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理財公司是否可靠?家裡的長輩想存理財,但我是理財小白,又不太懂?

xfanxixi


投資理財,首先要選擇正規金融機構。這一點是避免被騙的第一招。要想穩,那麼必須排除龐氏騙局之類的理財。

說到我國的正規金融機構:銀行,保險,證券,信託。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四大支柱。

銀行,對應的是存款,國債,理財等投資方式。存款這是大家最容易接觸到的理財方式,也是最基礎的理財方式,但是由於利率低因而逐漸被寶寶類的理財產品替代(支付寶裡面的錢富可敵國,請仔細品味)。銀行的理財產品收大都在4-5%左右。然而,散戶存購買理財產品的錢,最終通過銀信合作大都流向了信託產品。

保險,對應的是各種理財險,年金險等等。保險公司的理財大都是5年以上的長期理財。收益相對銀行略高。在理財的同時又給自己一份保障。也是很多高淨值人士理財的重要渠道。保險理財一定要注意自己買的到底是啥。聽到保險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騙人的,其實保險是一種很好的制度,這是由於一部分銷售人的誤導銷售,導致理賠時出現種種問題,降低了大家對保險的信任。當然,保險跟信託也有合作,信保合作。保險金通過信託進入實業。

證券,對應的是股市,基金。說到股市,那就是散戶的淚啊。在裡面被當韭菜是割了一茬又一茬。不是站在高處,就是死在抄底的路上。股市裡1贏2平7虧的定律在大A股市裡 一直沒有被打破。如果自己不知道幾斤幾兩的,股市還是少碰的比較好。在就是基金,買基金也有賠的,只是賠的時候不會向股市那樣慘烈。最懶的投資理財方式就是挑一個寬基,(滬深300 中證500 )然後一直定投。一個微笑曲線需要3-5年的時間,肯定會取得不錯的收益。關鍵是堅持,堅持,再堅持。

信託,對應的是信託產品。由於信託大都是100萬起點,有些項目甚至都是300萬起。所以信託一直是富人專享的遊戲,也是高淨值人士的理財首選。信託的規模已經超過銀行理財,信託的平均收益在7-9%之間。很多人覺得信託危險容易暴雷,從整體行情來看,信託遠比你想象的安全。我研究過不少踩雷的投資者和投資項目,導致踩雷的原因有的是追求過高收益,有的是根本不瞭解項目跟風買,有的是相信故事是美麗的,對交易結構,風控措施,還款來源,抵押擔保等不瞭解。本身理財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在就是大家一直擔心的“剛兌”問題。現在各家信託公司都在努力維持剛兌,雖然出現暴雷,但是要看後期如何處理。誰也不願意第一個打破剛兌,畢竟投資者是用腳投票的。

根據自己的風險能力選擇合適的理財方式。


信託人的自我修養


家裡長輩要你幫忙理財,這是很多年輕人都碰到過的問題,一方面想幫助長輩,另一方面自己能力不行,又擔心血本無歸,丟面子。這種情況,我給你幾個建議:

1.找好理財平臺。假如你不知道哪個平臺靠譜,你就從各大銀行app、支付寶、微信這3個平臺去找,這3大平臺推出的理財產品都是經銀保監會認可發行的,平臺是有保障的,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需要。當然還有很多平臺,也是正規的,因為你是小白,我建議你把今日頭條、支付寶、微信裡的理財產品弄好就很厲害了。

2.選好理財產品。一般親戚要求理財,本金是要保證的,特別是農村裡一些靠苦力一分一毫攢的錢,或者老人家,他們沒有風險防範意識,你可以在今日頭條、支付寶、微信裡找,低風險理財產品,現在銀保監會要求了,每款理財產品要詳細標註風險特性,投資標的,如果你看不懂投資標的,你就看風險特性。

3.多學理財知識。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在信息公開的時代,每個年輕人都要去學一些理財知識,如什麼是年化收益率、7日收益率、大額存單、基金、股票、債券、期貨等等,這些常識性的知識,還是要了解,其實今日頭條理財專區等平臺有很多這塊的知識。晚上有空就去了解了解,以後別人談理財,最起碼可以插的上話。

永遠記住一句話:風險和收益是正比的,一般穩健的理財產品,目前市場行情在2%~5%,超過5%的產品,你就要去多花點心思看下他的投資標的,就是你的錢投入進去,這款理財產品拿你的錢去幹什麼?要去了解下。



古典凱恩斯


朋友們好!

