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世界各國發明的反恐技術裝備——真是讓你大開眼界

自從發生舉世震驚的“9·11事件”以來,世界各國開始高度重視各種反恐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製和發明,經過科學家們的努力,各種新發明的反恐技術和產品應運而生。


盤點世界各國發明的反恐技術裝備——真是讓你大開眼界


偵測技術裝備
反恐電子鼻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製成功了一種能夠有效探測炸彈或炸藥等危險物品的裝置—反恐電子鼻。反恐電子鼻能夠在大約20秒內,迅速確定探測範圍或者探測目標內是否藏有炸彈或炸藥。
這款產品的內部裝有一個長180微米、寬25微米的“V”字形超微硅懸臂,超微硅懸臂上鍍有一層黃金,在黃金鍍層的表面添加了一層薄薄的酸,能夠極其敏感地嗅到組成炸藥的兩種典型化學物質:太恩(PETN)和黑索今(RDX)。一旦太恩和黑索今分子與這種酸發生化學反應,就會引起超微硅懸臂的彎曲,然後根據其彎曲度,即可推算出探測目標內是否有炸藥以及有多少炸藥。據悉,這種超微硅懸臂探測塑料炸彈的靈敏度,比其他探測技術高出1000多倍。
此外,科學家還成功研製出了一種新型的手提式電子鼻,用於收集被恐怖分子殺害者的相關資料,只要用這種手提式電子鼻掃過屍體,即可根據它所聞到的氣味得知受害者的死亡時間。另外,還能利用它分析屍體下土壤的脂肪酸含量,據此推測出比使用傳統方法更為準確的死亡時間。手提式電子鼻為什麼能夠如此靈敏呢?原來,在其內部的微型電腦內貯存了大量來自警犬的氣味數據。


反恐人形機器人世界安全電子產品市場在反恐方面的研究也是熱潮湧動。韓國成功研製了一臺反恐人形機器人RohHaz。機器人身高80釐米,寬60釐米,重150千克,採用無線電遙控技術遠距離操縱。這臺機器人安裝了一套履帶式行走裝置,在機器人的兩側,分別由兩個互相獨立的三角形履帶構成行走裝置。

盤點世界各國發明的反恐技術裝備——真是讓你大開眼界


研製這臺機器人的科學家姜聖哲指出,RobHaz在平地行駛時的時速可達10千米,它的三角形履帶能夠以5千米的時速攀爬樓梯、翻越沙坑及跨越各種障礙物。此外,RohHaz裝置有遠距離圖像傳輸系統,可以隨時隨地遠距離顯示它如何排除定時炸彈、毒氣彈等各種危險物品的過程,並更好地運用無線電遙控技術對其進行操作。
進攻技術裝備
氣浪手榴彈是一種新型防暴用、非致傷性武器,它爆炸後產生的衝擊波,即氣浪,可在15~30米內發生作用,將人擊倒在地,但不會使人受傷,可用作特種部隊的防暴工具。
染料手榴彈 它的彈體內裝有特殊染料,這種染料難以清洗。彈體炸開後,染料四濺,濺到人的衣服、皮膚、頭髮上,以此作為辨認的標記。在波黑戰場上,美軍就曾使用過染料手榴彈,來對付示威群眾,以便事後能夠準確找到示威者。
強力噪聲彈:德國研製的一種強力噪聲彈,彈頭爆炸時會發出巨響,產生高分貝噪聲。這種巨響能麻痺人的聽覺,使人短暫失聰;也能麻痺人的中樞神經,使人在短時間內神志昏迷。這種強力噪聲彈可由槍支來發射。德國的特警部隊曾在一次反劫機事件中,向一架停在機場上的被劫持飛機機艙內發射了5發強力噪聲彈,使乘客和劫機犯全都暫時昏迷,繼而迅速地逮捕了劫機犯,解救了人質。


盤點世界各國發明的反恐技術裝備——真是讓你大開眼界


震撼彈:反恐作戰中人質與恐怖分子往往同處一室,因此對於殺傷性武器來說這種戰鬥並不適合。另外隨著文明的發展,對於一些犯罪嫌疑人,本著人道主義原則也儘量保全其性命,因此需要一種武器能夠有效壓制目標而又不傷害其生命。
震撼彈又名震撼彈或者眩暈彈,其目的在於在制服對方時儘可能不造成永久性的身體傷害。震爆彈爆炸時會發出劇烈的閃光和巨大的聲音,用於震懾目標,使其暫時失去反抗能力。雖然震撼彈在爆炸時只會產生巨大的響聲和強烈的閃光理論上講不會對人員造成永久性傷害,但使用不當還是會人員造成一定傷害。


催淚彈震撼彈由於其作用原理,比較適合在小空間內,對於沒有防備的人員使用。較大空間或者有準備的人員則效果不佳。這個時候就需要另一種裝備-催淚彈了。
催淚彈又名催淚瓦斯,是一種令人刺激流淚失去行動能力的武器。這種武器不單能夠時目標失能還能釋放大量煙霧,保護反恐部隊進攻。
辣氣染料手電筒:英國一家保安器材公司為特警隊研製了一款辣氣染料手電筒,它的外形像一支手電筒,可實際上是一支噴射器,筒內裝有含染料的辣氣。遇到暴徒時,只要一按按鈕,含有染料的辣氣就會噴湧而出。辣氣能刺激人的眼、鼻、喉等器官,使歹徒暫時失明、呼吸不暢、行動遲緩,從而失去行動能力。而染料射到人的皮膚、衣服上,會長時間保留,便於事後辨認。

