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頻現 A股將迎來新一輪牛市

  近期,由於內外部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A股市場出現了階段調整走勢。據瞭解,在普遍年換手率3倍以上的市場中,很多投資者不具備長期持股耐心,會在市場的波動中產生對未來市場預期的動搖,而這種改變的週期約為4個月。


  在2019年的A股行情中,滬指從2440點至3288點的時間週期約為4個月,滬指從3288點至2733點的時間週期約為4個月,而滬指2733點至今的時間週期已超過3個月,因此近期會有部分投資者改變對未來行情預期。不過,歷史經驗數據證明,多數投資者通過頻繁買賣股票來戰勝市場的可能性極低。中長期投資者必然對行情發展的實質和方向有堅定的看法,而這樣成功的案例已經大量出現在國內房地產市場上。
  其實,從多個跡象來看,A股正在迎來一輪牛市。以下筆者從多個方面分析A股市場向好的原因。
  全球資金風險偏好提升。全球的負收益率債券從兩個月前約17萬億美元的紀錄高位萎縮至12.5萬億美元左右。國際債券市場的這一變化或由於對英國可避免無協議脫歐的信心,以及對美聯儲等主要央行不再進一步實施貨幣寬鬆的預期。中、美、德三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均由8月的低點位置回升,全球資金風險偏好提升將對股市行情帶來積極影響。
  美聯儲降息或告一段落。10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12.8萬人,遠超預期的8.9萬人,失業率為3.5%,創50年以來最低。近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經濟呈現可持續發展狀態,並未看到經濟衰退跡象,低利率環境下美聯儲降息的空間並不大。今年美聯儲利率已有三連降,而其他主要經濟體並未實施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為穩定美元匯率,美聯儲短期持續降息的概率降低。

  黃金價格跌穿1500美元/盎司,避險情緒開始下降。8月以來,芝加哥黃金期價一直盤踞在1500美元附近。11月初,黃金期貨價格顯著回落至1460美元/盎司附近,投資者避險意願降低。其實,從長期來看,投資者持有黃金的回報是十分有限的。若無危機隱患,黃金價格也難獲提升。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防風險意識較強,世界經濟增速短期大幅下行概率降低,黃金價格或難有持續創新高表現。
  股票市場得到資金流入,歐洲股市大幅走強,美國股市三大股指創歷史新高。英國可避免無協議脫歐預期緩解之後,歐洲主要股市都出現大幅上漲表現。此外,美股三大股指強勢走高。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三季度持倉報告顯示,橋水基金在三季度大幅減倉新興市場ETF,加倉美國ETF。橋水基金對中國市場的樂觀態度並沒有改變,三季度仍繼續加倉中國ETF。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回升。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最高為年初的6.6689,最低為9月的7.1785,期間貶值幅度達到7.64%。人民幣的階段貶值表現一度影響外資進入A股市場的進程,4月中旬至9月初,外資通過滬深港通進入A股的資金沒有顯著增長的跡象。而從9月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的在岸和離岸匯率都大幅回升。與此同時,外資通過滬深港通流入A股的規模增長近千億元。人民幣強勢表現增加了外資進場的信心。

  MSCI等國際指數公司按照既定節奏擴大納入A股的權重。MSCI11月8日宣佈,將實施納入A股擴容的第三步,將指數中所有大盤A股(包含符合條件的創業板標的)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同時將中盤A股(包含符合條件的創業板標的)一次性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此次MSCI擴容舉措將給A股市場帶來400億元被動增量資金。
  監管層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今年以來,監管機構一直在推動險資等中長期資金進入A股市場。目前,一些中小型保險機構由於負債成本較高,部分公司的權益投資佔總資產比例接近30%上限,而大型險企的權益類投資比例較低,多在10%至20%。從整體來看,保險資金權益類佔比只有12%,相比上限30%相去甚遠。2017年美國壽險公司資產總計7.2萬億美元,其中債券等固收類資產佔比48.5%,股票類資產佔比達31.5%。顯然,國內險資的權益類投資比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此外,養老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養老目標基金增加A股資產配置的潛力也十分可觀。
  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更多資金將源源不絕地進入A股市場。目前,國內33家商業銀行公告成立理財子公司,其中12家銀行已獲批籌建,包括6家國有大行、3家股份制銀行和3家城商行。工農中建四大行的理財子公司無疑是國內資管行業的巨無霸,其可能涉及的理財產品規模或達數十萬億元。當然,這些理財產品的較大比重仍是固定收益類產品,權重類產品資金在初期或通過券商、基金等資管機構流入A股市場。

  前三季度國內GDP增速仍然保持6.2%,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顯然,近期市場投資者是比較關注中國經濟增速的下行壓力,但是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增速遠高於其他主要發達國家。從需求來看,中國的城市化水平仍低於主要發達國家,大型城市群的建設仍有較大空間;從供給來看,國內積累了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產業體系逐漸完備,高素質人才不斷增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在不斷推進。因此,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當中保持較好增長的預期依然樂觀。目前,全球500強企業中國內企業數量已經佔第一位,在A股市場上的低估值績優藍籌股整體業績向好,估值水平持續推高。可以預期的是,這些行業龍頭企業將推動中國經濟由快速發展向又好又快發展前進,而與之相對應的股價表現將推動中國股市發生巨大變化,有望走出“超級牛”的表現。
  國內居民的財富構成中,金融資產比例漸漸增加,改變之前房地產獨大的單一結構。當前,國內居民總資產規模或在500萬億元左右,其中房產佔比高達70%,存款佔比15%,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佔比不到4%,其他則是保險、理財等其他金融資產。隨著全民“炒房時代”的結束,居民財富增配金融資產將是大趨勢。顯然,這一趨勢中股票、基金等資產配置的提升是可以期待的。

  基於以上分析,筆者認為,目前國內外多重因素均支撐A股將迎來新一輪牛市。

↘點擊“瞭解更多”註冊港股通100倍免息配資融資融券,可以買漲買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