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是天然胰島素嗎?

吳潮明


芋頭裡面澱粉含量可不低,把它當成胰島素那可是南轅北轍了。

  • 芋頭是中等GI食物

芋頭跟土豆地瓜差不多,都是亦糧亦菜的食物,主要的成分是澱粉,吃了能升高血糖,但是比百米白麵升高血糖的速度要慢,也就是普通的粗糧的水平,但也算不上升糖速度特別慢的,只是中等。

如果用芋頭代替主食,那麼對於控制血糖比吃白米飯白麵饅頭強。或許這就是被誤解為天然胰島素的原因?如果是這樣的話,所有的粗糧都能辦到。

  • 雖說芋頭升糖速度慢,但也看怎麼吃

所謂的升糖速度慢,是有一定條件的,這個前提條件講起來比較複雜,我們不必一定要理解,只要記住了,並非GI小,就可以放開肚子吃,芋頭吃多了血糖一樣飆升。

還有前面我們說了,芋頭亦糧亦菜,但是對於血糖異常的人來說,芋頭就不能當菜吃了,吃了芋頭就要減少主食的量,一句話,得當主食來吃。

姜丹,註冊營養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註冊營養師姜丹


如果說芋頭是天然胰島素的話,就代表著它可以控制血糖,事實果真如此嗎?讓我們一起揭開芋頭的保健面紗吧!



芋頭是富含澱粉的薯類食物,和米飯,饅頭一樣屬主食類,

富含有澱粉的食物容易升高血糖,研究顯示,

蒸的芋頭血糖生成指數Gi只有47.7,蒸米飯的Gi高達83.2。

也就是說分別攝入同樣等份的米飯和芋頭時,芋頭較米飯的升血糖指數要慢得多,

如果將四兩的芋頭代替二兩的米飯,它們的澱粉含量和熱量大致是相同的,但是芋頭就更有助於血糖的控制,



而且

芋頭的飽腹感更強一些,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的含量更多一些,

如此以來

吃芋頭更有利於餐後的血糖控制,

如果以為

芋頭是天然的胰島素,多吃可以降低血糖,那真是太天真了,

你想想看,

芋頭比起米飯,饅頭來,血糖的上升速度很慢,如果比蔬菜,瘦肉來,那它升血糖的速度和澱粉的含量就明顯很高了,


要想控制血糖,除了積極的配合藥物治療,還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飲食,適當的鍛鍊身體,保持良好的心態,這些都是尤為重要的。


前路灑滿陽光


大家好我是喵醬。胰島素,降血糖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激素。胰島素的種類有很多,有動物胰島素、植物胰島素、人工合成胰島素等等。但是通過食療來做胰島素,效果真的是微乎其微。

首先可以否認芋頭是天然的胰島素,只能說能作為想低糖攝入人群的主食,同樣的芋頭會比米飯攝入的糖分要少。芋頭屬於薯類,含有18%的澱粉和2.2%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及口感都和馬鈴薯非常接近,比較突出的是澱粉、膳食纖維和鉀含量比較豐富,膳食纖維含量為1克/百克,鉀含量更是高達378毫克/百克,超過了絕大多數的蔬菜和水果。充足的鉀確實能起到維持血糖、蛋白質正常代謝的功效,對糖尿病人非常有益。

芋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平穩餐後血糖,延長飽腹感,其所富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我們控制血脂血壓也有幫助。


喵醬餓了


首先,芋頭不是天然胰島素,不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相反,芋頭本身含有大量澱粉,口感綿軟,具有一定的升高血糖的能力。查了一下芋頭的GI值(升糖指數),煮芋頭是48,屬於低升糖指數食物,低於煮紅薯GI值77、煮馬鈴薯GI值66。總體來說,芋頭還是比較適合血糖高的人食用。吃芋頭時,代替一部分主食,再搭配蔬菜、肉類海鮮等一起吃,餐後血糖會更穩定一些。

其次,真正的胰島素是一種大分子蛋白質,它口服之後,很容易在胃腸道被講解,失去活性,一直以來只能採取注射給藥。即使擁有胰島素的功能,進入消化道後根本來不及發揮作用就被“五馬分屍”。更何況這種所謂的天然胰島素,不可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近年來,為了實現口服胰島素,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膠囊,內含小探針,能夠在進入胃部後將胰島素注射入胃壁中,達到提送胰島素的效果。這種方式仍舊採用注射的方式,只不過是把打針的地方改到了打針不怕疼的胃裡。

最後,除了藥物,沒有哪一種食物可以降血糖,不要迷信食物具有某種神奇的作用。

作者:秦玉靜,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註冊營養技師





蟬噪林玉靜


芋頭並沒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吃芋頭也不能降血糖,不過,作為一種薯芋類食物,芋頭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其原因如下:

首先,芋頭的升糖指數遠低於大米白麵,僅為47.7,但其飽腹感卻並不比米飯或饅頭差,所以,用芋頭代替一部分主食,不僅對餐後血糖的影響較小,而且不容易產生飢餓感;