一般來說,想存理財,可以存到銀行理財產品,或者是一些大型互聯網理財平臺上面去,這些地方一般比較安全,而且信譽良好,還是值得信賴的。

1

理財平臺的選擇

一般從可靠性上來說,如果你想選擇比較安全穩妥的理財平臺,還是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等銀行的理財平臺還是比較可靠的。

現在銀行不僅經營存款業務,而且也經營理財業務,這些銀行理財產品有銀行的嚴格把關,而且還有銀保監會的監督管理。因此,銀行理財產品還是比較安全可靠的。

除了銀行理財平臺以外,支付寶平臺,京東金融,微信平臺也都是不錯的互聯網理財平臺,這些平臺自身做的規模已經比較大了,平臺也是比較值得信賴的,上面的好多理財產品也還是比較安全穩妥的。

因此,如果你要是選擇理財平臺,還是應該優先選擇銀行理財平臺,還有支付寶,京東金融,微信這幾個,這些可能更安全穩妥一點。

2

理財產品

現在理財產品很多,一般來說,大型銀行理財產品1年期短期理財產品年利率在3.8%左右,中小銀行理財產品一年期年利率在4.5%左右。

(1)銀行理財產品

下面是建設銀行理財產品,可以看出來,一款10萬起購的268天的理財產品年利率達到了3.82%。

(2)支付寶理財產品

現在支付寶,微信上面的理財產品1年期左右年利率也在4.5%左右。

下面是支付寶平臺的理財產品,一款建信養老飛越366的產品,366天的時間,年利率為4.67%。

還有一款360天的產品,年利率為4.649%。

(3)民營銀行存款
現在有一些民營銀行存款產品年利率還是比較高的,有些5年期存款產品年利率可以達到5.7%。


下面是存款利率表,從中可以看出來一家城商行5年期存款年利率達到了5.4%,可以按月付息,兩家民營銀行5年期存款年利率可以達到5.68%,還有一款5年期存款年利率達到了5.7%。

3

理財產品選擇需要注意的地方

現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首先還是要認識到理財產品雖然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總體風險還是比存款產品稍微大一些。畢竟存款產品受到了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只要是50萬以下就能夠受到全額的保障。

第二點是理財產品中間是不能支取的,這點事跟存款產品不一樣的地方。因此,存理財產品前,一定要規劃好自己的資金流動性。

第三點是理財產品一般沒有存款單等單據,這個跟定期存款也是不一樣的。

4

結論

現在銀行,支付寶,微信,京東金融這些理財平臺還是比較安全穩妥的,上面的理財產品也是比較安全可靠的。如果想進行理財的話,可以自己多研究一下。


感謝閱讀!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判斷理財公司是否可靠,要先看資質,如果理財公司存有資質,起碼是可信賴的,但是很多非法平臺也會有部分資質,導致投資者理財容易被誤導,其實真正要理財,莫輕信各種電話營銷,最好是實地去了解。


如果平臺打著高收益吸引客戶,只要收益超過8%以上,就需要警惕了,若是說能翻倍,這種平臺基本是忽悠為主。

可以通過以下渠道選擇理財產品:

1、選擇銀行。銀行是認可的正規金融機構,在銀行理財本金起碼是沒有風險的,選擇保本保息理財產品,就有穩定的收益,資金不擔憂問題,尤其是銀行有存款保險制度保障,儲戶的資金在銀行存款沒有超過50萬就不擔心,若是在銀行選擇存在風險的理財產品,也要看自己能不能接受風險,本金很安全。

第二、APP。比如微信,支付寶等可信任平臺理財,這些平臺附帶的理財產品都是可靠的,起碼投資時不會出現本金血本無歸的風險,因為這些平臺願意以自身名譽推薦理財平臺,起碼在投資上,本金就不太可能會出現暴雷的問題。

老人要如何理財好?