盤點世界各國發明的反恐技術裝備——真是讓你大開眼界


催淚噴射筆:美國一家公司研製了一種個人防衛武器—催淚噴射筆,精緻小巧,質量只有12克。它有一個圓柱形鐵管,內儲強力催淚劑。催淚劑可以從“筆尖”處噴射而出,射程為3.7米。一支噴射筆可以反覆噴射50次。催淚劑噴到歹徒臉上時,能使歹徒的眼、鼻、喉腫脹,造成歹徒呼吸困難、流淚、咳嗽、視力模糊,從而迫使歹徒停止犯罪活動。
電擊手套:美國警察部隊裝備了一種可以代替警棍的電擊手套。這種手套用橡膠製成,手套的腕部有一個小袋,小袋內藏有電池和開關,手套的掌心部有3個拱形電極,從電極傳出電流的電壓值可高達1500伏特。警察戴上電擊手套,抓住或觸及歹徒身體時,便會由手套的掌心傳出電流,電流使得歹徒肌肉抽搐、神志不清、身體癱軟,最後只得束手就擒。
防禦技術裝備
不可逾越的“銅牆鐵壁”英國工程師馬克·鮑特發明了一種能夠有效應對恐怖分子實施爆炸的隔離裝置—反恐水牆。反恐水牆是由一行行排列得很整齊的高強度塑料水管拼接而成的,平時該水牆可以捲起來放置,而到了非常時期,則可以迅速地鋪開來成為板塊結構,酷似一道堅固的牆。這些塑料水管鋪開來之後,會從水管下部的進口處注入水,直至全部水管都注滿水為止。


盤點世界各國發明的反恐技術裝備——真是讓你大開眼界


如果遇到恐怖分子實施爆炸襲擊,塑料水管被炸裂,高壓水頃刻間噴湧而出,能夠嚴密封鎖炸彈爆炸時飛出的炸彈碎片,消除炸彈爆炸時產生的強大氣浪。此外,它還能夠撲滅因爆炸而引發的火災。馬克曾做過一個試驗,在距離反恐水牆5米處引爆了一輛裝載著20千克炸藥的舊汽車,結果沒有任何一塊爆炸碎片能夠穿透反恐水牆。
防彈衣/頭盔:目前反恐作戰日益嚴峻,恐怖分子手中武器不斷更新,威力與日俱增,反恐作戰人員生命安全遭到嚴重威脅。為了保護自身安全,反恐部隊開始裝備防彈衣與頭盔。


盤點世界各國發明的反恐技術裝備——真是讓你大開眼界


防彈衣是反恐作戰中常用的裝備,從防彈衣的材質上看主要有3種:軟體、硬體和軟硬複合體。軟體防彈衣的材料主要以高性能紡織纖維的複合材料無緯布為主,硬體防彈衣則是以特種鋼板、超強鋁合金等金屬材料或者氧化鋁、碳化硅等硬質非金屬材料為主體防彈材料軟硬複合式防彈衣的柔軟性介於上述兩種類型之間,它以軟質材料為內襯,以硬質材料作為面板和增強材料,是一種複合型防彈衣。


早期防彈衣主要防禦9mm等手槍以及衝鋒槍子彈,不過隨著恐怖分子開始使用軍用武器,反恐部隊的也開始陸續身著帶有陶瓷或者鋼板插件的重型防彈衣。
相對於防彈衣,防彈頭盔的設計更加困難,因為人體脖頸無法支撐過大重量,防彈頭盔的重量都不會太大。目前的頭盔基本上都以高分子聚合材料製作,重量不得高於1.5千克。這種頭盔對於防彈效果來說僅被要求能夠防手槍子彈即可。
戰術背心:反恐部隊在作戰的時候,會攜帶很多裝備,這就需要特殊的攜帶方式。特警用戰術背心就是為此而設計,這種戰術背心採用模塊化結構,能結合現有武器、彈藥及通訊等裝備,並能簡單自由更換模塊;穿戴背心不影響頭盔、防彈背心、個人武器使用且包含雙手和其他標準個別動作、射擊等;能與現有周圍服裝搭配穿著而需加大尺寸,包括手套;穿戴所有類型的軍用手套時能穿脫此背心;戰術背心需在無他人的協助之下,穿者能在30秒內輕易地組合、穿著,並調整到合身狀態;已組合的背心在重複穿著時,只需最少的重新對齊及調整;水中脫離時間不超過15秒。
防毒面具:警用防毒面具是反恐部隊的標準裝備,主要配合催淚煙霧彈使用。特別是針對大規模恐怖襲擊事件或者特殊戰術時。例如2002年的莫斯科文化宮大樓事件就需要動用防毒面具才行。

盤點世界各國發明的反恐技術裝備——真是讓你大開眼界


手持式防彈盾牌:手持式防彈盾牌一種用於部隊強攻的裝備,在使用的時候第一個隊員一手持盾一手使用手槍。後面的隊員手持其他武器躲在後面,一隊人以“地獄火”攻擊隊形前進。後來鑑於手持式盾牌對軍用突擊步槍防禦力不足,有開發除了輪式防彈盾牌加重加厚版。手持式防彈盾牌主要材料為超強聚乙烯材料,而輪式防彈盾牌主要材料使用超強聚乙烯材料加鋼板。


盤點世界各國發明的反恐技術裝備——真是讓你大開眼界


​國內外近年來的反恐裝備各式各樣為了應對突發性事件,殺傷性武器、非致命性武器、通信裝備、偵察觀測器材、防護裝備、防爆器材、輸送裝備、反恐機器人、工程保障(輔助)裝備等反恐裝備的特點、用途、戰術技術性能及研發技術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