其次,芋頭中膳食纖維的含量非常豐富,這也是薯芋類食物比較耐飢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這些膳食纖維可以刺激腸道蠕動,加速食物殘渣的排洩,不僅能夠減少腸道對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還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糖尿病患者頻發的便秘症狀;

第三,芋頭中含有抗性澱粉,而所謂的抗性澱粉,又叫做"抗酶解澱粉",其主要特點是不易消化,它可以抵抗腸道中澱粉酶的水解作用,使其自身轉化為葡萄糖的效率變的非常低下,所以,富含抗性澱粉的食物對餐後血糖的影響比較平緩穩定,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值得一說的是,蒸煮後再放涼的芋頭,其抗性澱粉含量才是最豐富的。



綜合內科張醫生


胰島素,降血糖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激素。胰島素的種類有很多,有動物胰島素、植物胰島素、人工合成胰島素等等。

糖友在控糖的選擇上,更樂意接受通過飲食來控糖。飲食無副作用,經濟又實惠。這時候,很多人就在想,有沒有什麼食物含胰島素比較多,這樣吃進去不就可以有效控糖了麼。

答案是否定的就算某種食物含有胰島素,它的胰島素濃度,以及進食過程中所能吸收的量,都是非常小的。它所含胰島素,對血糖所造成的影響,可能遠不足它本身熱量對血糖的影響。因此,靠食物胰島素來降糖是不靠譜的。芋頭並非天然胰島素。

更何況芋頭跟胰島素也沒有什麼聯繫,更不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具體分析如下:芋頭的含糖量比較高(將近20%),與其說是蔬菜,芋頭更應該被歸類為主食。糖尿病人應把芋頭當作主食來吃,吃了芋頭就要少吃米飯或其他主食。按熱量估算,每吃100克芋頭,這個量指的生重,大概就要少吃小半碗米飯。

芋頭屬於薯類,含有18%的澱粉和2.2%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及口感都和馬鈴薯非常接近,比較突出的是澱粉、膳食纖維和鉀含量比較豐富,膳食纖維含量為1克/百克,鉀含量更是高達378毫克/百克,超過了絕大多數的蔬菜和水果。充足的鉀確實能起到維持血糖、蛋白質正常代謝的功效,對糖尿病人非常有益。但若是說它是天然胰島素,那就言過其實了

糖尿病人把芋頭當作主食吃也是有好處的,因為芋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平穩餐後血糖,延長飽腹感,其所富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我們控制血脂血壓也有幫助。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芋頭蒸熟替代米飯,當然也可以把芋頭和米飯混煮。但不要把芋頭做成糕點,或者添加蜂蜜食用,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


長春都市麗人婦產主任


說芋頭是天然胰島素,那就意味著芋頭可以降血糖,但實際上,芋頭屬於薯類,富含澱粉,是一種主食,它是可以升高血糖的,只是相比很多人常吃的主食白饅頭、白米飯,攝入同樣的熱量,升高血糖要慢,但它顯然不適合被稱作“天然胰島素”。

芋頭吃起來黏黏糊糊,是因為它富含芋頭多糖,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本身可以延緩吸收,再加上本身也富含不溶性膳食纖維(每百克芋頭含1g不溶性膳食纖維),這樣比白饅頭、白米飯就更有飽腹感,也更有利於餐後血糖控制。數據也顯示,蒸的芋頭血糖生成指數(GI)只有47.7,而白米飯的GI高達83.2,因此,如果你用4兩的芋頭,去替代2兩的熟米飯(4兩芋頭和2兩熟米飯的澱粉含量、熱量大致相同),就是有助於血糖控制的,而且飽腹感還要更強,獲得得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鉀等有益健康的膳食成分也更多。

只是,如果你把芋頭當做“天然胰島素”,認為多吃一些,更有助於血糖控制,甚至能降血糖,那就南轅北轍了。因為芋頭畢竟還是主食,它與米飯、饅頭比,血糖上升是慢,但與蔬菜、瘦肉相比,那升血糖速度和澱粉含量就明顯更高了。如果不是用芋頭來部分替代其他主食,以前每天吃一個饅頭,現在額外多吃一些芋頭,饅頭還是吃一個,那澱粉總量和熱量攝入增多,不僅無助於降血糖,還會明顯升高血糖,也很容易長胖。


營養科普趙之德


沒有任何食物是天然胰島素,芋頭富含澱粉只會升血糖不會降血糖,但芋頭代替細糧作主食倒是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

1.芋頭代替米飯等細糧作為主食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

主食是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碳水化合物是血糖唯一直接來源,血糖是人體最優先使用能源,是大腦唯一直接使用能源。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主食一定要吃,又要儘量對血糖影響小。那麼,要迖到這樣原則就要選擇低升糖主食,衡量食物對血糖影響程度有兩個指標:血糖指數Gi值(代表升血糖速度),血糖負荷GL值(綜合血糖指數和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總量對血糖影響),數值越低對血糖影響越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要求,薯類食物佔主食類食物三分之一。我們來看看常見幾種薯類和米飯的對比分析,均以100g為例。

