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石油排世界第一,為什麼卻沒有沙特有錢?

餘仲文


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確實是世界第一,日開採量也非常可觀,排名世界第五。照理說,石油儲量高的國家一般都是大富豪,你看人家沙特、科威特、巴林、卡塔爾,哪一個不是富得流油?沒有被制裁,沒有發生動亂之前的伊拉克、利比亞,也是富得流油啊。十多年前,油價一路飆升,俄羅斯靠賣石油天然氣也賺得盤滿缽滿的。可石油儲量世界第一,日開採量世界第五的委內瑞拉為什麼卻窮得要命?

有人說了,這都是委內瑞拉領導人沒本事啦,硬生生的將沙特折騰成了朝鮮。這倒是錯怪了委內瑞拉了。就算他的領導人再蠢,拼命的賣石油總能掙錢吧?

那委內瑞拉為什麼會抱著金飯碗討飯吃呢?這還真怪不得委內瑞拉。雖說石油是黑色的液體黃金,可黃金的成色不一樣,價格也差得遠啊!如果你沒理解我的意思,那我就用汽車做比喻,說得明白點。你看看,布加迪威龍、寶馬750、大眾捷達,它們都是小汽車,但價格卻差了十萬八千里。

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的確是非常豐富,日產量也非常可觀,可它的石油卻偏偏是世界上最劣質的重油。輕質油只要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分離出柴油、汽油;中質油加工起來就比較麻煩,要經過很多道工序才能分離出柴油、汽油、重油,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殘渣需要處理。

可委內瑞拉的重質油比上述兩種石油都麻煩。首先是開採成本高。輕質油比較稀少,也容易開採,每桶原油的開採成本也就1至3美元左右,但售價卻挺高。國際上常說的原油價格指的都是中質油,如果它一桶能賣40美元的話,那輕質油一桶則能賣五六十美元,利潤非常高。當然,這種石油已經非常稀少了,幾乎是難得一見了。中質油每桶的開採成本則在9至15美元之間,售價嘛,大家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可重質油的開採成本就高了,每桶都要超過15美元以上。可它的售價呢,卻又是最便宜的。據說現在重質油一桶的價格是27美元,而委內瑞拉開採成本則是20美元,換句話說,它賣一桶油只能賺7美元。你想想,這些年油價一路下跌,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國出口的中質油每桶賺二三十美元他們都感到壓力山大,特別是沙特這些年來到處購買大宗軍火,學美國那樣干涉別國內政,出兵打也門,支持敘利亞反對派,花錢如流水,結果還出現了財政赤字。而委內瑞拉就賺那區區的7美元,再除去工人的工資,運輸的成本和其他費用,它還能有多少賺頭呢? 重質油加工起來非常麻煩,它本身只能提取少量的柴油和汽油,其餘的都是瀝青和重油。重油主要就是用來發電,當然,大型的艦船也用它來做動力。例如我們的遼寧艦航母就是燒重油的,據網上稱,它一次可以加8000噸重油,得花2800萬人民幣。假如它是燒柴油或汽油的話,那它加滿一油就得要花五六千萬人民幣了。

正因為重質油加工起來非常麻煩,而且用途不大,所以購買這種石油的國家並不多。除非是國際油價一路飆升,像十多年前那樣飆到150美元一桶,購買石油的國家和地區感到壓力山大,他們才會選擇購買委內瑞拉的重質油。如今石油價格下跌了,大家當然更願意購買俄羅斯、沙特、科威特等國的中質油了。只有那些國內有大量燒重油發電的國家,有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瀝青鋪路面的國家,有大量大型艦船需要重油做動力的國家,他們才會選擇買委內瑞拉的石油。

另外,重質油非常的粘稠,你就算購買了它,但怎樣將它運回來還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因為它太粘稠,你不可能像俄羅斯那樣,鋪根輸油管道到我們國家,一扭開開關那油就嘩啦啦的流過來了。你只能拿車和船來運。這無異於增加了它的採購成本。這些年我們從委內瑞拉進口石油,別說賺了,能保住成本都要燒高香了。

其實,委內瑞拉曾經也闊過的。回想十幾年前,委內瑞拉那簡直就是天堂般的存在啊,讓我們很多人都羨慕嫉妒恨啊。那時候國際油價一路飆升,委內瑞拉賣石油發了大財。有錢了的委內瑞拉政府就做各樣的民心工程了:在全國實行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免費養老、免費給老百姓提供住房,水、電、燃氣費用全免。老百姓買東西政府也給予了大量的補貼,例如從我國進口的小汽車,無論什麼牌子什麼型號,只要是委內瑞拉人,通通都只要5000人民幣,剩下的一切費用由政府補貼。這樣的福利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當時很多國人對委內瑞拉充滿了羨慕嫉妒恨,覺得委內瑞拉簡直就是天堂,簡直就是名副其實的“社會主義大家庭”。

