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董卿的身上,我看到了2個字

從董卿的身上,我看到了2個字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227天

01

關於工作

從董卿的身上,我看到了2個字

飛白:最近,《主持人大賽》火遍全網,很多人都表示,節目中選手的較量,堪比神仙打架,全程高能。

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

除了選手的口才,更是跟他們的專業素養脫不開干係。

如果說前面的“3分鐘自我展示”考驗的是選手的語言表達和對說話節奏的把控,那麼“90秒即興發揮”考驗的就是他們的應變能力、心理素質和知識儲備。

這些能力,都是作為一個主持人必須具備的專業素養。

而董卿作為這個比賽的評委,更是完美詮釋了“專業”二字的含義。

她的評價總是溫柔而擲地有聲,有時候看完一個選手的展示,我們這些門外漢都會覺得“太厲害了”、“好牛啊”,但聽完董卿的評價後,你才恍然大悟:“原來還能這樣!”

從董卿的身上,我看到了2個字

記得一位叫做遲茜的選手,她發揮很穩定,特別是即興發揮,在那麼緊張的情況下,還能引經據典,說出“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讓臺下的人發出陣陣驚歎聲。

但最後她還是被淘汰了,為什麼呢?

董卿的一番點評令人恍然大悟:“你要把這段話講得真的有希望,有愛,要說到我們的心裡去。”

雖然表現平穩,但是缺少感染力,本是動人的故事卻沒有打動人。

從董卿的身上,我看到了2個字

在接近完美的表現裡,董卿仍然能夠一語中的、不差分毫地說出其中的問題,這才是專業的最高級別。

董卿的專業,在很多地方可見一斑。

比如,《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都一覽無餘地展示了她超強的知識儲備。

還有一次,是在某一年的元旦晚會上,臨近0點的時候,現場出現了突然情況:所有節目都已演出完畢,但距離0點還有2分半的時間,為了不讓晚會開天窗,董卿在耳返中接到導播命令後,開始救場。

當她開始自由發揮時,耳返中再次接到指示:之前我們誤判了,時間還有一分半。

接著,董卿開始調整語速,準備收尾,沒想到,耳返又傳來導播的聲音:“還是兩分半”。

董卿臨危不亂,隨即說出一串應景又深入人心的排比式的祝福,以及一個個真摯的“感謝”,最終完成了救場。

專業力爆棚的人,往往讓人不自覺地欽佩。

所以,想要獲得認可和尊重,那就拿出讓人信服的專業能力。

從董卿的身上,我看到了2個字

飛白:心理學上認為,先前百思不得其解,是由於思維定勢勢等心理因素的阻礙,擱置後可消除緊張、干擾的心理狀態,在身心放鬆的情況下,會有靈光一閃的新思路,僵局自然破解。

從董卿的身上,我看到了2個字

飛白:你做某件事的價值,往往是通過你放棄的事的價值反映出來的。

02

關於情緒

從董卿的身上,我看到了2個字

飛白:網上看到幾條排解怒氣的方法,分享如下:

躲避法

:立即離開生氣的現場和激惹你生氣的人,找個清靜的地方去看書或做別的事。

宣洩法:找知心朋友或其他自己信賴的人,向他(她)訴述自己內心的不平,求得安撫、疏導與調劑。

移動法:到室外散步,到周圍的公園遛遛,或打開錄音機,聽幾首自己喜愛的歌曲或音樂,把注意力移動到其它事物上。

昇華法:乾脆立即從事自己心愛的技藝,唱一陣卡拉OK,揮灑一幅字畫,拉一曲琴……

從董卿的身上,我看到了2個字

飛白:你對生活笑,生活也對你笑;你整天哭喪著臉,生活也對你哭喪著臉。

從董卿的身上,我看到了2個字

飛白: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的詞條《335:教養》中提到,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教養,教養水平有多高,不能僅從禮貌與否來判斷,還要留意觀察對方在一些特殊情境下的表現。

比如說,一個人的時候,是否能夠保持水準不下降。例如,如果垃圾桶離你很遠,手上的垃圾是隨手扔,還是一直拿著,等到找到垃圾桶再扔。

比如說,別人做沒教養的事時,是否會從眾。例如,一群人亂開不合適的玩笑時,是跟著起鬨,還是獨立判斷,主動阻止。

比如說,得理的時候,是否會主動讓人。例如,到餐廳時,服務員不小心犯了小錯,是點到為止,還是窮追不捨。

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無論是處於弱勢還是強勢,無論是獨自一人還是處在群體之中,無論是在親密關係中還是與陌生人互動中,意即:無論處在任何情境,都保持同樣的教養水平,內外一致,持續穩定。

03

關於自愛

從董卿的身上,我看到了2個字

飛白:其實任何人都是如此,只有先看重自己,別人才會看重你。

從董卿的身上,我看到了2個字

飛白:知乎上有一個很火的問題:“出身在四線城市,父母不能給你事業帶來任何幫助,你還心存感恩嗎?”

評論中罵聲一片。

有一個非常解氣的回答:把你從蝌蚪這麼小喂到現在豬一般大,你還想咋滴?

事業沒有幫助就不感恩,這跟白眼狼有什麼區別?

莎士曾經說過:兒女的忘恩,就像你的一隻手把食物送進他一張嘴裡,他一張嘴卻把你的這一隻手咬了下來。

有人說,幫助一個不懂感恩的人,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從董卿的身上,我看到了2個字

飛白:刻意討好的社交,都是無效的。

並不是你參加了一個飯局,就擁有了所謂的人脈,如果你自身的價值得不到認可,對他人“無用”,別人也不會慷慨地把自己的資源分享給你。

所以,與其把時間浪費在討好別人的無效社交上,不如多投入一點時間在自己身上,用暫時沒有真正朋友的時間,去完善自己的能力,待到時機成熟,圈子不請自來。

整理者:飛白,精讀主創,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