芋頭。


熱量56千卡,蛋白質1.3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12.7g。血糖Gi值:48%,GL值:9。

土豆。

熱量81千卡,蛋白質2.6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17.8g。血糖Gi值:62%,GL值:11。

紅薯。


熱量102千卡,蛋白質0.7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15.3g。血糖Gi值:77%,GL值11。

米飯。

熱量126千卡,蛋白質2.6g,脂肪0.3g,碳水化合物28.9g。血糖Gi值:90%,GL值22。

從上面對比分析可看出,同等重量下,所有薯類碳水化合物含量、血糖指數和血糖負荷均比米飯低,而其他營養物質相差不大,取代米飯都是不錯的選擇,而在芋頭、土豆和紅薯三種常見薯類中,芋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血糖Gi值和GL值最低,是最佳選擇。

2.芋頭宜蒸煮,不宜油炸、加糖、加肥肉燉。

芋頭蒸煮做法,最大程度保留營養物質不被流失,可以原只蒸煮或做成雜糧飯,推薦做法。

高溫油炸,營養物質損失多,含脂肪多而增加胰島素抵抗,不利於糖尿病病情控制,油炸芋塊、芋絲,不推薦。


同樣道理,名菜“芋頭扣肉”並不推薦。

糯米血糖指數86%,細化成糯米粉,血糖指數更高,芋頭與糯米粉做成的“芋頭糕”等點心,不推薦。


廣東著名小吃,“芋頭西米露”、“芋頭糖水”,因為添加糖已改變了芋頭低升糖本性,妥妥變成高升糖食物,不推薦。


營養師小麥姐


說芋頭是天然胰島素,那就意味著芋頭可以降血糖,但實際上,芋頭屬於薯類,富含澱粉,是一種主食,它是可以升高血糖的,只是相比很多人常吃的主食白饅頭、白米飯,攝入同樣的熱量,升高血糖要慢,但它顯然不適合被稱作“天然胰島素”。

..............................................................................................................................................................................................................................................................................

芋頭吃起來黏黏糊糊,是因為它富含芋頭多糖,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本身可以延緩吸收,再加上本身也富含不溶性膳食纖維(每百克芋頭含1g不溶性膳食纖維),這樣比白饅頭、白米飯就更有飽腹感,也更有利於餐後血糖控制。數據也顯示,蒸的芋頭血糖生成指數(GI)只有47.7,而白米飯的GI高達83.2,因此,如果你用4兩的芋頭,去替代2兩的熟米飯(4兩芋頭和2兩熟米飯的澱粉含量、熱量大致相同),就是有助於血糖控制的,而且飽腹感還要更強,獲得得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鉀等有益健康的膳食成分也更多。

只是,如果你把芋頭當做“天然胰島素”,認為多吃一些,更有助於血糖控制,甚至能降血糖,那就南轅北轍了。因為芋頭畢竟還是主食,它與米飯、饅頭比,血糖上升是慢,但與蔬菜、瘦肉相比,那升血糖速度和澱粉含量就明顯更高了。如果不是用芋頭來部分替代其他主食,以前每天吃一個饅頭,現在額外多吃一些芋頭,饅頭還是吃一個,那澱粉總量和熱量攝入增多,不僅無助於降血糖,還會明顯升高血糖,也很容易長胖。


沉默抵抗草莓


這個說法還是頭回聽說,不過怕自己孤陋寡聞,我很認真地查了有關芋頭的資料,還是沒有找到有關芋頭和胰島素相差的資料。

芋頭屬於薯類,含有18%的澱粉和2.2%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及口感都和馬鈴薯非常接近,比較突出的是澱粉、膳食纖維和鉀含量比較豐富,膳食纖維含量為1克/百克,鉀含量更是高達378毫克/百克,超過了絕大多數的蔬菜和水果。

充足的鉀確實能起到維持血糖、蛋白質正常代謝的功效,對糖尿病人非常有益,而且芋頭的升糖指數為47.7,屬於低升糖指數的食物,比較適合糖尿病人食用,但無論如何它也起不了胰島素調節血糖的作用,把它奉為“天然胰島素”就有些言過其實了。

說到能抑制餐後血糖作用的食物,另外一種同樣帶“芋”字的魔芋倒是比芋頭要好得多了。

魔芋中有一種成分叫葡甘露聚糖(又稱魔芋膠),屬於膳食纖維的一種,含量非常高,達44%-64%,它在腸胃中無法消化吸收,進入胃中吸收胃液後體積可以膨脹20-100倍,一方面非常有利於減重,另一方面它強大的功效在於能干擾體內葡萄糖和膽固醇的吸收,能抑制餐後血糖上升,降低血液膽固醇,非常有利於高血糖和高血脂症患者。

不過食物畢竟是食物,代替不了藥物,偏聽偏信會誤大事的。

(安娜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王興國營養特訓班四期學員 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 優質健康領域創作者 營養科普原創作者 嘮“糖友” 的嗑兒 說“減重” 的事 還有好吃的、好喝的和你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