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非洲豬瘟的防控消毒措施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和高度致死性傳染病,病死率可高達100%,本病迄今尚無有效疫苗應用,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必須通報的動物傳染病,也是我國優先防範的重要外來疫病。


  1. 傳播途徑
  1.1直接接觸傳播
  該病可經由直接接觸感染豬而傳播,或者經由被汙染病毒的工具、設備、環境、食物、泔水等傳播,還可經由帶刺昆蟲進行機械性傳播,這也是蔓延至周圍地區的主要形式。直接接觸感染豬後,主要是通過接觸鼻、口進行傳播,而並非以氣溶膠傳播作為該病的主要傳播方式。
  1.2軟蜱傳播
  軟軟蜱叮咬感染豬後即可攜帶病毒,之後叮咬其他易感豬或者被易感豬誤攝入體內,都能夠導致感染。軟蜱既可作為載體在該病傳播過程中發揮作用,還可作為病毒的天然儲存庫和繁殖宿主,能夠持續幾年帶毒。也就是說,即使撲殺某個地區的所有感染豬,該地區依舊可能存在病毒。
  1.3其他途徑傳播
  該病還可經由感染豬的肉製品進行傳播,這也是病毒進行遠距離跨界傳播的重要方式。另外,該病還可經由野豬傳播,儘管野豬感染後可能不會出現發病。
  2. 非洲豬瘟消毒劑的選擇
  非洲豬瘟病毒具有很強的抵抗外界環境的能力,一般室溫保存長達18個月的血液或者血清中依然能夠分離出病毒,在醃製的火腿中能夠生存大約5個月,還能夠長時間存在於泔水中。

  非洲豬瘟病毒粒子對pH值要求不嚴格,當pH值在1.9~13.4的範圍內能夠生存超過2h(小時),但對溫度較為敏感,55℃30min或60℃10min即可將其滅活,但實際消毒時,採用60℃30min。血清能提高其穩定性,存在於25%血清中的非洲豬瘟病毒,37℃半衰期為24h;但當無血清時,半衰期縮短至8h;血液中的病毒在低溫陰暗條件下可存活6年,室溫下可存活數週。非洲豬瘟病毒還可在分泌物中長期存活。病毒對不同滅活劑的抗性不同,次氯酸鹽、氯仿、乙醚等都能夠將其殺死。另外,0.05%β-丙內酯在4℃24h或乙酰乙烯亞胺(AEI)在37℃60min內可將其滅活;2%氫氧化鈉需24h、1%福爾馬林中需6d可將其滅活。非洲豬瘟病毒對乙醚及氯仿等脂溶劑敏感。帶囊膜的非洲豬瘟病毒病毒粒子能夠明顯抵抗蛋白酶的作用,但易被胰酶滅活;胃蛋白酶可破壞無囊膜病毒粒子的六角形衣殼。
  2.1 幾種常用消毒劑的使用
  2.1.1氫氧化鈉
  氫氧化鈉也叫火鹼,易溶於水,是一種高效消毒藥,常用濃度為2%-3%。因其有一定的腐蝕性,所以不建議在豬舍內部使用,適合用於消毒池或者豬舍外的環境消毒。
  豬場入口處的消毒池應為進出車輛車輪的兩個周長以上,以確保車輪能全部得到消毒,寬度應與入口大門等寬,深度為浸入車輪輪胎高度的二分之一為宜,最小不得小於15釐米。豬場大門處最好設置噴霧消毒裝置,對車身、車底進行細緻、徹底的消毒。消毒池內的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可以適當增加到5%-8%,以加強消毒效果。使用氫氧化鈉溶液噴霧消毒時,消毒人員應注意做好防護工作,要穿戴橡膠手套、防護眼鏡等,避免被灼傷。

  小型養殖場,如果沒有配備消毒池,可將火鹼直接鋪在大門外,寬度與門口等寬,長度約為進出車輛車輪的兩個周長以上,厚度約為5釐米,也可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
  2.1.2漂白粉
  漂白粉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含氯消毒劑,其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鈣,有一定的氯臭味。其消毒作用與其有效氯含量有關,因此在使用儲存的漂白粉前,需要先測定其有效氯含量。一般來說,有效氯含量低於16%時,不宜用於消毒。
  漂白粉可用於養殖場內的路面和糞汙消毒。用於磚地或水泥路面消毒時,可將漂白粉均勻地撒在地面上,再用噴水壺進行灑水;泥地可用10%-20%的漂白粉混懸乳,將泥土與混懸乳混合處理;用於糞汙消毒時,可按照漂白粉與糞汙1∶5的用量,一邊攪拌,一邊加入漂白粉。漂白粉對金屬有腐蝕作用,不宜用作金屬物品的消毒。
  2.1.3苯酚
  為白色或淡紅色的結晶塊,有特殊的臭味,易溶於乙醇、甘油等有機溶劑中,主要用於環境的消毒。10%苯酚是有效殺死非洲豬瘟病毒的方法,其消毒能力受環境中有機物的影響很小,因此特別適合作為防控非洲豬瘟的消毒藥品。
  2.1.4戊二醛
  戊二醛消毒具有廣譜、強效、速效、低毒等特點。因其價格較貴且對金屬基本無腐蝕性,所以常用來對器械消毒,其消毒效果是甲醛的10-20倍。