公平的說,政府給老百姓發福利是對的,但無論做什麼,都應該量力而行。委內瑞拉那麼高的福利支出,當時已經遠遠的超出了他賣石油的收入了。但當時的委內瑞拉政府卻覺得無所謂。超出的就先借外國的錢來用著先,寅吃卯糧,今天花明天的鈔票。所以,他借了國外一大筆的錢——光是我國就借了500多億美元。委內瑞拉政府認為,石油是非再生資源,以後石油儲量會越來越少,而用石油的國家和地區會越來越多,用量會越來越大,石油價格將來只會越來越高,而委內瑞拉國家雖然不大,卻擁有世界第一的石油儲量和世界第五的石油日產量。只要源源不斷的將石油賣出去,高福利的日子就能維持下去,現在欠的這點錢也能還上。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這些年石油價格不斷下跌,而委內瑞拉的石油又屬於那種開採成本高,加工麻煩,售價低的重質油,於是買家紛紛轉向購買沙特、科威特、卡塔爾、俄羅斯等國的中質油。更讓他抓狂的是,由於委內瑞拉政府長期實行的是反美政策,結果又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進行經濟制裁,很多國家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之下紛紛中止了與委內瑞拉的石油合作,讓委內瑞拉經濟雪上加霜。而委內瑞拉除了石油之外,沒有什麼像樣的產業,全國收入的95%都是靠石油。結果石油價格一暴跌,加上西方經濟一制裁,買家紛紛轉買沙特、科威特等國產的中質油,委內瑞拉經濟也就崩潰了。

如今的委內瑞拉人連飯都吃不飽,委內瑞拉政府對此也束手無策,只會拼命的印鈔票,結果導致國內經濟雪上加霜,貨幣變成廢紙。許多老百姓對現在的馬杜羅政府很不滿意,這也是為什麼瓜伊多出來自稱總統會得到不少人支持的原因。


血染戰旗紅


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世界排行第一這個問題,個人確實沒有關注過,不過都是以石油為主要經濟來源,為何沙特過著土豪的日子,而委內瑞拉現在卻如此艱難呢?下面我們簡單的分析幾點,不到位了歡迎留言補充:

1、最重要的當然是發展環境了,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是最重要的!目前委內瑞拉長期以來都遭受美國的打壓,經濟制裁,現在更是到了封鎖的地步了,目前油價也不是太高,被美國製裁後,很多國家都和委內瑞拉劃清界限,石油賣不出去了,自然日子就過得艱難了!而委內瑞拉以前賺的錢放在美國和歐洲的各大銀行,現在直接被扣了拿不回來了!

而沙特一直將自己和美國捆綁在一起,一直都在美國的保護下。除了靠近美國,沙特和歐洲、中國、日本、俄羅斯的關係都非常不錯,國際環境非常好!


2、沙特是王權制國家,國內的大部分石油都是王室的,再加上沙漠地區人口本來就少得可憐。這麼多的石油、這麼少的人,自然造就了這麼一個全是土豪的國家了。而且沙特國內的基本所有的商店、保安、警察都是外國工作者,包括大部分的石油工人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國內很多人都是不工作直接享福。比如某中東王室批評那些年輕人:我已經很有錢了,但是每天都在努力工作(工作日工作4小時),而現在的年輕人簡直太懶了!

委內瑞拉則是民主國家,前些年因為阿富汗、伊拉克打仗將石油價格提高到每桶100多美元,這時候委內瑞拉有錢了,為了拉攏人心而大搞福利。開銷越來越高,但是石油價格卻慢慢的降成了30多美元一桶,而且美國乘機對他進行經濟制裁和軍事封鎖,他不就傻眼了嗎?石油賣不出去沒錢,國內連吃飯都沒有糧食了,一下子物價飛漲,商店被搬空,日子自然不好過!

3、還有就是委內瑞拉和沙特的石油的質量不同。中東的石油質量一直都非常好,提煉汽油、柴油的含量很高,加上地利位置的優勢,自然能賣出更好的價錢;對於委內瑞拉來說(以前看的報道,不知道真假,只是作為借鑑),石油質量差了很多,抽出來的石油提煉的汽油、柴油少很多,重油含量超高,賣不出好價錢!

4、地理位置,中東本來就位於世界的中心地帶,最早繁育文明的地方,現在世界的發展主要是在歐洲和亞洲,因此從中東買石油是非常方便快捷的。而委內瑞拉處於美洲,石油消耗最大的當然是美帝,還有加拿大,而現在美帝自己大量開採石油還準備出口了,再加上美帝的封鎖,委內瑞拉的石油自然就更不好賣了!

