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是怎樣的一個民族?它與唐朝的關係怎樣?

張芳永


突厥是繼匈奴,鮮卑,柔然之後出現在蒙古高原的遊牧集團。突厥人原來是柔然人的鍛奴,公元552年,阿史那土門可汗反擊故主柔然,建立一個疆域廣大的國家,有自已的文字,以狼為圖騰。公元583年,在隋朝分化瓦解下分裂為東西兩個汗國。東實厥汗國可汗是原突厥汗國王室的嫡糸,一般稱突厥汗國。唐高祖李淵起兵時,同突厥人合作結盟。李世民時代以後滅東西實厥,公元745年(唐天寶年間)滅後突厥,突厥人併入回鵑和唐朝,突厥一辭從中國史書中消失。


實厥人原先是一個弱小民族,王族阿史那氏,有自已的文字,狼圖騰。突厥人吞併鐵勒五萬戶之後才開始強大起來。公元552年,阿史那土門可汗向柔然可汗求親遭拒,一怒之下滅了故主柔然。突厥汗國最強盛時東到遼海(遼河),西達裡海,北頻北海(貝加爾湖),有臨阿姆河,控弦之士達百萬。

突厥人是一個貪得無厭的虎狼之族,一成立就對中原王朝構成嚴重危脅。隋朝時搞分化政策,突厥汗國分裂成為東西兩個汗國。唐高祖李淵太原起兵時,避免腹背受敵,派大臣劉文靜出使東突厥。突厥人是一個喂不飽的草原狼,得到實惠後仍到唐境搶劫,支持梁師都和劉武周等反唐勢力。

東突厥頡利可汗曾率十萬騎兵進入幷州搶劫人口和財物,兵鋒直指渭水河岸,距長安城四十里,京師震動。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巧設疑兵計,單槍匹馬同頡利可汗相見,許以金銀珠寶,突厥人退兵,史你渭水之盟。然而三年之後,李世民派李靖,李勣等名將率十萬唐軍反擊,在陰山一帶大敗東突厥汗國,生擒頡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被稱為天可汗。

唐高宗李治時,派程知節和蘇定芳大破西突厥,在西故地設都督州府,西突厥貴族全部成為大唐臣子。東突厥滅亡五十多年後,後突厥復國,直到天寶年間,公元745年,在回鶻和唐夾擊下後突厥滅亡。突厥人一部融入回鵑,一部融入大唐。



關東俠客


突厥是生活在東亞漠北草原上的一個古代民族。從廣義來講,它包括突厥、鐵勒、薛延陀等部落;狹義上專指突厥汗國。

公元6世紀,突厥部落遊牧於金山(今新疆阿爾泰山)以南地區。首領姓阿史那。因為金山的輪廓很像戰士的頭盔,當地人把頭盔稱為“突厥”,所以部落的名字就由此而來。

突厥起初臣服於另一支叫“柔然”的遊牧部落。公元5世紀末,鮮卑族的北魏政權將柔然部落趕出了漠北草原。突厥趁機崛起,侵佔了原先柔然部落放牧的草場,勢力漸漸強大起來。

西魏大統十二年(546年),突厥首領土門擊敗鐵勒部落,收降其部眾五萬餘落。廢帝元年(552年)又攻破柔然餘部,並在今天的鄂爾渾河流域建立了政權,土門號稱可汗。突厥疆域最廣的時候,東至遼海,西達裡海,南到阿姆河以南,北過貝加爾湖。突厥在發展的過程中,創制了自己的文字、官制、刑律和稅法。中國北朝的統治者與突厥通婚聯姻,人民相互貿易往來,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突厥沙缽略可汗率領十餘萬兵馬從河西走廊兩路入寇,大肆搶掠隴西六郡的人口牲畜。隋文帝命令衛王楊爽為行軍元帥,領兵分八道出擊。隋軍在白道大破突厥,沙缽略倉皇逃竄。突厥受此重擊,又遭遇瘟疫,部眾死傷無數,半數部落向西遷徙,於是分裂為西突厥和東突厥。

分裂出來的東突厥境內戰亂,不相統一,幾個可汗互爭雄長,於是被西突厥壓迫。東突厥不得已,只好向隋朝結好求婚、稱臣納貢,並將可汗牙帳遷到漠南。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頡利可汗帶兵侵擾唐朝,被唐朝俘獲,東突厥就此滅亡。其後,東突厥殘部在首領骨咄祿的統領下,再次復興,幾十年都和唐朝互市通商。直到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才因為國內動亂被回紇所滅。

分裂出來西突厥佔據了現今新疆和中亞諸國的大部分地區,處於中西交通要道上,對唐朝和印度、東羅馬、波斯等國的經濟文化交流起到了溝通作用。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西突厥侵擾大唐,被唐朝所滅,在其故地設置州府。新疆及中亞地區正式歸入唐朝版圖。








