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並軌,所有人的養老金會按照統一標準發放嗎?

彌撒氣球開始燃燒CP魂


養老金並軌,所有人的養老金會按照統一標準發放嗎?其實這個命題本身就是錯誤的,並不是養老金並軌,而是養老制度的並軌。

第一,什麼是養老制度的並軌。

在過去幾年,我國的養老制度分為企業職工的養老制度,城鎮居民養老制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農村養老制度等多種形式,也叫著多層次的養老制度。在這幾種養老制度中,在改革開放初期,首先從城鎮企業職工的養老制度進行改革。過去的城鎮企業職工,由於民營經濟還沒有發展起來,只存在國有企業、集體企業、鄉鎮企業等幾種形式,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職工有退休金,即他們退休後,根據在崗時的工資待遇來確定退休金的待遇,退休金由所在的企業來支付。從1996年開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在全國各地開始執行,1997年國務院下發了國發(1997)26號,即《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根據該文件精神,企業不但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還包括城鎮私營企業、民營企業、合資企業等,這是我國改革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開始。

城鎮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了,但是作為城鎮職工的機關事業單位還在沿用過去的老制度,即按照本人實際工資來確定退休金,這就造成了兩種退休養老制度,一種是大家交錢的養老保險制度,一種是不交錢的退休養老制度,形成新的不平衡和養老金的巨大差異,交錢的人拿得少,不交錢的人拿得多,長此下去,既不利於國家統一的養老制度的形成,同時還容易滋生各種社會問題,影響改革開放的大局。所以從2014年10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位全部納入社保繳費體系,兩種不同的退休制度,合併為一種退休制度,這就是我國養老制度的並軌。與此同時,從2014年開始,國家將原來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併,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至此,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分為兩大體系,即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第二,養老保險制度並軌的主要內容。

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主要是根據2019年初新修訂的社會保險法來執行,按照社會保險法的精神,有三個具體的決定。一是《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二是《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三是《國務院關於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這三個以國務院名義下發的文件,實際上覆蓋了不同類別的繳費主體,即城鎮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城鄉居民三大群體。在這三大參保群體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就是靈活就業形式的參保人員。在這幾大群體中,城鎮職工包含了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靈活就業人員三類人員,他們繳納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繳納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無論是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還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繳費基數、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的規定、養老金的計算方式都是統一的,沒有任何差別;但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方式是明顯不同的,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養老金髮放的標準應該是統一的。

我這裡所說的養老金的發放標準,並不是養老金的具體金額人人都一樣,那樣就退回到大鍋飯的年代,走到絕對平均主義的老路,這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允許的。養老金髮放的標準,主要是指在履行繳費責任和義務的基礎上,按照統一計算標準、統一的發放形式,統一的機構進行發放,這些才是統一標準的具體內容和含義,統一的標準要體現權利和義務、責任的對等關係,即“多交多得,長繳長得”,這就是養老金髮放的統一標準。雖然並軌以後,在標準統一的前提下,由於每個人的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所在地的職工平均工資等具體因素不一樣,養老金的差別還是存在的。“多繳多得,長繳長得”就是一個激勵的措施,只有遵循這樣一個標準,才能維護公平和正義,才能調動參保人員主動參保的積極性,提升多繳費、長繳費的意識。

綜上所述,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從制度上解決我國養老制度長期存在的雙軌制問題,統一到先交費,後享受待遇制度體系上來;養老制度的並軌,並不是意味著大鍋飯的到來,並不意味著要走平均主義的老路,而是從制度上規範一個統一的標準,在這個標準的範圍之內,允許存在差別,允許養老金的多樣性,充分體現“保基本、多層次、廣覆蓋”的基本原則。


幫兄愛唱歌


有人說,國家正在逐步推動養老金並軌,所有人的養老金會按照統一的標準發放嗎?

