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老照片:百年前的古城开封,穷人住洞穴


用柳条编篮子的手艺人。这一组拍摄于1919年的老照片,记录了古城开封的社会面貌。开封至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朝等朝代在此定都,号称“八朝古都”。

街头摆摊打铁的铁匠。这些照片拍摄时,开封是河南省的省会,省督军公署及省长公署均驻此地。当时掌握河南军政大权的人物是军阀赵倜,他提出一个“豫人治豫”口号,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免外部势力侵夺他的权力。

在山坡上挖洞穴居住的穷苦人家。那个年代,百姓的生活比较贫困艰难。一方面是因为清朝留下来的烂摊子,开封百废待兴;另一方面,进入民国后,主政者不以民生为念,而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赵倜在此统治8年,几乎没有什么建设成绩,反而摊派捐税,对百姓敲骨吸髓。


开封街头的独轮车。开封虽是省会重地,但全城绝大多数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商业繁华地段安装了电灯,那也只是个别现象,还没能进入普通百姓家。总之,当时开封现代化因素比较缺乏。

开封郊区破败不堪的陵墓。根据残存的牌坊和石象生判断,墓主人应是古代的一位大臣。

深冬时节,两人凿开冰窟窿洗衣服,那种刺骨的寒冷真是难以想象,小编看了都打寒颤。

哭坟的妇女,祭奠死者。令人悲伤的一幕。

残破凌乱的河南贡院。河南贡院在鼎盛时期,有号舍1万余间。庚子事变期间,顺天贡院被八国联军破坏,1903年、1904年两年里,顺天贡院所要承担的两场乡试、两场全国会试都改在河南贡院举行,这之后科举制度就取消了。可以说,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河南贡院划上句号。

清朝遗留下来的龙亭大殿。唐朝时期,节度使的衙署就在这里,北宋时的皇城亦在此。清朝时期,此地建万寿亭供奉皇帝万岁牌位,因而有“龙亭”之称,后改建为道观,至清朝灭亡屡有修葺。1919年拍照时,仍有道士在内。

清朝遗留下来的开封城墙。清朝初年,开封府在明朝基础上重修城墙,高3丈5尺,宽2丈1尺,周长20里。1842年,当地重新修建城墙,城墙加高、加厚,城门升高丈余,周长也更长,历时一年半建造完成。目前,开封城墙遗留14.4公里,已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