5、沙特王室非常注重發展本國其他產業和對外投資,沙特投入了大量的錢搞自己的工業和農業,但效果好像不太好(太有錢了,對於這種產出利潤很低的發展就很困難);不過沙特還將自己石油賣的錢大量的在美國和歐洲搞投資,目前投資產出好像非常不多!

而委內瑞拉目前比較熱衷於將工廠、企業國有化,至於國有化後如何發展問題?好像委內瑞拉還沒有考慮這麼多,缺少後期規劃和方向,發展就比較亂了!

以上就是個人對這件事的理解,委內瑞拉現在確實非常艱難,主要原因還是缺少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另外就是委內瑞拉人已經習慣了享受福利而少幹活或不幹活的狀態,權力巨人前總統查韋斯做到了極致——“殺雞取卵”式的發福利,收買選民來保證自己的選票,然後維持連任。所有的福利均建立在單一產業——石油出口上,這樣如同癌症早期一樣,讓人察覺不出以後的兇險。事實證明,這種模式在油價高達100美元以上的時候還能維持一派繁榮的局面,但當油價掉到50美元以下時,就扛不住了。


狼煙火燎


委內瑞拉和沙特都是盛產石油,然而沙特以土豪著稱,委內瑞拉經濟則是以大起大落著稱,尤其是極端通貨膨脹和一國兩個總統讓世人嘖嘖稱奇,大開眼界,造成如此明顯的對比是事出有因,

委內瑞拉和沙特的石油品質和開採成本不同,沙特石油非常優質,雜質少,同時開採成本低,有的甚至是自流井,委內瑞拉石油則是重油,同時埋藏深,這樣沙特石油成本比委內瑞拉低,更受國際社會歡迎,市場競爭力強,而委內瑞拉石油成本高,也沒有沙特原油搶手,只是少量國家購買,當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後,委內瑞拉原油是虧本的,


雖然國際原油價格下跌讓委內瑞拉經濟受到重創,但是僅僅用石油價格下跌是無法解釋委內瑞拉經濟如此誇張的表現,別說國家了,連個人都懂得未雨綢繆,在有收入的時候儲蓄,做好準備,一旦失業多少能撐一陣子,而委內瑞拉經濟在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後立即崩潰,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國家根本沒有儲蓄,這就不是能從經濟方面解釋了,

沙特雖然原油質量比委內瑞拉好,但是沙特其他方面的資質稟賦是不如委內瑞拉的,沙特都是沙漠,水資源奇缺,不能從事農業和工業,人民受教育水平非常低,而委內瑞拉土地肥沃,人民受教育水平高於沙特,


但是,沙特政府執行非常正確的內政和外交政策,與美國關係友好,吸引世界各國資本投資沙特石油開採,這樣沙特政局穩定,躺著賺錢,人民安居樂業,反觀委內瑞拉,在查韋斯上臺後,實行國有化政策,因為沒收外國投資與多個國家關係交惡,其中最主要的是美國,同時實行超出國力的高福利政策,國有化造成效率低下,腐敗橫行,嚴重影響了石油開採,高福利讓委內瑞拉不堪重負,即便在國際原油價格處於高位的時候,委內瑞拉還得借外債,與沙特有幾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天壤之別,

這樣,自然造成了委內瑞拉和沙特一個極端通貨膨脹,一個土豪的現象,


萬事皆空70


委內瑞拉石油探明儲量佔世界第一位這是絕對錯不了的。其實委內瑞曾經也跟沙特一樣是非常富有的,收入也非常高,不過那是70年代前後的事情,那個時候委內瑞拉的經濟總量和經濟福利支出全部靠石油,委內瑞拉社會福利是一溜的由政府免費供應,那麼為什麼後來越來越窮呢?還欠了不少外債呢?

這是因為以前委內瑞拉的原油開採全部歐美公司來承包開採的,就是每年給委內瑞拉政府租金就行了,然後政府再給民眾各種福利,這種形式就是歐美的承包公司賺得瓢滿鍋滿,把委內瑞質量好的原油使勁開採。後來委內瑞拉開始原油開採國有化,強制收回原油開採權,把一些歐美石油公司趕跑,這樣的話就得罪很多毆美國家。



不過這時候委內瑞拉麵臨的問題也慢慢出現了,好質量的石油都採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埋藏深,開採成本非常大,而油質也不好,這樣在石油市場缺乏競爭力,再加上開採成本上升賺得越來越少,再加上歐美公司把技術也帶走了。委內瑞拉在技術方面,石油開採,煉油的設備方面老舊,形成很大難題。得罪了歐美,又反美,又加上制裁就樣一天比一天難,到了現在這個地步,主要是內部問題加上外部制裁,經濟困難越發加劇,制裁使通貨膨脹,美國抓住時機趁機而入,扶持反對派吵吵鬧鬧幾個月了。