養老金雙軌制

過去有人說,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雙軌制。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高,是由國家財政統一發發,退休後收入跟在職時差異不大,能夠實現完全的養老保障。

企業退休人員是有養老保險基金供養,待遇比較低。養老金替代率只有40%~50%,很難滿足退休後的生活。

後來,國家決定從2014年10月開始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需要繳納養老保險,享受養老金待遇,逐步實現養老保險的社會化供養。

這說明養老保險的雙軌制正在逐漸並軌,並軌之後的待遇是如何計算的呢?

退休待遇計算公式的統一

按照國家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方案,參加養老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金待遇計算公式是跟企業退休人員完全一樣的。

目前,我們只要實施社會保險繳費,退休待遇都會形成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而且這兩種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不管是哪個省市,也不管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

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基礎養老金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和平均繳費指數等因素有關。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餘額實際上是統一按照每個月的繳費基數的8%進行劃入的,繳費基數越高,劃入餘額越多。

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是全國統一的,2016年開始有國家統一公佈,目前每年算7%~8%之間。

個人賬戶計發月數,是根據統一的人社部公佈的退休年齡計發月數表查找的。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

計算公式統一,養老金待遇就統一嗎?

其實分析養老金計算公式,我們的養老金主要還是跟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有關係。

1.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越高,決定了繳費指數越高,也決定了劃入個人賬戶的錢數越多。因此,養老金會越高。

機關事業當中的繳費基數都是嚴格執行國家標準,一般在當地社會平均繳費基數之上。而不少企業職工由於工資較低,繳費基數也較低,這樣也會產生養老金差異。

比如,如果按照60%基數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按照150%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1.25%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相差1/3以上。

個人賬戶養老金更是這樣,由於退休年齡相同劃入的金額一個是60%基數乘以8%,一個是150%基數乘以8%,後者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前者的2.5倍。

2.繳費年限

機關事業單位,因為工作比較穩定,所以普遍繳費年限較長。在企業就業競爭壓力非常大,很多人反應到了年紀大了之後,就會面臨著失業下崗風險。因此,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普遍長於企業職工。按照養老金計算公式,基本上繳費15年,只有繳費30年退休待遇的一半;繳費30年,只有繳費40年退休待遇的75%。

其他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

除了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之外,實際上還有兩個影響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高低的因素。

1.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作為補充養老保險機制,伴隨著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建立起來,這屬於國家統一給建立的。但是相應的企業年金制度,國家並不是強制性。

職業年金的繳費比例是本人4%,用人單位8%,合計12%。基本上相當於個人賬戶養老金的1.5倍,按照制度規劃,未來職業年金將提供大約20%~30%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

2.過渡性養老金

由於機關事業單位是2014年10月才開始養老保險繳費的,在此之前由於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國家規定是發放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償。

過渡性養老金則是按照企業過渡性養老金的方式通過跟社會平均工資、過渡係數等因素掛鉤。

由於過渡性養老金的視同繳費指數一般是根據退休時的職務確定的,因此,2014年10月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產生的過渡性養老金非常高,遠遠超過了基礎養老金的水平。

綜上所述,目前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雖然在逐漸並軌,但是養老金差距並不是簡單就可以消除的。不過在退休以後,國家會通過不斷的調整基本養老金,慢慢縮小大家之間的比例差距。


暖心人社


養老金不可能真正意義的並軌,差距會長期存在,起碼二十五年內不可能徹底改變。


之所以會這樣下結論,有三個原因:

1、退休年齡不一樣;

2、不同的人繳納的社保基數和年限不一樣;

3、工人和農民絕大多數都不會有職業年金;


在過去我們實際存在行政事業單位、工人、農民三軌制,前者最多,高的能達到七八千元一個月,工人一個月兩三千元,農民一個月百十元。


我們所講的養老金並軌,只是自2014年之後10月1日起參加工作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計算方式與企業一致。至於在此之前參加的工作的“中人”,則新老辦法結合,實際養老金並不會出現大幅降低。


按照法律規定,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工齡滿30年即可退休,2014年之前參加工作的人員依然可以享受並不比原來低多少的養老金,2014年參加的工作的人也要在2044年之後才會與工人養老金真正並軌,但是前面提到的三個原因並不會發生改變,真正意義上的並軌很難實現。

