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经济区十市再签协议!宿州、徐州、淮北、等淮海十市要这么干啦

淮海经济区十市再签协议!宿州、徐州、淮北、等淮海十市要这么干啦

第二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15日在安徽省淮北市闭幕。来自徐州、淮北、连云港、商丘、宿迁、宿州、菏泽、济宁、临沂、枣庄等苏鲁豫皖四省10个城市抱团发展,并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淮海经济区十市再签协议!宿州、徐州、淮北、等淮海十市要这么干啦

淮海经济区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东连沿海经济带、西襟中原经济区、南接长三角城市群、北临环渤海经济圈,承担着中国经济东靠西移接力站的重任。

淮海经济区十市再签协议!宿州、徐州、淮北、等淮海十市要这么干啦

因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10个苏鲁豫皖接壤城市共商区域性经济合作。兄弟城市同心同向,携手走过了三十余载不平凡岁月,在生态建设、道路交通、产业发展、科技人才、文化旅游等方面广泛合作。

淮海经济区十市再签协议!宿州、徐州、淮北、等淮海十市要这么干啦

会议期间宣读了《2020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要点》。

淮海经济区十市再签协议!宿州、徐州、淮北、等淮海十市要这么干啦

第二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期间,会议宣读了《2020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要点》。会议明确,到2020年,10个成员市将建立健全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扎实推进交通同城化建设、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和社会事业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合力推动准海经济区各城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协同发展步入良性互动,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宿州市委书记史翔说。

一年来,地处皖北的宿州,主动融入淮海经济区,将“全面对接淮海经济区,促进协同发展”作为政协1号议案,体现了宿州对借力淮海经济区的决心和信心。

一年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交通一体化发展专题规划》编制完成,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开通运营,徐宿淮盐铁路年底建成通车……

徐宿快速通道以及枣菏、新台等高速公路进展顺利……

徐州贾汪至枣庄台儿庄、徐州至萧县城际公交班线已实现常态化运营……

宿州至徐州的旅游大道即将于月底全面开通.........

淮海经济区十市再签协议!宿州、徐州、淮北、等淮海十市要这么干啦

会上,与会城市还签署了《2020年淮海经济区“十四五”规划对接暨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淮海经济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环保联动合作协议》丶《淮海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协议》。

淮海经济区十市再签协议!宿州、徐州、淮北、等淮海十市要这么干啦

淮海经济区十市再签协议!宿州、徐州、淮北、等淮海十市要这么干啦

11月14日至15日,第二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淮北市举行,会上通报了2019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情况。

1月—3月,贾汪区至枣庄市台儿庄区、徐州市区至宿州市萧县两条跨省公交线路相继开通运营;

5月17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徐州召开,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推进协同发展把脉支招、建言献策;

9月26日,区域10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共同签署《淮海经济区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和《淮海经济区公积金业务异地协查工作协议》,区域内公积金贷款实现互认互贷;

10月19日,淮海经济区体育工作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徐州举行,10市体育局局长共同签署了《淮海经济区体育工作协同发展框架协议》;

10月31日,淮海经济区10市科协“牵手”,共同签署淮海经济区科协资源共建共享框架协议;

交通

  • 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开通运营,
  • 徐宿淮盐铁路年底建成通车,
  • 连徐高铁、鲁南高铁、商合杭高铁商丘段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 淮北-宿州-蚌埠城际铁路将于年底开工,
  • 济南-泰安-济宁曲阜-枣庄-徐州城际铁路、菏徐城际铁路菏泽段已纳入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公路方面,

  • 徐宿快速通道以及枣菏、新台等高速公路进展顺利,
  • 徐淮阜高速公路、淮徐快速通道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 徐州贾汪至枣庄台儿庄、徐州至萧县城际公交班线已实现常态化运营。

水运方面,

连云港市充分发挥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先后开通至淮安、宿迁、徐州、济宁的内河集装箱航线,与徐州、宿迁等市签订了共建共用连云港口岸合作协议,全力打造“海陆空”多式联运立体交通体系。

徐州市高标准规划建设淮海国际陆港,有效整合铁路物流园区、内河作业区、高铁物流园区等,为资源集聚、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注入活力。

淮北市全力推进商丘—淮北—宿州水运通道建设,切实提升航运能力,满足发展需要。

淮海经济区十市再签协议!宿州、徐州、淮北、等淮海十市要这么干啦

机场方面,

  • 菏泽牡丹机场年底具备试飞条件,
  • 连云港新机场加快建设,
  • 枣庄机场已获得中国民航局立项阶段行业批准意见,
  • 商丘机场项目前置要件办理完毕。

互联互通的便捷交通,是建设淮海大家庭的基础。

2018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以来,区域各市把加强交通同城化建设作为推进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先行举措,通过打通堵点、连接断点、纾解痛点,加快形成区域同城效应,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更加便捷、更加自由、更低成本的流动。

围绕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我们谋划“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建设,研究确定了交通建设联合工作组方案,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了共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公交等众多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或投入运行,一个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加速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覆盖大家庭的每一个角落。

淮海经济区十市再签协议!宿州、徐州、淮北、等淮海十市要这么干啦

产业

徐州市和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会牵头发起设立了淮海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各成员市共同出资参与,首期将募集30亿元,重点支持区域内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本次会议上将签署合作协议。

强化淮北市杜集区段园工业集中区与徐州市铜山区、宿州市埇桥经开区与徐州高新区的产业合作,加快区域产业承接转移,目前已有60多个项目落户当地。

区域协同,产业为本。

作为经济发展次发达地区,区域内多数城市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面临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当前,各市加强规划对接,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推出了一系列兼具务实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举措,持续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平台载体共建共享、完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各类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淮海经济区十市再签协议!宿州、徐州、淮北、等淮海十市要这么干啦

环境

10个成员市共同组织编制防治规划,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增强边界地区监测能力,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建立环境污染案件的移交、协查、协办制度。

探索开展交界区域10公里范围内的双方互查,重点打击涉危险废物跨界转移等环境违法行为。

积极探索沂沭河山东—江苏跨省界水环境补偿、徐宿淮连跨市河流生态补偿,推动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头顶同一片天,脚踏同一方土。

环境问题无边界,行政区划无法割裂唇齿相依的生态空间,一年来,区域各市明确了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强化大气污染、水污染联防联控,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等合作事项,多次开展边界联合执法,兄弟城市协同发力、并肩战斗,取得了积极成效,协同构建起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