其實委內瑞拉除了原油之外,各方面資源也都豐富,絕對的土豪,但是之前把心思全放在石油上,也沒去掌握別的技術,單一發展,沒有做到協同發展。就落到今天的地步,想發展其他方面更沒來得及,再個又缺少資金技術,唉一手好牌打爛了,也讓美國趁機鑽了把空子。差點鬧翻天,所以沒發展好,肯定就沒有沙特有錢了。



牛頭馬面兩鬼


委內瑞拉和沙特的區別主要在油質和開採成本上。

我們都說產油國,但是產油國之間卻有很大的不同,產能和儲量是一方面,油質和開採成本卻是另外一方面。

沙特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石油產能,而且由於其資源稟賦的優勢,石油開採的成本十分低廉,大概平均只有每桶3~4美元,可以說任何的國際油價,在沙特的低油價成本面前都是暴利的利潤。

而委內瑞拉的石油,開採成本要在70美元每桶以上,也就是說,在美國頁岩氣革命後,國際油價跌落70美元一桶以下,委內瑞拉的石油出產可以說完全沒有優勢了,可以開採的油井非常的少,石油出產帶來的利潤也更加的有限。

另一方面委內瑞拉油質屬於重油,其煉油成本比沙特要高出很多,這些石油都要通過美國的煉油廠,今年後才能使用,因此收到美國製裁的影響非常大。

所以同樣是菜油鍋,油價下跌對於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的打擊都非常嚴重,但是對於沙特來說,只不過,原先的暴利現在減少了一點兒,但是依然是暴利,自然沙特該付還是付,但是這些出產石油成本較高的國家,就過得比較苦了。



諮詢師天生


用冰與火形容委內瑞拉和沙特阿拉伯的現狀,在合適不過了。

同樣是全球石油儲藏大國,委內瑞拉在2015年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後,國內的經濟活動已經降至冰點。在2018年時,IMF就評估了委內瑞拉的經濟衰退的速度可能超過了18%,通貨膨脹率已經加速逼近至10000000%的的最高水平,這一水平線已遠遠超過了二戰後德國和日本的通脹的水平。委內瑞拉政府已經沒有錢進口任何食品和日用品了,商業凋敝,物資嚴重的匱乏,整個國家的平民的生活陷入了災難之中。

另外,在美國的制裁和圍堵下,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已萎縮至歷史最低水平。委內瑞拉嚴重依賴石油出口來保障財政支出,其石油份額在國民經濟總量裡佔到70%的,這是委內瑞拉試圖以石油解決國內經濟壓力的目的化為了泡影。

但是,有意思的是,日漸衰退的委內瑞拉還在國內繼續實行低油價,繼續為國內消費者提供“祖國油”,汽油價格低至0.01美元/升。也正是這種低油價的全球最好的福利,包括免費住房,免費的醫療,免費的教育,免費的食物,甚至免費的工資的保障,不斷擴大的財政赤字,把這個國家帶入了泥潭中。

委內瑞拉確實是成也石油,敗也石油啊。

委內瑞拉在石油國有化後,國家經濟對於石油的依賴度升至最高點,這個國家幾乎一切的經濟活動都寄生在石油這一個的鏈條上,石油出口支撐了著整個國家的財政。但是,在油價大幅回落後,並且降至26美元/桶低位時,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幾乎無利可圖了。一個是委內瑞拉的石油市場成本較高,接近23.5美元/桶的價格,利潤有限,龐大的財政支出和日益減少的收入,導致了國家經濟的潰敗。二是當油價恢復至歷史新高,甚至到了86美元/桶的高位時,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卻受到了美國的制裁和封堵。在2019年8月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已經銳減至77萬桶/日,而這些石油出口都是以償債的方式,在裝船運往委內瑞拉的債務國,因此委內瑞拉的石油收入幾乎為零。

而沙特則截然不同,沙特和以色列都是美國在中東的朋友圈的勢力所在。沙特因為和美國關係的順風順水,在石油出口上,沙特一直掌握了主動權。在石油價格低迷的時候,沙特依靠其開採石油成本的優勢,僅僅9.9美元/桶的價格,在保證出口數量的前提下,沙特仍然能夠保證其財政支出的平衡。

同樣的油價環境,但沙特卻混得風生水起,而委內瑞拉卻在泥潭裡掙扎,完全是冰與火的區別。其根源性的原因一是對石油的嚴重依賴,二是過度地支出造成赤字加大至不可挽回,三是美國的關係的不同,因此待遇不同,沙特被鼓勵出口打壓油價,而委內瑞拉卻被限制出口,甚至和委內瑞拉保持石油進口的外國公司也會受到制裁。

以上幾點,導致了委內瑞拉和沙特同為石油儲藏大國不同的發展的結果:沙特變得越來越有錢了,委內瑞拉般的越來越貧窮了。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人家有戰略眼光,一百年後石油還有誰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