下面我們再來具體分析為什麼二十五年內養老金差距還會依然存在。


一、退休年齡不一樣

不管延遲退休是否實施,男性工人起碼要60週歲才能退休。具體到行政單位工作人員,按照法律規定,工齡滿30年就可以退休,或者滿25年就可以提前五年退休。如果是22週歲參加工作,那麼到52週歲就可以退休,到60週歲時已經領了8年的養老金,一年5萬元也能有40萬元。

一些事業單位也有可以提前內退的傳統,50多歲後就可以時來時不來,或者工作非常輕鬆自由,甚至還可以為年輕人騰崗位提前進入退休狀態,但是並不影響工資發放,實際何時退休已經沒有意義。


二、不同的人繳納的社保基數和年限不一樣

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都會按很低的工資基數繳納社保,比如按2000元。假如要求按實際工資所得額繳納社保,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又會普遍選擇降薪裁員,造成大量失業,這種矛盾很難解決。

對於企業上班的工人來說,不要說到60歲退休了,過了45歲可能就找不到工作了。多數中小企業並不會給自己繳納社保,60歲之前能交滿15年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至於行政事業,不管是從工資裡面扣一部分,還是財政資金,起碼可以在退休前一直有,並且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繳納基數高,繳納年限長,最後養老金依然會是普通工人養老金的兩倍左右甚至更高。



三、工人和農民絕大多數都不會有職業年金

隨著社保並軌,行政事業單位又新增了一項職業年金,這又是一項福利,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並軌後養老金有可能降低帶來的損失。

對於絕大多數工人和農民來說,生活壓力大,收入不穩定,社保繳納15年已經不易,職業年金那是想都不要想。


結論,25年內行政事業單位員工的養老金依然會比普通工人多得多,只是差距有可能小幅縮小;25年後,估計還是這樣吧。


財智成功


養老金並軌,這是進步,但並不是所有人的養老金都統一了。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2014年10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開始改革,從此以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告別免繳費的福利時代,開始跟企業職工一樣,自己也要繳費了。

這就是所謂的養老金並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每月跟企業職工一樣也要繳納8%的養老保險費,同時還要繳納4%的職業年金,這是一種補充性養老保險。

養老金並軌後,原則上所有人養老金的計發辦法是一樣的,然而目前來看還是有差異的。

對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老人來說,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人,適用的還是老辦法。

對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來說,設置有10年過渡期,採取的是新老辦法對比的方式。

老辦法高就用老辦法,新辦法高就實施保底控高,在10年過渡期內第一年發放高出養老金的10%,第二年發20%,以此類推,直到2024年補發100%。

所以,要想真正實現養老金計發辦法的統一,至少也要到2024年了。

另外,所有人員的養老金更不可能統一,因為養老金的發放並不是大鍋飯,而是遵循著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晚退多得的原則。

由於每個人的繳費年限、繳費水平、退休年齡、所屬地區不盡一致,養老金待遇自然也不是一致的。這個道理顯而易見。

總體上來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高於企業退休人員,縮小待遇差距是企業退休人員的一個渴望。

好在,2019年養老金調整中,諸如江蘇、寧夏、天津等省份都要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漲幅高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其中江蘇、寧夏要求企退漲5.5%,事退不超4%,天津要求企退漲5.59%,事退漲3.91%。

這樣做是有助於縮小養老金差距的,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如果你也支持讓企退多漲養老金,請點贊轉發吧。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


思之想之


養老師金並軌,所有的人養老金會按照統一標準發放嗎?

回答: 國家實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工資與企業人員退休工資並軌,表面看是按同一個計算標準漲工資,實際是計算%比相同,因為機關事業人員工資基數高於企業,按同比例上漲,原工資高的長的更高,企業退休人員漲的少,這個差距,隨著逐年調整退體工資差距會越來越大!舉例如下:

兩個人同歲,同一所大學同班同學,畢業後同一天參加工作,一個分配到事業單位,一個分配到工廠工作。在計劃經濟時代,只要是全民職工有幹部籍,政府,事業,企業領導可以平調互換,全國八級工資.制,當時事業企業工資沒太大差距!

