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銀冬!獼猴桃採摘後的“月子肥”,啥時施?施啥肥?怎麼施?

要對果園進行施肥,以便來年有個好收成。秋施基肥(月子肥),對促進樹勢健壯和翌年花芽分化貯備充足的營養,是一次最重要、最關鍵的施肥,切莫粗心大意,掉以輕心。

就像一個女人懷胎十月,一朝分娩,身心交瘁,營養枯竭,必須及時大量補充營養,才能保證母子健康。

金秋銀冬!獼猴桃採摘後的“月子肥”,啥時施?施啥肥?怎麼施?

怎樣施月子肥呢?

我們有一個說法叫“金秋銀冬”,意思是秋天施基肥要比冬天施基肥的效果好得多。也有一句俗話叫“九月金,六月銀,落葉施肥如爛銅”,可見施肥的時期很重要。但是很多果農朋友經常很晚才施基肥,在11月下旬甚至第二年春天才施肥。這種情況是不能讓樹體及時補充養分的,抗寒性會下降,容易發生凍害影響樹體長勢和產量。

第二個問題是施肥的方法不對。獼猴桃是肉質淺根,主根不發達,鬚根比較發達。大多數果農朋友集中施肥,這樣會影響肥料的吸收,植株根部接觸肥料的面積小,無法很好地利用肥料。有的果農朋友為了求快求高產,只用尿素和碳銨,但是這種施法會讓一半以上的養分揮發或者隨水流失,最終是沒有什麼增產效果的,而且還會降低果實的品質。還有的果農朋友單獨施用生物菌肥,沒有配合其他肥料,這樣是不能充分發揮生物菌肥的效果的。還有的果友圖方便,直接把沒腐熟的有機肥施到園中,而且放在離主幹很近的部位。但是未腐熟的有機肥會在土壤中繼續發酵,產生的熱量會影響獼猴桃根系生長,嚴重的會死根。而且未腐熟的有機肥含有大量病菌、蟲卵,可能會加重獼猴桃園病蟲害的發生。

金秋銀冬!獼猴桃採摘後的“月子肥”,啥時施?施啥肥?怎麼施?

一、早施基肥(月子肥)好處多

1.獼猴桃的生長規律是在採果後枝條停止生長,根系進入生長階段,加之採果後消耗養分多,急需補充供給以便根系吸收,秋施基肥既滿足了這一要求,也滿足了這一階段的營養供給;

2.這一階段也是獼猴桃根系生長的最佳時期。獼猴桃根系生長所需土壤溫度為20-25℃,在29℃以上根系又開始停止生長,秋季採果後一般土壤溫度在 20℃左右,地溫的適合,正滿足根系生長的需要,因此能大量吸收養分;

3.秋季溫度低時枝蔓已停止生長,葉片製造的養分可貯存於根部和主幹枝蔓內以供春季生長需要;

4.獼猴桃和其他果樹有別之處是,花芽形態分化在春天來臨時一個月時間完成,鑑於花芽分化需大量養分,這時由於土壤溫度低,根系吸收少,全靠秋季施肥後存在枝蔓內的養分供給;

5.採果後進入獼猴桃根系生長高峰期,早秋施肥後雖然傷一部分根系,但在合適的土壤溫度下很快癒合,又生長出新的吸收根,施入的養分會被高效吸收,提高養分利用率;

6.施肥過程中土壤深翻,冬季有利於凍死越冬的蟲卵,又是一次很好的清園。

金秋銀冬!獼猴桃採摘後的“月子肥”,啥時施?施啥肥?怎麼施?

二、秋季基肥(月子肥)啥時施

對於中華獼猴桃品種提倡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施基肥,對於美味獼猴桃提倡在10月下旬-11中旬前施基肥較為合適。

三、基肥(月子肥)施啥肥

施肥原則,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入中微量元素肥和微生物菌肥,做到配方施肥,在採果後立即施入。有機肥以腐熟後的牛糞、羊糞、雞糞、豬糞等為主,也可施用商品有機肥。

四、秋季施肥方法應改變

1.樹冠已形成的盛果期樹,將混合好配方肥全園撒施用圓盤耙深翻10—15釐米即可。

2.幼樹、初果期樹可在樹冠外圍開放射溝、環狀溝及條溝將混合後的肥料施入,也可結合果園擴盤深翻改土一併施入。

無論哪種方法施後,土壤墒情不足要及時澆透水,墒情好時不澆水。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