3. 預防非洲豬瘟的生物安全措施
  3.1 場址選擇
  豬場應選擇距離公路1.5km以上,村莊0.5km以外,偏僻場所。周圍1km內沒有養豬場,最好在農田、果園或林場中間地帶,山前、孤島等天然屏障內。
  3.2 豬場佈局
  (1)豬場在建設時,應把隔離區、生活區、辦公區、生產區分開;母豬舍、產仔舍、保育舍、育肥舍隔開。建有獨立隔離室、消毒室、洗澡間、衣帽換洗處,便於分區防護。
  (2)生產區內每棟豬舍間隔5m以上,中間種植蛋白桑隔開,便於吸汙納濁,消化吸收剩餘排洩物,淨化場區環境。生產區內淨區和汙區分開,無害化處理設施單獨運行。
  (3)飼料裝卸區應單獨開門。在50m外建消毒池,對車輛、車輪進行全方位消毒,包括車體、車底、駕駛室。車輛乾燥後,在臭氧離子消毒間燻蒸3h(臭氧離子有強烈穿透作用),然後把飼料打入飼料塔內,嚴禁外來車輛進入場區。
  (4)裝豬臺離廠區100m以上。拉豬車來豬場前,沖洗乾淨後再用泡沫清洗劑洗刷1遍,沒有汙物;全方位噴霧消毒,包括車底、駕駛室;乾燥後,進入烘乾室60℃40min烘乾,裝豬前再用另一種消毒劑消毒1次。


  (5)疫點內飼養圈舍清理、清洗和消毒。
  1.對圈舍內外消毒後再行清理和清洗。2.清理汙物、糞便、飼料等。
  3.對地面和各種用具等徹底沖洗,洗刷圈舍、車輛,對汙水進行無害化處理。
  4.對金屬設施設備,可採取火焰、燻蒸等方式消毒。
  5.對飼養圈舍、場地、車輛等採用消毒液噴灑的方式消毒。
  6.飼養圈舍的飼料、墊料等作發酵或焚燒處理。
  7.糞便等汙物作化學處理後深埋、堆積密封或焚燒處理。
  3.3 人員防護
  場區人員(管理人員、飼養人員),進場前應在隔離區待1d,消毒、洗澡、更換衣服;在生活區待2d,通過消毒、洗澡、更換衣褲,防止外疫傳入。飼養人員進入生產區時再洗澡、更換衣褲,消毒1次。外來物品進入場區前,在臭氧離子隔離間燻蒸3h。疫苗進入場區前,去掉外包裝,用酒精擦拭瓶子。
  3.4 飲食
  豬場人員不吃場外豬肉、牛、羊肉,可吃雞、鴨、魚類、豆腐等食物,採購人員不去屠宰場、豬肉攤店、飯店、農貿市場購買食材,應到農場、菜地購買,所有購買食材應在臭氧離子隔離間燻蒸3h後方可進入,斷絕一切外來汙染源侵入。

  3.5 生豬交易市場消毒清洗
  (1)用消毒劑噴灑所有區域。
  (2)飼料和糞便等要化學處理後深埋、發酵或焚燒。
  3.6 生豬屠宰,加工,儲藏等場所清洗消毒。
  (1)所有帶毒生豬及其產品都要化學處理後深埋或焚燒。
  (2)圈舍、過道和舍外區域用消毒劑噴灑消毒後清洗。
  (3)所有設備、桌子、冰箱、地板、牆壁等用消毒劑噴灑消毒後沖洗乾淨。
  (4)所有衣服用消毒劑浸泡後清洗乾淨,其他物品都要用適當的方式進行消毒。
  (5)以上所產生的汙水要經過處理,達到環保排放標準。
  3.7 消毒頻率

  疫點消毒1天3-5次,連續7天,之後1天一次,疫區內疫點以外的區域每天消毒1次,持續消毒21天。

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在此向轉載平臺與作者致謝,文章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為目的。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