老人理財首先考慮風險,基本上就是考慮保本為主,然後在談收益,可以考慮給老人定期存款,或者也可以購買銀行保本的理財產品,儘量不要去接觸那些本金存在虧損的理財方式,因為老人是經不起資金虧損的,作為子女應該要懂得給老人穩定的投資。

理財不懂如何處理?

學習,第一要素就是認真的學習理財知識,可以每天利用業餘時間去學習理財知識,提升自己對理財的瞭解,然後在投資時先投資收益穩定的理財產品,後期知識累積後可以接觸存在風險的投資理財。

總之,一旦是高收益高風險的理財,就需要注意本金安全,尤其是一些打著高收益讓你投資的公司,要防止可能存在的風險。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現在人們為了防止現金貶值,使資產增值,太多的理財產品,看的人無法正確選擇,渠道代銷更是五花八門,建議還是從銀行這種持國家金融牌照、有資信擔保、合法經營許可、存在民事法律關係、國家政體機要的端口,來購買理財產品,例如:黃金、大額存款、整存整取、活期等等,大額利率會高一些,高到一定程度可以議息。但是現在銀行也代銷保險、證券公司等可能存在風險的理財產品,現在國家已要求取消保本保息字樣的代銷或自銷的信託產品。海南、包商等銀行也未能倖免被國家接管運營,所以建議選擇大型銀行,像工、農、中、建設、交通、郵政等等安全係數高、體量大、有保障的銀行。

也順便普及一下其它理財知識,現在銀行利率、國債、活期等越來越低,也可以選擇像正規的證券公司、天天基金網等這些政府及官方認可的實體或平臺進行選擇,產品會比較更富,選擇性大,靈活性強,利率相對會高一些,畢竟現在要應對貶值,銀行間的利率沒辦法對沖。但是長輩不一定會操作,所以你需要學習金融及理財知識,幫長輩提出建議。

理財需要規劃,更需要考慮風險,沒想好,可以先放銀行短期存儲,想好了再去分配。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還要理性,切記,如果你不為長輩考慮,要是長輩看到高收益的理財公司產品,業務人員隨便忽悠一下,肯定管不住自己的手,所以你有責任提醒長輩,幫他們提出合理規劃的建議,並提前普及理財風險知識,把風險進行規避,把錢投資到合法的渠道中來。

理財有很多方式,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梵高不一是梵高的


作為小白,不要相信收益高於百分之6年利率理財產品!不管真假,年利率高於百分之6對於理財小白來講是有虧損本金的風險!

其次小白理財首先注重本金安全!中農工建四大銀行和招商銀行的理財產品可以瞭解一下!

還有可以找知名的理財產品承售商,比如支付寶!本人一直在用支付寶理財!可以用手機打開支付寶螞蟻財富,選擇其中的理財產品,如果能接受一定風險可選擇股票型基金!如果想穩健吃利息,可以選擇中長期的定期理財產品!



阿布炸洋芋


小白,你好!

問題收悉,當今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產品豐富,不論身處大商場,還是瀏覽購物網站,常出現選擇困難症。理財產品也不例外,國債、大額存單、銀行的理財產品、股票、黃金、期貨、期權、基金(公募、私募)、債券、外匯等等。如果要對選擇理財產品打個比方的話,選理財肯定不能像吃飯,選自己喜歡的,而應該像選衣服、做衣服,既要自己相中,更要講究量體裁衣。選理財,怎麼做到量體裁衣呢?

