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慕尼黑慘案到“復仇”,奧運史上的黑暗時刻

奧運會是集體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於一身的世界級運動盛會,象徵著世界的和平、友誼和團結。在早期舉辦奧運會的時候,由於安保意識比較薄弱,就曾發生過令人髮指的血腥慘案。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11名以色列運動員慘遭恐怖分子殺害,流血事件震驚世界,史稱“慕尼黑慘案”。

從慕尼黑慘案到“復仇”,奧運史上的黑暗時刻


慕尼黑慘案首先得從製造者“黑色九月”恐怖組織來說起。1960年,以約旦為據點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因多次組織刺殺約旦國王胡賽因,約旦政府於1970年9月下令將PLO武力驅逐。由此引發了約旦內戰,被稱為黒色九月事件的內戰中、PLO成員多被殺死,剩餘成員被迫轉移據點至黎巴嫩貝魯特。此後,在黎巴嫩開始活動的PLO中最大的派別法塔赫,因對以色列鬥爭的失利,結成了秘密恐怖組織,即黑色九月。

從慕尼黑慘案到“復仇”,奧運史上的黑暗時刻

黑色九月恐怖分子


1972年9月5日凌晨,夜深人靜的時刻,8名“黑色九月”恐怖分子帶著衝鋒槍、手榴彈,悄然越過鐵絲柵欄,直奔以色列運動員居住的賓館。這些恐怖分子事前已經做了精密的策劃,他們偽裝成奧運村的建築工人,對奧運村的地形、建築等情況都已經瞭如指掌。當他們走到門前,掏出早就已經準備好的鑰匙,似乎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突然一位以色列的運動員察覺到了異常。隨後恐怖分子和運動員們開始了長達25分鐘的搏鬥,最終兩名運動員被槍殺,其他9名運動員被挾作人質,並且提出他們的要求:以色列馬上釋放在押的200多名政治犯和保證他們能夠安全出境。

從慕尼黑慘案到“復仇”,奧運史上的黑暗時刻

被炸燬的直升飛機


事件發生後德國警方和德國政府迅速集結力量制定營救方案,原本想通過談判來為警方突進大樓營救人質爭取時間,但是當談判人員真正進入大樓同恐怖人員進行談判時,發現他們態度強硬,所以就否決了這一方案。隨著時間的推移,恐怖分子的耐心在一點點消磨,他們所提要求的期限也一再的提前。

從慕尼黑慘案到“復仇”,奧運史上的黑暗時刻

窗外的運動員


雙方此時進入僵持狀態,但是,“黑色九月”恐怖人員不想一直這麼僵持下去,於是他們開始槍殺人質,一名優秀的以色列舉重運動員此時被槍殺,並警告:如果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將每隔一小時殺死一名人質,直到全部殺死。而在此時國際奧委會同於此相關的幾個城市的政府積極磋商,最終決定答應歹徒的要求,先將他們通過飛機轉送到埃及。此時一個意外的情況發生,被稱為“以色列母親”的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面對歹徒的要求,態度非常堅決:“如果我們妥協,全世界的猶太人都不會再有安全感”,並準備派出特別行動小組進行營救被綁架的以色列運動員。但是德國的法律不允許任何國家的部隊在德國本土開展軍事活動,所以未能成行。

從慕尼黑慘案到“復仇”,奧運史上的黑暗時刻

以色列死神突擊隊


德國總統拒絕了梅厄夫人的建議後,打算通過自己的力量展開營救活動,給自己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找回點面子,在經過多輪磋商後,決定在送歹徒上直升飛機的必經之路上下手,等恐怖分子登上飛機正準備開始逃亡之路時候,德國警方下令狙擊手開槍,但是事情並不像電影中的狙擊手那樣,千里之外取敵首,而是正好打偏了,隨後雙方則開始了激烈的槍戰,恐怖分子炸燬了直升機,射殺了所有的以色列人質!一個小時後,戰鬥結束,恐怖分子全部擊斃。

從慕尼黑慘案到“復仇”,奧運史上的黑暗時刻

演講中梅厄夫人


慘案發生後,以色列代表團因為安全原因提前回國,以色列國內舉國哀悼,群情激憤,復仇之聲響徹耶路撒冷,當時最暢銷報紙《晚報》的一篇社論寫道:“算總賬的時候到了!”。總理梅厄夫人在演講中說道:“在慕尼黑,一邊是猶太人遭到綁架、屠殺,而另一邊卻在觀賞體育盛舉,當猶太人把受難者的棺木抬回故鄉的時候,奧運會的火炬仍在燃燒。猶太人永遠是孤獨的,沒有人會保護我們,只有猶太人自己保護自己。”並簽署了一項對“黑色九月”分子不計一切手段的追緝令---上帝之怒,隨後摩薩德率領“死神突擊隊”在以色列境外開展刺殺慕尼黑大屠殺的元兇或其他恐怖活動的罪魁,這場長達20年的暗殺行動對世界恐怖活動與反恐形勢產生的深遠影響。梅厄夫人在演講中講到的對恐怖分子就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