棒槌襖襖


突厥是匈奴族的別支,屬於遊牧民族,最早居住在新疆阿爾泰山南部一帶,是我國古代北方各族中,第一個創造了自己的文字的民族。

5世紀初,被柔然所征服,那時它還很落後, 6世紀初,突厥出了個能幹的首領叫土門,他開始和西魏交往,與中原漢民族建立了比較密切的聯繫,並逐漸強盛起來。後來,土門打敗了奴役他們的柔然,建立了奴隸制的突厥汗國。

從這以後,突厥便東突西破,竟發展成一千南自大漠,北至今貝加爾湖,東自今遼河上游,西至今裡海的龐大汗國。突厥汗國還建立了官制、刑法、稅法等先進的管理方法。後來,突厥因內部矛盾,在隋朝時,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東突厥東起興安嶺,西到阿爾泰山的廣大地區,西突厥在阿爾泰山以西。

隋末唐初,經常騷擾內地的是強盛一時的東突厥,內地許多勢力都對突厥懼怕三分,紛紛依附它,對它稱臣。建立唐朝的李淵,起兵反隋時也曾向東突厥獻上大批絹帛,稱臣求援。唐朝初建時,國力還不強大,突厥的頻繁侵擾掠奪對唐王室是一大威脅。唐高祖李淵聽信了一些人的話:甚至想燒掉長安城,遷都內地,以為這樣突厥就不會再來了。幸虧李世民竭力勸阻,才取消了這種打算。

李世民做皇帝后,利用突厥內部矛盾重重,實力削弱的大好時機,任用著名將領李靖統帥軍隊,連續大敗突厥,終於使東突厥降服於唐朝。李世民沒有殺一個俘虜,還封突厥貴族一百多人做了唐朝的將官,在長安城居住的突厥人將近一萬戶,加強了同漢族的聯繫。

西突厥,在唐朝初年控制了西域廣大地區,西域各國都要向它稱臣納貢。突厥貴族聚了無數財寶,生活十分奢侈。唐高宗時,與突厥打了六年多的仗,最後派大將蘇定方等人,對突厥發動大規模進攻,終於消滅了西突厥。

在突厥與唐朝之間發生過多次統治者之間的戰爭,但在這個過程中,漢族和突厥族的人民卻友好相處,彼此進行經濟文化的交流。

早在唐朝初年,雙方就有貿易往來。突厥用馬,羊等畜牧業產品,和漢人交換綿絹等絲織品,這正好解決了唐初因戰亂而缺少耕畜的困難,對唐初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了很有利的幫助,而且突厥的優良馬種,使唐朝軍馬更加強壯。突厥雖然強大無比,但它的文化、科學都十分落後,它和內地加強了交往後,漢人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便大量傳.入突厥。如武則天時,一次就送給突厥谷種4萬斛(1斛等於5鬥)、農器3000件、鐵4萬斤,這種交易對雙方都有好處,而且增進了突厥與唐朝的聯繫,推動了突厥的社會發展進程.

總結:唐朝與突厥的關係是有戰有和,和主要表現在雙方經濟文化的交流,是長期的;戰則主要表現在唐太宗、武則天、唐高宗時期對突厥的反擊,最終解除了突厥對唐朝的威脅。


劉某解密未知


突厥是歷史上活躍於中亞細亞地區的部族集團統稱,也是中國西北與北方草原地區繼匈奴、鮮卑、柔然以來又一個重要的遊牧部落民族。突厥源流說法諸多,莫能統一(百度百科)

至於突厥和唐朝的關係,在我看來,根本上還是敵對關係。即使在歷史上,他們曾經友好過,聯姻過,但是依然改變不了他們是敵對的關係,唐朝一直把突厥看作是邊境的隱患,而突也一直想戰勝唐朝,奪取中原。

當然,他們在表面上的關係是納貢與和親的變化過程。唐朝初期,唐高祖李淵曾經,向突厥稱臣朝貢,獲取了突厥的支持,對於建立唐朝做出了莫大的貢獻,但是這個恥辱在唐朝開始興盛之後,一直想要洗刷。當時突厥已成為唐朝的心腹之患。唐朝發動戰爭重創了突厥。又派遣,公主和親,才維持了表面的和平關係。

但我認為這一切都是表面的,真正的原因還是唐朝的實力增強,突厥不敢侵犯,所以我認為他們是敵對的關係,而並不是友好的鄰居


立殘陽


匈奴之後相當長時間的草原霸主。

原為匈奴附庸,擅長製造兵器,打鐵的。

藉著匈奴被打跑,中原內亂逐漸做大。初唐牛逼一陣,被李靖打擊之後逐漸走向衰落。唐對西北採取的多為分化瓦解政策。突厥時叛時降。大量內附,最終被各方分解同化了。


挑戰一切613


重申一下,當時還沒有民族概念,只有族群的稱謂,也就是“人”或者部落名稱,比如“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