我們可以藉助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實施指引(試行)》 回答這個問題。指引按風險承受能力將普通投資者由低到高至少劃分為五級,:C1(含風險承受能力最低類別的投資者)、C2、C3、C4、C5。同時將金融產品或服務風險等級由低至高也分為五級:R1、R2、R3、R4、R5。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類似於“量體裁衣”的搭配組合:

1.C1級投資者匹配R1級的產品或服務;

2.C2級投資者匹配R2、R1級的產品或服務;

3.C3級投資者匹配R3、R2、R1級的產品或服務;

4.C4級投資者匹配R4、R3、R2、R1級的產品或服務;

5.C5級投資者匹配R5、R4、R3、R2、R1級的產品或服務。

同時,指引也設計了《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問卷》,通過評估對普通投資者進行分級。既然是為長輩們理財,也應該適當瞭解一下,掌握問卷評估的基本方法,可以幫助你給長輩們畫個像,是屬於哪一級的。

問卷提問一共20題,大致分三類,硬實力、軟實力、個人偏好,得分越高,承受風險的能力越高。

硬實力包括:收入、可用於理財的活錢規模、負債、過往金融產品交易的種類和規模以及年齡和家庭負擔;實力越強,得分越高。

軟實力:學歷、金融知識和專業水平和經驗;實力越強,得分越高。

個人偏好:風險偏好、承受稅損失的水平和投資期望,越願冒險,得分越高。

屬於硬實力和軟實力評分的佔75%,個人偏好只佔25%。在這個面前,只要你真實的回答,是能夠客觀的評價風險承受能力的。這個評判,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實力才是風險承受能力決定因素,是不以人的主觀願望為轉移的。因為,收益越高,概率越低,需要的投入量越大才有機會;收益低,但概率高,投入少就能得到。社會中,收入低、財產少的人中間,不少人都有以小博大、追求不切實際的高收益的想法,這是錯誤的。當廣大的中低收入者都進行穩健投資的話,大多數、應該是絕大多數是會越來越富,而不是越來越窮;當富裕人們去追求高風險的時候,他們是會有一定比例能變得更富和非常富,但一定還有一定比例的人同時變窮了,甚至是一落千丈。

當你能夠把握了長輩的風險承受能力,就去尋找相應的理財產品吧。理財公司的實力是基礎,認真研讀和分析理財產品的說明是關鍵,一定要弄清楚理財產品投資的基礎金融產品是什麼。當然,很多理財產品是會明確告訴你產品分級水平,如果沒有,對照下表,把理財產品的投資組合分析一下,也能大致判斷出理財產品的分級水平。

實踐出真知,但在投資理財上,提前做功課還是應該,謹慎為上,不要輕易試險。


韓毅69


大家好我是(投機大拿),我是一位財經愛好者,我喜歡有規劃的理財,有創意的賺錢,我相信有需求就有市場,沒有賺不到錢的行業,只有不會賺錢的人。我喜歡研究股票,管理經濟,研究市場規劃,用自己獨特的眼光去看待市場的變化。以下是我的觀點和分享,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

首先,你家是老人要理財。老人嘛,那就買點保本型理財產品。定期存款國債都可以,3個點左右。多點的像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4個點左右。100萬一年3~4萬,掙個生活費不錯了。如果老人家對風險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那就配置點股票,期貨也可以。\r

注意要專業人士打理,把風險控制住,再想著賺錢。\r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全部分享和觀點,我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希望 大家能在理財或生意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能學習到更多關於賺錢和理財的知識。\r

最後在這裡我祝大家能開開心心,生意越來越好,錢越賺越多,身體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r

快快樂樂,謝謝大家!\r


投機大拿


理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個人認為理財首先要擺正心態,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能貪婪心理作祟,那樣更容易掉入陷阱。其次要選擇好的平臺,不要輕信網絡上亂七八糟的理財APP,最好去一些大的平臺,有保障,畢竟他們上架的產品自己有專業的部門、專家去預審的。支付寶、京東、微信等平臺都有合作的理財產品,雖然利率稍微低一點,但是保險程度要高得多,對於理財小白的你來說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熊貓的璀璨人生


簡單說,不要相信單獨第三方理財公司。

要想理財,直接找工農中建交郵等六大行,本質有國家信用背書,在他們的網站理財欄目裡面,這個收益不高,但靠譜。

不要相信神乎其神的高收益,超過6-7%就有損失本金的可能,再高就可能血本無歸。這可是郭樹清主席原話。

你惦記著不找噗的高收益,別人就會搗鼓你的本金。祝好運,給老人一個幸福靠譜的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