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實”之地萍鄉的山水食美

一提到江西,你會想到哪個城市,繁華的省會城市南昌;遼闊的歷史名城贛州;瓷都美名滿天下的景德鎮;有廬山雲霧美景的九江,可是今天的主角兒,不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而是湘贛通衢,吳楚咽喉——萍鄉。

萍鄉地區歷史悠久,遠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三苗族在這裡生產勞動和繁衍生息。萍鄉地處江西省西部,東與本省宜春市、西與湖南省株洲市接壤,交通發達,是贛湘交通中心。

“萍實”之地萍鄉的山水食美

萍鄉地區風景優美,著名的風景區武功山更是集雄、奇、峻、秀自然風光於一身,是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其主峰白鶴峰海拔1918.24米(江西最高峰為閔贛交界處的黃崗山2160米),還有南方罕見的高山草甸、眾多的瀑布群,以及大量原始次森林。

江西美食眾多,,而對於萍鄉美食而言,也同樣有一批擁躉者。萍江嗜辣重鹹味,無辣不歡,據說是我國十大最能吃辣的城市之一,在別的地方,辣椒頂多是調味品,而在萍鄉,辣椒就能算是一道菜了,鐵打的辣椒,流水的菜。

“萍實”之地萍鄉的山水食美

武功山石斑魚

武功山石斑魚特點是鮮甜香辣味。原料是武功山石斑魚、蔥、姜、蒜、蒸魚油等。烹飪方法:將羊肉用小火慢燉,留湯;將石斑魚用平底鍋香煎;羊肉打底;放粉絲,放蔥、姜、蒜、辣椒、羊肉湯水煮熟,酒精爐上菜。

辣子炒薰肉

萍鄉,也許因為是毗鄰湖南的關係,在吃辣上煞是生猛, 據說連水蒸蛋都要放辣椒末。辣子炒薰肉則是典型的辣菜,但辣味補給到了薰肉身上,使薰肉香的抒發更加酣暢濃烈。

“萍實”之地萍鄉的山水食美

楊鬍子米麵

米麵是萍鄉人早餐的喜愛之食而其中尤以楊鬍子米麵最為出名, 一碗楊鬍子米麵,是很多萍鄉人忘不掉的記憶,走過南,闖過北,還是這碗米麵最對味。楊鬍子米麵跟其他家不一樣的就是白嫩,爽滑韌勁,湯頭好,下料足,臊子鮮。

米麵是由米漿製成,燙成片切絲後入水煮熟,跟我們常見的河粉很像,但是米麵更薄,而且因為河粉是蒸熟的原因,米麵韌勁更足,口感更佳,再淋上高湯,加上香菇、肉絲、精鹽……別看說的簡單,嚐起來好滋味都在面裡,雞蛋肉絲是經典,梅菜米麵滋味也不錯,雖然說萍鄉米麵,默認就是湯麵,但是炒米麵、拌米麵也同樣不差。

“萍實”之地萍鄉的山水食美

蓮花血鴨

“蓮花血鴨”是贛湘邊界小縣蓮花的著名“土菜”,它選用當地土生土長的鴨子,加上當地的上等茶油、米酒、紅辣椒,經過本地廚師精心烹調,色美味香,鮮嫩可口。現已成為該縣的一種飲食文化,不管城鎮還是鄉村,人們時不時殺只鴨打牙祭。城鄉所有的餐館,主打菜必定是“蓮花血鴨”。外地客人來蓮花,首選的也是這道特色菜。另外,“蓮花血鴨”誕生還與一個美麗的傳說有關。

相傳,公元1276年,元攻佔南宋都城臨安,文天祥集師勤王。這天,他來到蓮花,準備和當地義士一起喝“雞血酒”,歃血為盟。當時找不到雞,而蓮花又盛產鴨子,便以鴨血衝酒。大師傅劉德林在炒鴨子時,把沒喝完的鴨血酒錯當成辣醬倒入了鍋中。不想不久,一股香辣味四起,只見菜呈糊狀、色呈紫紅。鴨子端上桌,文天祥一嘗,讚不絕口,問道:“此為何菜?”劉德林將錯就錯答道:是本地的特色菜,叫“蓮花血鴨”。這道菜因此得名,且世代流傳。

“萍實”之地萍鄉的山水食美

萍鄉炒粉

炒粉是萍鄉當地的特色美食,無論走到哪都可以看見炒粉的身影。炒粉,香味濃郁,食之易飽,是上慄人的最愛。今天就講講這上慄舌尖上的美食“炒粉”製作方法:

1. 把粉絲先泡好,然後把鍋燒熱,放油,再把肉放進去炸至金黃色(注:肉,選五花肉最好,因為炸出的豬油炒炒粉更香)。

2. 待肉炸好,就開始煎雞蛋。

3. 雞蛋煎好後,放入豆芽翻炒。豆芽炒至三分熟即可。

4. 再加入粉絲和調料繼續翻炒。

5. 待炒的差不多了,就放入蔥花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

“萍實”之地萍鄉的山水食美

以上說了這麼多好吃的,也只是萍鄉美食中很小的一部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到當地親身體驗一下,必定會大飽口福。

最後,再來說說萍鄉的由來,據說其名與“萍實”有關:楚昭王渡江得一物,又紅又圓,大小如鬥,後孔子言明,此乃萍實,是大吉之物,後將得“萍實”之地命名為萍鄉,延續至今,萍實小學、萍實廣場、萍實大道……萍鄉很多地方都以“萍實”命名。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