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13並非騙局?伊朗再度測試隱身戰機,我們最初的設想或許都錯了

在五代機的研發之路上,中美俄無疑屬於第一梯隊,殲20、F-22和F-35已經開始批量服役,俄羅斯的蘇-57也將在今年底正式列裝部隊。在中美俄三國之後,則是身居第二梯隊的韓國、土耳其、印度和歐洲等國,其基本已近乎敲定設計方案,有的還展示了全尺寸模型,距離首架原型機的誕生已不再遙遠。而就在世人津津有味地對韓國K-FX、土耳其T-FX、印度AMCA等各色五代機方案加以品鑑之時,一款已經沉寂了6年的異類隱身戰機再度亮相,那就是伊朗的F313。

F313並非騙局?伊朗再度測試隱身戰機,我們最初的設想或許都錯了

伊朗F313戰機再度亮相

11月16日,據伊朗國防部副部長卡西姆·塔基扎德將軍稱,伊朗正在測試國產F313“征服者”戰鬥機,該項目於2013年首次對外公佈,此後一直處於不同的研發與測試階段。據悉,目前該機已製造出不止一架原型機與驗證機,正在接受武器投放等試驗,同時公佈的還有該機的地面測試與空中飛行畫面。

F313並非騙局?伊朗再度測試隱身戰機,我們最初的設想或許都錯了

機身做工比6年前精緻不少

當年,在F313首次現身之時,外界幾乎100%認定其就是一個用於宣傳的“騙子工程”。狹小的座艙;近乎民用飛機標準的簡陋儀表;粗糙的製造工藝;不符合面積率​的氣動外形設計……也難怪各方評價其就是一個模型,距離真正能飛還有很遠的距離。時隔6年,已從大眾視野中消失許久的F313再度亮相,這次其顯然比第一次現身時顯得“精緻”了不少。

F313並非騙局?伊朗再度測試隱身戰機,我們最初的設想或許都錯了

F313的尾部設計

從外觀上看,此次曝光的F313在氣動外形設計上沒有太大修改,但機身更加平整,不再那麼坑坑窪窪。最大的改變在於尾部的發動機尾噴口,進行了明顯的修型設計,採用了更加有利於隱身的外形,但並未看到有矢量裝置的痕跡,因而該機大概率並不具備矢量機動能力。

F313並非騙局?伊朗再度測試隱身戰機,我們最初的設想或許都錯了

F-22的尾部隱身設計會損失部分推力

值得注意的是,尾噴口形狀修改有利有弊。儘管可以提升隱身效果,但其會不可避免地令推力有所損失,如F-22隱身戰機的尾噴口設計就讓F-119發動機損失了大約7%的推力。考慮到伊朗有限的航發水平,損失推力的後果會更加嚴重,目前不知道伊朗工程師是否採用了某些手段加以解決。

F313並非騙局?伊朗再度測試隱身戰機,我們最初的設想或許都錯了

採用下彎式機翼的美國XB-70轟炸機

至於飽受爭議的翼上進氣和下彎機翼佈局,在此次曝光的F313身上得到了保留。翼上進氣與機背進氣原理相近,利於高速飛行和節省機內空間,可在機身內部設置額外的油箱或武器掛艙。至於下彎式機翼,一個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的XB-70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項目,採用下彎式後掠翼後,翼尖會產生壓縮升力,利於飛機在高速飛行時可獲得額外的升力。

不過,在戰機進行大仰角爬升時,翼上進氣的進氣率較低,且下彎式機翼也會產生極大的阻力,故在追求機動性的戰鬥機身上,這種佈局極為罕見。

F313並非騙局?伊朗再度測試隱身戰機,我們最初的設想或許都錯了

預警機等大型空中目標

但換一個思路來看,由於伊朗的航空發動機技術水平極為有限,其為了保證戰機的飛行速度,恐怕不得不犧牲一部分機動性。由此看來,F313的角色很可能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戰鬥機,即不是與敵機展開空戰的機型,而是扮演者截擊機的角色。相比起戰鬥機,截擊機更追求高空高速性能,以及對敵方大型空中目標的打擊能力,因而可部分弱化機動性與格鬥性。

F313並非騙局?伊朗再度測試隱身戰機,我們最初的設想或許都錯了

F313戰機

五代隱身機一定是戰鬥機,這是外界先入為主的一個固有思維,事實上這種想法並非完全正確。以美國F-35為例,其最初以JSF項目為名誕生時,主打的就是多用途戰機功能,要求具備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和一定的空戰能力。至於美國海軍目前的六代機項目,也是以攻擊機的最初面目亮相的,而非我們一廂情願所認為的戰鬥機。

所以,不能排除伊朗的F313也並非傳統的戰鬥機,其可能還有著其他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