隨著改革進程,從九十年代後,這二類工資差距越來越大。這是鐵的事實!舉例如下:.這二個人都是40年工令,同一年退休,事業那位退休工資6000元,企業連年虧損,這位退休時退休工資2000元,當時看每月差距4000元!設定連續三年調整退休工資,每年調資:基數工資,工令工資,所漲金額相等!按上年所領工資總額╳8‰漲一年,二人這個金額就不相等了,事業高!後兩調資,基數工資工令工資,二人還是漲額相等!\\但這二年按上年工資額2%漲,這樣這二年的漲幅度就大不相同了!經計算(不詳細介紹了)三年調資後,事業單位的同志工資漲到6650,41元。企業那位同志工資漲到2455,51元。這時每月相差4194,89元!如果國家每年逐年調整退休工資,這種機關事業退休人員的工資與企業退休人員的月工資差距會越來越大!!(我實際演算,不甪懷疑)只有在今後退休人員調工資時,取消:<

關玉良


有人說,國家正在逐步推動養老金並軌,所有人的養老金會按照統一的標準發放嗎?

養老金雙軌制

過去有人說,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雙軌制。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高,過去是由國家財政統一發發,退休後收入跟在職時差異不多,完全能夠實現的養老保障。

企業退休人員是有養老保險基金供養,待遇比較低。養老金替代率低很多,較難滿足退休後的生活。

後來,國家決定從2014年10月開始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需要繳納養老保險,享受養老金待遇,逐步實現養老保險的社會化供養。

這說明養老保險的雙軌制正在逐漸並軌,並軌之後的待遇是如何計算的呢?

退休待遇計算公式的統一

按照國家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方案,參加養老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金待遇計算公式是跟企業退休人員完全一樣的。

目前,我們只要實施社會保險繳費,退休待遇都會形成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而且這兩種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不管是哪個省市,也不管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

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基礎養老金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和平均繳費指數等因素有關。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餘額實際上是統一按照每個月的繳費基數的8%進行劃入的,繳費基數越高,劃入餘額越多。

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是全國統一的,2016年開始有國家統一公佈,目前每年算7%~8%之間。

個人賬戶計發月數,是根據統一的人社部公佈的退休年齡計發月數表查找的。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

計算公式統一,養老金待遇就統一嗎?

其實分析養老金計算公式,我們的養老金主要還是跟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有關係。

1.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越高,決定了繳費指數越高,也決定了劃入個人賬戶的錢數越多。因此,養老金會越高。

機關事業當中的繳費基數都是嚴格執行國家標準,一般在當地社會平均繳費基數之上。而不少企業職工由於工資較低,繳費基數也較低,這樣也會產生養老金差異。

比如,如果按照60%基數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按照150%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1.25%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相差1/3以上。

個人賬戶養老金更是這樣,由於退休年齡相同劃入的金額一個是60%基數乘以8%,一個是150%基數乘以8%,後者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前者的2.5倍。

2.繳費年限

機關事業單位,因為工作比較穩定,所以普遍繳費年限較長。在企業就業競爭壓力非常大,很多人反應到了年紀大了之後,就會面臨著失業下崗風險。因此,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普遍長於企業職工。按照養老金計算公式,基本上繳費15年,只有繳費30年退休待遇的一半;繳費30年退休,只有繳費40年退休待遇的75%。

其他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

除了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之外,實際上還有兩個影響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高低的因素。

1.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作為補充養老保險機制,伴隨著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建立起來,這屬於國家統一給建立的。但是相應的企業年金制度,國家並不是強制性。

職業年金的繳費比例是本人4%,用人單位8%,合計12%。基本上相當於個人賬戶養老金的1.5倍,按照制度規劃,未來職業年金將提供大約20%~30%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

