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博士,26歲當哈佛教授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博士,26歲當哈佛教授

這世界上從來不缺天才少年的故事。上世紀80年代,中國有三位公認的神童,均出自中科大少年班。可惜的是,後來的他們都銷聲匿跡。

今天要講的是另一位來自中科大的“傳奇天才”,與那三位不同的是,她不僅在中科大少年班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並且畢業後在事業上也發展得風生水起,成為了學術界一顆耀眼的明星。

她是蔡天西,出生在一個“博士世家”,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她有五個哥哥,其中四個是留美博士,一個是中科大碩士。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博士,26歲當哈佛教授

蔡天西

在講故事前還是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兄妹六人令人震驚的履歷:

大哥蔡天文,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現任美賓州大學教授;

二哥蔡天武,美國羅切斯特大學雙博士學位;

三哥蔡天思,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被美國聖約翰大學錄取讀博;

四哥蔡天潤,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博士;

五哥蔡天君,中科大碩士;

小女兒蔡天西,18歲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28歲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

籠罩在哥哥們耀眼的光環下,蔡天西依然做出了不遜色於兄長們的成績,她是如何做到的?

4歲上小學,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1977年6月,蔡天西出生於溫州市一個有名的書香世家,父親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蔡笑晚。

雖然出生在這樣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但是蔡天西的童年卻飽受貧窮。蔡天西出生時,已經是家中的第6個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孩。本身就不富裕的家庭,要養活6個孩子,談何容易。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博士,26歲當哈佛教授

蔡天西一家

從蔡天西記事起,全家8口人就擠在一個只有16平米的老屋裡,外面下大雨,裡面就開始下小雨。一家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生活十分艱辛。

雖然家境貧寒,但蔡天西的父親深知讀書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簡陋破舊的屋子裡,牆上帖滿了大科學家的畫像,希望能用偉人的成材故事激勵子女們樹立遠大理想。

條件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蔡天西的5個哥哥相繼被送入學校讀書。4歲那年,蔡天西也被父母送入了幼兒園。

然而在幼兒園只度過了一天的時間,蔡天西就不想去了。從小聰明伶俐的她,對於幼兒園“過家家”的生活頗感乏味。

這個不願意上幼兒園的小女孩,卻十分羨慕幾個哥哥們背起書包上學堂的生活。父母看在眼裡,便送她去讀了小學,年僅4歲的蔡天西成為當時學校裡最小的學生。

由於年紀實在太小,蔡天西的一些基本生活技能都需要老師幫忙,在學校裡也時常受到同學們的欺負。

曾有朋友勸蔡天西的父母不要讓孩子著急成鳳,他們也有所猶豫,但在蔡天西的強烈要求下,夫妻倆表示:“女兒要讀書,那就堅持讓她讀。”

事實證明,蔡天西父母的開明是對的。蔡天西聰慧好學,學習成績在年級一直名列前茅。

上五年級時,她參加了全市的小學生數學競賽。從幾百位年紀都比她大的學生中脫穎而出,拿下了一等獎。當站在領獎臺時,許多老師都十分驚訝,甚至以為她走錯了地方。畢竟當時的蔡天西,只有9歲。

或許是覺得讀書太簡單了,小學畢業的蔡天西直接跳了一級進入初二,並在兩年後以優異成績考入了眾多學子夢寐以求的中國科技大學少年預備班。

1991年,年僅14歲的蔡天西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在神童雲集的少年班,蔡天西不僅沒有被比下去,反而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才華。

在一次數學考試中,在大多數學生都考得很不理想的情況下,蔡天西卻考取了滿分,給當時許多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名教授極力推薦蔡天西去國外頂尖名校深造。

蔡天西深知,想要在一個領域做出非凡的成績,必須有紮實的基礎。她沒有貿然決定出國深造,而是在中科大度過了4年的本科生涯,安安靜靜地做一個“學霸”。

18所名校拋出橄欖枝,獎學金拿到手軟

1995年,18歲的蔡天西從中科大少年班畢業。因為成績過於耀眼,18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如紙片般向她飛來。她所申請的學校幾乎全部錄取了她,其中包括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等常春藤名校。

面對如此眾多名校拋來的橄欖枝,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蔡天西最終選擇麻省理工學院攻讀應用數學博士學位。在蔡天西看來,只有在這裡,她才有對手。

18歲的蔡天西不僅學業水平出色,多年獨立的生活更是培養了她堅強的意志。機場臨別時,許多學生哭的像個淚人兒,但蔡天西卻安慰父母:“爸,媽,當年周恩來東渡扶桑,比我大不了多少。你們不要難過。”

在麻省理工學院,蔡天西還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她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取得了博士學位,並在第二年以全額獎學金身份進入哈佛大學,攻讀自己在讀博時產生興趣的生物統計專業。

就算是在人才濟濟的哈佛,蔡天西依舊出眾。應用數學的功底讓她在統計學上有著非凡的成就:

入學不到一年就獲得了優秀研究生的殊榮;

20歲,獲得生物醫學統計學“羅伯特·裡德”獎,該獎是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專業的最高獎項,專門頒發給學術上有特殊進展並取得極大成就的優秀博士生;

22歲,因“半參數隨機成果”,獲得國際生物統計學會北美東部區域在亞特蘭大大會上頒發的獎項;

1999年6月,蔡天西因為一篇博士論文提早兩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並獲哈佛優秀博士獎。

蔡天西的學生時代幾乎像開了掛,對於蔡天西來說,“開掛”才剛剛開始,好戲還在後頭。

30歲哈佛終身教授,帶的博士生比她大12歲

畢業在哈佛做了一年研究員後,23歲的蔡天西到華盛頓大學任教,擔任華盛頓大學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兼教授。23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只不過是剛剛完成本科學習的年齡。

因為成績突出,兩年後蔡天西又被哈佛大學聘為生物統計系副教授,創下了哈佛大學生物統計系歷史上最年輕副教授的記錄。28歲兼任了哈佛的博士生導師,她帶的一個博士生比她整整大12歲。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博士,26歲當哈佛教授

哈佛雕像前的三兄妹:蔡天文、蔡天西、蔡天武

30歲時,蔡天西成為哈佛終身教授,完成了許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實現的目標。

如今,身為美國哈佛大學正教授兼博士生導師的蔡天西,除了在哈佛大學教書育人外,現在正在研究生物醫學統計學的前沿課題:生存分析、醫學診斷和半參數迴歸分析。

她還兼任學術刊物《Referee for professional journals》審稿人,美國衛生學院研究基金會、香港研究基金會外部審稿人。至今共發表論文30多篇,受邀到世界各地名牌大學和科研機構作論文演講和學術講座30多次。

不得不說,這樣一位土生土長的中國女科學家不能為國所用有些可惜,而且照目前情形看,她回國的可能微乎其微,也因此被網友們評價沒良心。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無論是選擇回國還是在國外,都是個人的選擇,我們應該遵從他們自己的選擇,對此你們是什麼樣的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