斷頭路的打通,使群眾生產生活更加方便,獲得感不斷增強,為財梁社區建設美麗鄉村奠定了基礎。

從“普通農民”到“產業工人”

初冬的太陽照耀著財梁社區,剛剛收穫了一場大豐收的水田被收拾得乾淨規整。經過數月的忙碌,財梁社區蝦稻混養實驗園已初具規模。

今年初,建設銀行扶貧工作組下大力氣找尋適合財梁當地發展的產業扶貧項目,先後到湖北潛江、安徽巢湖考察學習,為財梁引進蝦稻混養技術,依託本地企業在社區建設蝦稻混養實驗園,當即投放小龍蝦苗3000斤。

“剛開始這裡田都荒著的,都不知道種啥好。現在我們在這插秧、薅草、割穀子,除了下雨天,天天都有事兒幹。”村民劉坤英笑著說道。劉坤英在這裡工作一天,可以掙到80到100元,像劉坤英這樣在園區裡務工的已有20多人。

建設銀行幫扶投建的蝦稻實驗園一期通過流轉土地75.89畝,支付土地流轉費用12萬元,直接帶動周圍20餘戶貧困家庭增收。“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擴大蝦稻實驗園規模。對於願意搞蝦稻養殖的,我們在技術、小龍蝦苗上全方位支持,蝦苗半價提供,技術服務隨叫隨到。銷售上,我們以保底價格收購。希望能把蝦稻混養模式推廣出去。”園區負責人陳蛟介紹說。

在建設銀行援建的財梁社區產業中心,43歲的張會麗正在操作檯上加緊作業,趕製一批新的毛絨玩具。張會麗是新社區工廠開業後的第一批工人。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她已經可以在縫紉機上熟練操作。

通過“幫扶資金支持、金融產品扶持、招商引資驅動、消費扶貧帶動、技術培訓聯動”的“五位一體”幫扶體系,建設銀行為當地打造了可持續發展的新社區工廠產業模式。財梁社區產業中心建成後,建設銀行扶貧工作組積極協調引進江蘇毛絨玩具生產企業前來開設新社區工廠,自9月份開業運營以來,解決就業崗位60餘個。同時,藉助建設銀行集團的合力,新社區工廠生產的“班克” “創星”等頗具特色的玩具公仔,已經被銷往北京、上海、西安等地。

在財梁社區,除了蝦稻園和新社區工廠,還有蔬菜種植園、金銀花種植園以及茶園。“四園一廠”的產業佈局初見規模,直接提供務工崗位150多個,當地的貧困群眾也開啟了從“普通農民”到“產業工人”的角色轉變。

產業發展起來了,群眾的精神面貌也隨之改變了。“過去村上扯皮發牢騷的多,現在村民都忙著發展賺錢,民風也變好了!”財梁社區黨支部書記餘致平深有感觸。

這幾年,財梁社區的變化,每個村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在財梁社區第三季度新民風建設表彰大會上,貧困戶陳宗軍還特意向建設銀行贈送了“精準幫扶心繫民 建設銀行獻真情”的錦旗,用以表達感激之情。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

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建設銀行近年來為財梁建行希望小學投入幫扶資金120餘萬元,受助學生累計超過400人。建設銀行援建的圖書室、音樂教室、繪畫室、籃球場,讓村裡孩子擁有了和城裡孩子一樣的教學環境。

“讀書時如果沒有建設銀行的幫扶,說不定我還在山村裡過著和父輩一樣躬耕農田的生活。大學畢業時,我有幸參加了建行的貧困大學生招聘考試,又有幸來到建行工作,可以說從此改寫了全家人的命運。大家一定要努力學習……”在財梁社區大學新生集體升學禮上,作為一名從財梁社區走出來的“建行人”——貧困大學生李雨芳向即將邁入大學的新生們講述起自己求學、就業與建設銀行深厚的感情和緣分,不禁動情流淚。

近年來,一批又一批的建設銀行員工紛紛走進財梁社區,通過支教、公益捐贈、結對幫扶等方式為山區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

今年10月,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名建設銀行員工志願者們,又為學生帶來了校服、文體用品,更帶來了生動有趣的英語教學、鋼筆繪畫課、毽球課……為在深山裡的孩子們,種下一顆顆美好的種子。

建設銀行還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每年舉辦夏(冬)令營、鄉村教師培訓等活動,帶領師生走出深山,到北京、上海、深圳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同時,建設銀行還依託建行大學平臺資源,對基層扶貧幹部、專業技術人員和產業致富帶頭人進行理論知識、業務知識和發展技能等方面的培訓,通過合作辦班等方式,助力漢濱區特色產業發展。今年以來,共舉辦培訓班30多期,在天津、福建、四川、江西、江蘇等地舉辦了多期省外培訓班。

建設銀行扶貧幹部還定期邀請各方面專家、老師來到建行大學“鄉村課堂”,走進財梁社區田間地頭,對當地老百姓進行培訓,內容涵蓋養殖技術、縫紉技能、烹飪技能、鄉村旅遊、反假幣反非法集資知識等,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從“金融街”到“田埂間”

“哈書記吃飯沒?到家裡坐坐。”哈元萌一走進財梁社區,好客的村民就熱情地招呼他。雖然已不在村裡工作,但財梁社區的群眾還是習慣稱他為“哈書記”。

“這幾年財梁社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記得2016年剛到村上,泥土路、土坯房,還有村上孩子無助的眼神,讓人看了心疼。今年村裡的路通了,村民住進了新房,下樓就有活幹有錢賺,幫扶成效逐漸顯現出來。”說到財梁社區的變化,哈元萌特別高興。

三年前,他還是在北京金融街上班的一名白領青年,2016年經建設銀行選派到財梁社區駐村扶貧。2018年11月,掛職期滿後,哈元萌又主動向總行申請繼續留在安康扶貧。他因工作經驗豐富被派到漢濱區扶貧局任掛職副局長。雖然崗位變了,但他心裡一直還牽掛著財梁社區的脫貧工作,每週還是會到財梁社區,與駐村幹部一起查看扶貧項目進展情況,瞭解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協調解決。

“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培養鍛鍊幹部的主陣地,把能幹事會幹事、懂政策善落實的優秀幹部放到脫貧攻堅第一線。”這是建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田國立在全行扶貧工作會上提出的明確要求。截至目前,建設銀行已向安康累計派出扶貧幹部106名,現任扶貧幹部19名,形成掛職副市長、掛職副縣(區)長、掛職扶貧局副局長、駐村第一書記的四級幫扶體系。

正是一批又一批來自各行各業的扶貧幹部,在安康脫貧攻堅的戰場上,腳踏實地,心懷真情,把青春和熱血揮灑在這片熱愛的土地上,讓一個又一個貧困村舊貌換新顏,讓一個又一個貧困家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安康不脫貧,建行不撤兵。”這是自1988年起,建設銀行將安康一區三縣作為扶貧聯繫點後,用31年的實際行動踐行的誓言。近年來,建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田國立,黨委副書記、行長劉桂平,黨委副書記、監事長王永慶等領導先後多次帶隊來安康督導調研定點扶貧工作,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精準扶貧行動,在金融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消費扶貧、教育扶貧、基層黨建聯學共建等方面,多措並舉,開拓創新,在脫貧攻堅戰中踐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初心和使命。

來源:《安康日報》11月14日01版

细数建行定点帮扶这些年财梁社区百姓们的“小确幸”
细数建行定点帮扶这些年财梁社区百姓们的“小确幸”

聽說你也“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