2.過渡性養老金

由於機關事業單位是2014年10月才開始養老保險繳費的,在此之前由於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國家規定是發放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償。

過渡性養老金則是按照企業過渡性養老金的方式通過跟社會平均工資、過渡係數等因素掛鉤。

由於過渡性養老金的視同繳費指數一般是根據退休時的職務確定的,因此,2014年10月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產生的過渡性養老金非常高,遠遠超過了基礎養老金的水平。

綜上所述,目前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雖然在逐漸並軌,但是養老金差距並不是簡單就可以消除的。不過在退休以後,國家會通過不斷的調整基本養老金,慢慢縮小大家之間的比例差距。


董師爺說


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2019年基本上實現了全面並軌,農村養老保險和城市居民養老保險統一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但目前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仍未完成並軌,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職工之間的養老金待遇差距仍然很大,職工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差距更明顯。


關注阿洪頭條號,瞭解更多三農政策

首先、並軌不代表養老金髮放標準統一。

也就是說,目前我國養老保險並軌只是農村養老保險和城市養老保險並軌,統一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從形式上看,只是名稱和經辦機構統一,從實際上看,待遇發放標準並沒有多大變化。但從另一個方面看,並軌後的養老保險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原來農村人可以選擇參保的標準低,有條件的人也買不了高檔次的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並軌後,參保標準分為12個檔次,從200元/年到6000元/年不等,有條件的農村人同樣可以買髙檔次的養老保險,享受更高的退休金,條件差的可以選擇繳費檔次低,反正並軌後的養老保險也是多繳多得少繳少得。


其次、城鄉居民保險並軌後合理銜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為什麼這樣說呢?從整體上來說,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檔次高,享受養老金待遇好,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標準每年五千多以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高繳費標準有的地區已經提高到了6000元,也就是說,城鄉居民只要選擇最高繳費標準繳費,也能享受到城鎮職工所享受的最低養老金退休待遇,這可以說是一種合理的銜接。實際上待遇仍然是有很大區別的。


再次、無論怎麼並軌,養老金髮放標準不可能統一。

我們國家勞動成果分配原則是,多勞多得,養老保險的分配原則也是多繳多得,少繳少得,不繳費的的農民,年滿60週歲還可以享受國家免費發放的基礎養老金,每月大概在100元左右,很多地方一百元不到。多繳多得少繳少得是合理的,那種絕對化的統一發放標準不現實,也不可能會成現實。我國養老金是一種有償式的福利,大家想想,如果所有人的養老金都統一標準發放了,誰願意為社會創造價值,人人都想躺在床上領養老金,統一發放標準就沒有人願意為社會創造價價,對社會發展是一種倒退。

總之,我國養老保險無論未來如何並軌,所有人的養老金髮放標準都不會統一,多繳多領,少繳少領,不繳費的,老來一個月就享受幾十百把塊錢的基礎養老金也算不錯了,不勞而獲的想法不現實,想領更多養老金趕緊掙錢買養老保險。


黃粑兄弟


養老金“並軌”: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其目的在轉機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適當調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彌補因個人繳費而增加的支出,維持改革前後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雙軌制——企業養老金和事業養老金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現在的事業養老金比企業養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們的呼聲很高一致要雙軌制並軌)。

養老金並軌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需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單位繳納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這意味著養老金雙軌制在制度上被終結。新規僅實現了制度上的並軌,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間的養老待遇差距還將存在較長一段時間。但新規保障了機關事業單位中“老人”“中人”養老待遇將不會降低,而“新人”養老待遇或將微降。

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基礎養老金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和平均繳費指數等因素有關。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餘額實際上是統一按照每個月的繳費基數的8%進行劃入的,繳費基數越高,劃入餘額越多。

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是全國統一的,2016年開始有國家統一公佈,目前每年算7%~8%之間。

個人賬戶計發月數,是根據統一的人社部公佈的退休年齡計發月數表查找的。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

計算公式統一,養老金待遇就統一嗎?

