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廣州最慘釘子戶,900年古村實施拆遷,“對手”卻是自家村民

釘子戶問題在這個城市化進程快速的年代中十分常見,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棘手的緣故是如何在工程拆遷與人民財產安全之間做一個平衡。別的不說,國內解決釘子戶問題數不勝數,但就是無法進行套用,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釘子戶問題都具有獨特性,每一戶每一家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就需要針對這每一戶的問題去進行探討。就比如這個廣州最“牛”釘子戶,你會如何評價他呢?

回顧廣州最慘釘子戶,900年古村實施拆遷,“對手”卻是自家村民

未拆前

談起廣州釘子戶,很多人都會認為是那個在海珠區的高架橋釘子戶吧,但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卻並非是那個“最牛”釘子戶,而是一個如今已被拆遷,但是卻上了“央媽”和各大媒體頭條的釘子戶,他就是廣州楊箕村釘子戶。據瞭解,廣東省廣州市的天河區楊箕村是一個擁有900年曆史的老村莊, 村裡面原來有住戶1400多戶,超過4000人居住在此,因為2010年的時候,城中村改造計劃的實施,也讓這個地方出現了一個長達3年的城中村改造延遲的事件,因為拖了工程3年,在廣州十分的罕見,所以又有了廣州最牛“釘子戶”的存在。

回顧廣州最慘釘子戶,900年古村實施拆遷,“對手”卻是自家村民

回顧起來,這件事也曾十分轟動,不過這個釘子戶並非只有一戶人家,而是擁有6戶人家。剛準備實施舊城改造計劃的時候,4000多名住戶中99%以上都同意簽署合約搬離,但就是有著7戶釘子戶不願搬離這個地方。不搬的原因依舊是賠償出了問題。因為這些居民多數擁有著3-5樓高的建築,所以在核算的時候,對賠償款感到不滿,最終也就讓這個事情不了了之了。這其中不敢說拆遷方沒有錯,畢竟裡頭條條道道很多,賠償金額也一直沒有曝光,很難具體的做出評價,不過這個事情其實還有一個亮光點,那就是本來應該是釘子戶和拆遷方的“利益博弈”,沒想到對手卻並不是拆遷方,而是那些簽署了合約搬離的村民。

回顧廣州最慘釘子戶,900年古村實施拆遷,“對手”卻是自家村民

這就是這個釘子戶與其他釘子戶不同的地方,那些搬離的村民在那段時間裡,每天都到拆遷地瞭解事情的動向,從八十歲的老人,到抱在懷裡的嬰兒都有,而他們就是另一個意義上的“釘子戶”。因為“回遷”政策,這些村民在簽署合約後,等到城中村改造完畢後都能在此處分到一套自己的房子,所以居民們就恨不得舊城改造計劃能夠快速進行,但沒想到被自家人阻攔了工程近三年的時間,所以這些村民就和這七個釘子戶形成了對立面。不用覺得誇張,當年的報道中,由一位村民就直言:廣州的租金一直在漲,但他們的土地卻在長草,都快急死了。因為情緒的不穩定,於是矛盾發生了。

回顧廣州最慘釘子戶,900年古村實施拆遷,“對手”卻是自家村民

回顧廣州最慘釘子戶,900年古村實施拆遷,“對手”卻是自家村民

如今

這裡的矛盾發生的很多,從鬥毆,威脅,謾罵幾乎是每天都要面對的場景,甚至還有村民租來挖掘機,就是將這七個釘子戶的房子四周挖出多道河溝,將留守戶的房子圍成“孤島”。多年來的爭鬥,最終留守戶同意搬離了,但卻留下一樁樁的憾事,這以後,村民之間如何碰頭,如何相處,就成了一個問題。不得不說,真的值得反思。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個事情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