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報道:歷時5年,“水貂養殖獸藥致損案”終獲賠

2019年11月12日,立冬時節剛過,濰坊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王義勇突然接到一個暖心的電話,電話那頭,正是由濰坊市消費者協會幫助申請法律援助的“水貂養殖獸藥致損案”的原告劉文昌、張瑞莉夫婦,就在打電話的兩分鐘前,他們收到了被告諸城市毛皮動物疾病研究所及兩名責任人的連帶賠償款24.5萬元,至此,“水貂養殖獸藥致損案”的獲賠款項已全部到位。

本報曾一直關注該案並多次報道案件進展。雖然獲賠這一天距離法院判決已經過去了1年48天,距離災難降臨他們一家的那刻已經過去了5年多,然而,這遲來的正義或許更平添了些許驚喜,如同冬日裡的暖陽,融化了劉文昌一家這幾年來所有的委屈、怨恨和困苦。

索賠受挫,轉尋消協幫助

事情要從2014年說起。這年8月底,安丘市劉文昌、張瑞莉夫婦養殖的水貂出現咳嗽症狀,被送到原諸城市毛皮動物疾病研究所進行治療。該所工作人員解剖後診斷為肺炎,推薦了該所自行配置的“重症康”和河南省漯河一家公司生產的藥物“肝腎舒”進行治療。9月5日,兩人按照用藥指導給水貂服藥後,千餘隻水貂相繼死亡,損失慘重。

高額損失讓劉文昌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從此走上漫長的維權路。期間,主管部門鑑定劉文昌、張瑞莉夫婦購買的獸藥無標籤、批號和說明書,為假劣獸藥,並於2015年4月2日按照《獸藥管理條例》規定,對諸城市毛皮動物疾病研究所進行了行政處罰。但劉文昌一家的經濟損失始終沒有得到賠償。長時間索賠無果後,投訴無門的張瑞莉來到濰坊市消費者協會尋求幫助。張瑞莉一直清楚地記得,2016年3月13日,那個索賠屢屢受挫後、抱著最後希望到消協求助的日子。那時的她還不曾預見,這一次不經意間的“試試看”,讓她最終如願拿到了34萬元的賠償金。

消協助力,司法維權獲勝

說起受理此案時的情景,王義勇至今記憶猶新。接到張瑞莉反映的情況後,當年3月17日,濰坊市消費者協會就成立工作組,趕赴張瑞莉家進行實地探訪取證,家徒四壁的景象讓工作人員幾乎落淚。之後,按照就近原則,濰坊市消費者協會委託諸城市消協、安丘市消協進行調查並與雙方當事人溝通,但調解未成功。考慮到案情重大,養殖戶受損嚴重,王義勇及其同事苦思對策,最終決定履行消協“支持消費者訴訟”職能,幫助張瑞莉一家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在濰坊市消費者協會的幫助下,劉文昌、張瑞莉一家從安丘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請了兩位援助律師對此案進行調查取證,並於2016年7月12日向安丘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諸城市毛皮動物疾病研究所及兩名責任人和“肝腎舒”藥品生產企業等各被告賠償經濟損失35萬元。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尋求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進行檢驗鑑定,以明確水貂死亡是否因“肝腎舒”及三無產品“重症康”所致,是重中之重。但是,法院、代理律師及當事人都苦於找不到一家能夠鑑定的第三方機構,這讓案件審理一度停滯不前。濰坊市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通過電話諮詢了多個機構,均未成功。後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聯繫到濰坊市獸醫協會,得到肯定答覆,遂委託律師向法院提出了建議。

2017年11月10日,濰坊市獸醫協會作出鑑定結論,充分證明了“重症康”和“肝腎舒”與水貂死亡的因果關係,並根據市場價格計算出水貂死亡給原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439076元。這一鑑定意見被法院作為有效證據使用,2018年3月12日,安丘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原諸城市毛皮動物疾病研究所及兩名責任人連帶賠償原告因水貂死亡造成的損失24.5萬元;被告“肝腎舒”生產企業賠償原告因水貂死亡造成的損失10.5萬元。被告對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2018年9月25日,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劉文昌、張瑞莉夫婦最終勝訴。

跟蹤到底,獲賠款項到位

判決生效後,2018年11月15日,被告“肝腎舒”生產企業與劉文昌、張瑞莉夫婦達成和解協議,經雙方協商一致,“肝腎舒”生產企業即時賠付了劉文昌、張瑞莉夫婦9.5萬元。但另一被告原諸城市毛皮動物疾病研究所及兩名責任人卻遲遲沒有任何行動,每次都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搪塞敷衍,拒絕執行判決,這讓好不容易看見曙光的劉文昌、張瑞莉夫婦又陷入了窘境。

濰坊市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後,決定將此案跟蹤到底,幫劉文昌、張瑞莉夫婦把該拿到的賠償款拿到手。消協工作人員先後兩次趕赴安丘市人民法院,與執行庭的法官商議對策,安丘市人民法院執行庭蘇法官也多次赴諸城督促被告履行判決,最終,安丘人民法院查封了兩名被告的兩套房產,致使兩名被告不得不盡快履行判決,承諾於2019年10月底前將賠償款賠付到位。至11月12日,劉文昌、張瑞莉夫婦已經收到了被告的全部賠付款34萬元,為時5年的“水貂養殖獸藥致損案”終於塵埃落定。

“謝謝,謝謝……這些年,給你們添了不少麻煩……以後咱就是朋友了……”說了許久的劉文昌、張瑞莉夫婦不捨得掛斷電話,與他們通過無數次電話的王義勇也不忍心掛斷電話,他和同事們知道,消費者每添一次“麻煩”,就是對他們多一份信任;消費者每道一聲“謝謝”,就是對他們工作的最高認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蔚曉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