其實分析養老金計算公式,我們的養老金主要還是跟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有關係。

1.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越高,決定了繳費指數越高,也決定了劃入個人賬戶的錢數越多。因此,養老金會越高。

機關事業當中的繳費基數都是嚴格執行國家標準,一般在當地社會平均繳費基數之上。而不少企業職工由於工資較低,繳費基數也較低,這樣也會產生養老金差異。

比如,如果按照60%基數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按照150%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1.25%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相差1/3以上。

個人賬戶養老金更是這樣,由於退休年齡相同劃入的金額一個是60%基數乘以8%,一個是150%基數乘以8%,後者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前者的2.5倍。


其他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

除了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之外,實際上還有兩個影響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高低的因素。

1.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作為補充養老保險機制,伴隨著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建立起來,這屬於國家統一給建立的。但是相應的企業年金制度,國家並不是強制性。

職業年金的繳費比例是本人4%,用人單位8%,合計12%。基本上相當於個人賬戶養老金的1.5倍,按照制度規劃,未來職業年金將提供大約20%~30%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

2.過渡性養老金

由於機關事業單位是2014年10月才開始養老保險繳費的,在此之前由於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國家規定是發放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償。

過渡性養老金則是按照企業過渡性養老金的方式通過跟社會平均工資、過渡係數等因素掛鉤。

由於過渡性養老金的視同繳費指數一般是根據退休時的職務確定的,因此,2014年10月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產生的過渡性養老金非常高,遠遠超過了基礎養老金的水平。


慧算賬



養老並軌,所有人養老金統一發放標準,而不是統一標準發放!

一、2014年10月,養老並軌,就是原來未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機關單位、部分未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實現全員參保全覆蓋。

改變機關、事業單位不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無需繳納社會養老保險費,由財政、單位發放退休費的情況,統一納入社會養老保險範疇,必須交納社會養老保險費,退休由社會保險機構發放養老金。

二、養老並軌,改變機關、事業單位按照工齡計發退休費的辦法,為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後,主要按照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繳費額度計發養老金的辦法。

實現機關、事業、企業單位計發養老金方式方法統一,體現養老金以養老保險繳費“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
機關、事業、企業單位全員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統一的養老金計發公式。

從這個意義上說,養老並軌,實現所有人養老金統一發放標準。

因為,社平工資、繳費年限、繳費額度不同,不可能所有人養老金統一標準發放。


z山海


有不少人對於養老金並軌,持這樣的觀點,即認為養老金並軌後,所有人的養老金按照統一標準發放,這是對養老金並軌的誤讀。

所謂養老金並軌,就是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實行一樣的保險制度。逐步縮小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與企業職工之間的差距。

在養老金制度並軌之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不繳費,退休金由財政全包。企業職工養老金由個人和單位繳費,社會化發放。相同條件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金比企業職工的退休金高出許多,最多的達到3倍。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養老金制度改革的呼聲不斷,影響到了社會的和諧,也給社會進步帶來的阻礙的作用。這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一場涉及千萬的人的養老金制度改革展開了。

養老金制度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跟企業職工一樣,實行個人、單位繳費,養老金不再由財政負擔,而是實行了社會化發放。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現在,全國已經全部完成了這項改革。

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中,為了實現平穩過渡,保證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待遇不降,實行了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過渡辦法的銜接制度。

對於改革之前的老人,改革沒有任何影響,新人將來按照養老金方案計算就可以了。現在就是中人的問題,全國大多數地區,從2014年10月改革至今,已經過去4年多了,還在給中人預發養老金,中人對此不夠滿意。

希望有關部門儘快落實中人養老金的待遇,不要讓中人苦苦等待了,退休的人是等不起的。

需要明確的是,養老金並軌後,並不是代表所有人都按照統一的標準發放養老金,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中人過渡期過去了,進入新人階段也不會的,因為個人的工資不同,繳費基數也就不同,個人賬戶金額差異將永遠存在,所以,養老金標準永遠都是因人而異的。

以上回答不知是否幫到了您?歡迎留言繼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