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家人的角色,不僅僅是

幾個不同性別、年齡的人聚在一起,

而是因為彼此之間承擔了家人的使命,

才得以成為“家人”。 」

在東京高樓林立的大廈之間,殘存一棟古舊寒酸的老房子,住著生活窘迫卻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奶奶、爸爸、媽媽、小姨、兒子,他們靠盜竊日常用品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近日,又一部電影在朋友圈掀起口碑熱潮。這部獲得第71屆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的日本電影,以超高的口碑在豆瓣獲得8.8的高分。


其中電影中表達的家庭關係更是值得引起萬千父母深思!

《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從道德評判上來看,偷竊這一行為是不對的,但是影片中這幾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幾個人中,我們卻看到了理想家庭的全部模樣。

《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偷來的愛:父母與孩子間平等對話


德國非常出名的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一隻可愛的企鵝寶寶向我們講述了它和它媽媽之間的非凡經歷: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衝著我生氣地大叫。

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最後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又將我找了回去,將我修補好。

媽媽跟我說“對不起”,我也原諒了媽媽。

《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 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

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是不是也像繪本中的企鵝小寶寶一般,看到壞脾氣、大喊大叫的媽媽就想逃走。

“我都說了多少次了?你就是不聽!”

“這麼大了,什麼都不會做,你說你還能幹點啥?”

“今天老師又找我了,考試成績全班又倒數,你讓我的臉往哪兒擱?”

“你就不能給我爭點氣?”

“你還要不要臉?”

……

父母和孩子發生爭執,大多基本都是父母吼孩子,孩子對於父母的“教訓”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於是,在這種關係中,父母成為了命令者,孩子成了服從者。我們總以為打孩子才會傷害孩子,卻不知道不平等的對話方式、語言上的傷害同樣會在孩子心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魯迅說:“對於子女,義務思想須加多,而權利思想卻大可切實核減,以準備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瞭解孩子、與孩子平等交流。只有對孩子施以“春風化雨”般的教育薰陶,才能得到孩子的正面回應。

簡單來說,就是尊重孩子要以人為本,講究平等交流的藝術。

而在電影中,面對兒子的賭氣,父親可以平靜的與兒子進行一場專屬男人的談話;在教兒子游泳時,也會適當的放低姿態為其普及性知識。甚至在目送兒子坐車離開時,還會追隨公交一路狂奔。

《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這樣略顯卑微的父愛反而拉近了父子之間的平等關係。

好的父母不是隻懂得教給孩子所有知識,而是像朋友一樣陪伴在孩子身邊,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和平等。

《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偷來的愛:父母與孩子的共同理解


電影中的母親和女兒有著共同的被家暴經歷、相似的傷痛記憶讓陌生的兩個人形成深深的聯繫在了一起。因為共情與理解,她們也更能知道對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不是漂亮的裙子,而是溫暖的懷抱。

《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父母卻無法很多情況下都無法做到充分理解孩子。

記得之前刷屏的綜藝《少年說》裡面的袁璟頤,她曾吐槽自己的媽媽不理解自己,只看到表面的成績,看不到自己背後的努力。

她說她的媽媽讓她很“受傷”,因為她總拿自己跟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全聯盟第一的學霸女同學比較,每回成績出來都拿她最差的說事,卻從來看不到她的優秀和努力。

《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但是面對孩子的痛苦和傷心,母親的回答又是什麼呢?

《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你不需要打擊,你就可能有點飄

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拍你一下

當你覺得自己很弱的時候

我覺得我要推你一把

.....”

在母親的眼中,自己的女兒需要接受“打擊教育”,她並不認可女兒口中的“委屈”,並且語氣異常固執,總是把“我認為”掛在口中。

絲毫沒有想過女兒站在這裡對她進行“天台告白”,並非是對她進行反抗,而是在尋找一種更合理的溝通方式。

如果說,孩子由於年紀小可能無法理解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但作為成年人,大部分父母也沒有能做到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

記得曾經看到過一段話,至今印象深刻:

“中國父母最大的問題是喜歡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作品,他們對於孩子是否幸福並沒有那麼關注,因為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幸福是什麼。他們只是沿著之前自己父母給他們規劃的軌道跑,並把這種軌道繼續施加給自己的子女。”

共情,不是一種多麼高超的社交技能,而是一種真誠的,愛與被愛的狀態。孩子需要被傾聽、被理解,遠遠超過物質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向孩子傳達愛之外,對孩子表示理解更重要。

《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偷不走的:無條件的愛和陪伴

週末和同學在外面吃飯,旁邊一個媽媽正眉頭緊鎖的訓斥旁邊的兒子:

你還有臉說啊,你看看你才考多少分?去上個培訓班也花了一兩萬,就考這麼點分數,你對起誰?你還好意思吃飯?

言語中透露著滿是憤怒、指責、失望。

不知不覺,生活中有些父母出現了一種交易式的愛

“你再哭,媽媽不要你了。”

“你再不好好學習,就別回家了”

“下次考試再考這麼點分數,就別回來了”

.....

這些熟悉的話是不是在生活中很容易聽到,久而久之,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孩子會覺得:如果達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是不是就不愛他,或者不那麼愛他了?只有成為“聽話”的小孩,達到父母的要求才能得到愛。

這部影片中,當媽媽給由裡換衣服的時候,由裡怕極了,害怕被打。媽媽索性把裙子燒掉,抱著小由裡說:

“他們說愛你才打你,那是在說謊!真正愛你的人,會像我這樣抱著你!”

《小偷家族》刷屏朋友圈,中國父母都應該跟著這些“小偷”學一學

我知道你受過傷,雖然不能替你承擔,但理解你的感受。還有,我很愛你。把這些含義,都傳遞給了女孩。

女孩也感受到了愛意,便打開心結,從此融入了家庭。


就像現實中父母在與孩子遇到各種衝突和不快時,孩子需要的不是上面一味的“講道理”,而是“我愛你”、“我懂你”。在埋怨孩子不努力、不通情理之前,不妨先走進他們內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哪怕無法幫助到他們,至少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陪伴著他們。

人們總說,親人是無法選擇的,而小偷家族從血緣、從法律去看,他們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家人。但從情感角度去看,他們比很多靠血緣聯繫起來的家庭,更像是一個家庭。

因為家是要靠愛連接的,它更像是一個圓,要相互交流貫通,也要彼此包容給予,這,才是理想的家庭。

正如電影海報的那句話: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