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兒子把玩具壓車底忘付錢,超市要罰款10倍,媽媽的話讓人稱讚

很多時候,小孩的一些無意之間的舉動,可能需要爸爸媽媽幫小孩去善後。小孩的天性很很調皮的,一些事情是很容易被冠之以爸爸媽媽的名義。當爸爸媽媽因為小孩遭受一些麻煩被人誤解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定不能急躁,急於反抗。這樣反而更不容易讓自己解釋清楚。一定要冷靜下來,分析清楚。在不傷害到小孩的前提下,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

4歲兒子把玩具壓車底忘付錢,超市要罰款10倍,媽媽的話讓人稱讚

茵茵前兩天帶自己的小孩去超市的時候,就遭遇了一個問題。原來是結賬的時候,忘記把小孩拿的小玩具拿出來結賬,一直到最後安檢門響的時候才反應過來。這個時候超市的經理卻一口咬定,認為這個玩具是茵茵為了佔一些小便宜,教唆小孩這麼做的。而茵茵一直說,這個玩具是小孩一進來的時候,就放到購物車裡面。

因為購物的東西積壓,才忘記給這個玩具結賬。並且玩具也壓在了購物袋和購物車之間,並不能證明看見了這個玩具。超市經理不相信這一個說辭,最終通過調取了監控,才證明了茵茵的清白。最後茵茵和超市經理也互相道歉,才讓這個事情最終解決掉。

4歲兒子把玩具壓車底忘付錢,超市要罰款10倍,媽媽的話讓人稱讚

在這一個事件的過程中,茵茵和超市經理都存在過錯。但是茵茵沒有超市經理的誤會,大鬧超市。而是通過這種冷靜、理性的方式,成功的維護了自己和孩子的權益。這是很值得稱讚的。但是我們每次帶小孩逛超市的時候,遇到的麻煩往往是不止這一些的。

很多爸爸媽媽帶著小孩去超市的時候,小孩總是哭著想要很多東西,並且會不自覺的拆開還沒有付款的玩具、把玩具放進購物車了,後來造成了不必要的誤會。那麼面對這些情況,爸爸媽媽應該怎麼辦?

小孩逛超市亂拿東西怎麼辦?

1、 提前和小孩溝通好

逛超市是一個很累的事情,特別是帶著小孩的爸爸媽媽。往往不止要主要小孩要在自己的視角以內,保證小孩不去碰一些危險的東西。同時也要注意小孩,不能把所有喜歡的東西都偷偷的放進購物車。如果媽媽拿出來還會大聲的哭鬧。

4歲兒子把玩具壓車底忘付錢,超市要罰款10倍,媽媽的話讓人稱讚

面對這樣的情況,媽媽就應該要和小孩提前定一個規矩。比如說不能偷偷把東西放進購物車裡面,不能隨便的要東西等等。比如說媽媽答應小孩的一個請求,但是小孩也要按照媽媽的要求做好。注意的是,如果小孩沒有達到之前承諾的效果,那這一份的獎勵,不管小孩怎麼哭鬧都是不能給小孩的。

2、 付款後才能拆包

小孩逛超市的時候,要有規矩的意思。很多爸爸媽媽為了滿足正在哭鬧的爸爸媽媽,會把一個嶄新的商品或者是食物,拆包之後給小孩,讓小孩安靜下來。這其實對小孩是一個很不利的信號。事實上,只有在交易完成之後,這一個商品的所有權才能消費者的。這樣的做法可能會讓小孩沒有一個規矩意識,而且會讓小孩養成一個急躁的性格。

4歲兒子把玩具壓車底忘付錢,超市要罰款10倍,媽媽的話讓人稱讚

還有一部分比較過分的爸爸媽媽,在小孩吃完還沒有付款或者把嶄新玩具拆包給小孩玩,但是不給小孩的這種行為付出代價。他會把包裝袋藏起來。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偷吃東西不付款,可能已經有一點偷竊的意思了。這是爸爸媽媽願意帶小孩做的一個事情嗎?

3、尊重小孩的尊嚴

如果小孩把一些東西"偷"回家,被爸爸媽媽發現之後,首先要做的不是去打罵小孩。而是帶著小孩去超市,把這一個東西結賬,並且向商場人員說明原因和道歉。要讓小孩知道,東西不是拿回家就是屬於自己的。同時也要讓還做這麼最終形成的代價是什麼。

4歲兒子把玩具壓車底忘付錢,超市要罰款10倍,媽媽的話讓人稱讚

回家之後,不是對小孩一陣臭罵。首先要讓小孩明白,這一種的行為是非常不正確的,讓小孩養成一個規矩和法律的意識。同時也不能在超市等公共場合對小孩責罵,如果我們的上司在公司當著所有人的面,把你臭罵一頓是什麼感覺?所以在小孩的心理上,和我們的想法是差不多的。對小孩的教育要在家裡之後,理性的教育小孩。同時可以增添一些適當的懲罰,才能讓小孩把這一個事情記到心底裡。同時也能隨便給其他人轉述這樣的一個事情。

4、拒絕翻舊賬

當小孩犯錯之後,爸爸媽媽讓小孩明白這麼做是錯的之後,其實是不能再把這一個事情提出一遍。反覆的唸叨,會讓小孩形成一個心理的潛意識。比如說一直唸叨有一次偷東西的行為,小孩明白錯在哪裡之後,是不用再提這個事情的。

4歲兒子把玩具壓車底忘付錢,超市要罰款10倍,媽媽的話讓人稱讚

反覆的提起這個事情,反而很容易讓小孩以為自己就是一個偷東西的小孩。怎麼做也不會讓別人改變自己的看法。這樣往往不是逐漸對社交失去興趣,把自己封閉起來。要不就可能變本加厲,讓爸爸媽媽更頭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