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羊奶粉業務放緩 澳優拿什麼書寫高增長神話?

澳優(01717)近日公佈最新業績,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收入46.88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23.9%;毛利24.39億元,同比增長36%;毛利率52%,同比上升2.25個百分點;歸母淨利潤6.25億元,同比增長37.1%,若撇除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虧損,經調整淨利潤為6.63億元,同比增長67.6%。

Q3羊奶粉業務放緩 澳優拿什麼書寫高增長神話?

第三季度單季,澳優實現營收15.40億元,同比增長28.3%;歸母淨利潤3.64億元,同比增長184.0%;調整後淨利潤2.28億元,同比增長75.4%。

單從財務數據看,澳優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毛利、淨利潤雖然仍維持兩位數增長,但與去年同期及去年全年相比,增速出現放緩。

業績增速放緩疊加市場行情低迷,澳優(01717)股價連日下跌,近兩週已跌去18.2%。要知道,澳優8月中旬被殺人鯨資本做空那周才跌約9%,而且不過五天時間股價便收復失地。

Q3羊奶粉業務放緩 澳優拿什麼書寫高增長神話?

澳優增長只是暫時放緩,還是趨勢性的回落?經過這波調整後,澳優的股價是否具有足夠吸引力?

核心羊奶粉業務增速出現放緩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今年前九個月,公司的核心業務分部,自家品牌配方牛奶粉及羊奶粉業務表現繼續向好,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0.6%、40.3%至21.15億元、19.96億元。自家品牌配方奶粉業務佔總收入比重明顯上升,從去年同期的80.4%上升至87.7%。

Q3羊奶粉業務放緩 澳優拿什麼書寫高增長神話?

自家品牌業務增長較快背後,反映的是公司戰略調整,資源優先投向自家品牌配方奶粉業務,另一方面,私人品牌及乳品配料銷售業務收入有所減少。

在自家品牌中,羊奶粉業務是增長最快的一塊,過去三年收入複合增長率為56%,遠高於公司整體收入複合增長率36%,且在總收入中佔比越來越高,今年上半年佔比達到42.57%。

不過單看今年第三季度,羊奶粉同比和環比皆出現增長放緩。國金證券認為,羊奶粉收入增速放緩預計主要受門店“斬尾行動”影響,可能更多反映的是單店增長。牛奶粉收入則受新產品增量帶動,同比增速在加快。

Q3羊奶粉業務放緩 澳優拿什麼書寫高增長神話?

澳優目前雖然仍以自家配方牛奶粉收入佔比最高,但未來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於羊奶粉。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澳優從2011年收購荷蘭乳企海普諾凱後開始開展羊奶業務,經過多年的品牌積累,澳優以“佳貝艾特”品牌引領中國羊奶粉市場,從2014年起一直在中國名列進口嬰幼兒配方羊奶粉榜首。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澳優羊奶粉銷售量佔全國進口羊奶粉銷售總量的61.7%。

羊奶粉市場近幾年才逐漸被國內消費者認可,在消費升級和高端化的背景下,增速領先整體市場,有做大成為細分品類的潛質。市場普遍預計,2020年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億元。除了澳優之外,雅士利、飛鶴、聖元等乳企均紛紛佈局羊奶粉業務。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已經通過嬰幼兒配方奶粉註冊的羊奶粉89款,其中澳優旗下的佳貝艾特由於起步早,且旗下的海普諾凱正是歐洲最大的羊奶粉供應商,品牌知名度更深入人心,所以看到最近幾年其羊奶粉業務快速增長。

由於佳貝艾特定位進口純羊奶粉,真正的同類競品少,加上在奶源佈局上有先發優勢,預計澳優的羊奶粉業務會繼續領先於同行。

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遇瓶頸

不過羊奶粉畢竟還是小眾市場,暫且不說與牛奶粉平分秋色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高增速能否維持也是一個問題。智通財經APP認為,澳優Q3羊奶粉業務放緩或許並不僅僅是國金證券所說的“斬尾行動”這麼簡單,隨著出生率下降,及鼓勵母乳餵養的政策出臺,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面臨增長放緩是不容忽視的事實。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新生嬰兒1758萬人,比2016年減少了63萬;2018年新生兒1523萬人,比上年減少200萬,出生率創歷史最低。

這從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龍頭飛鶴身上可以窺探一二。飛鶴定位於高端,按2018年零售銷售價值計,是國內最大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集團,市場份額為15.6%,過去幾年受益於高端化趨勢、渠道快速擴張、行業集中提升、政策對國產品牌的扶持等,飛鶴業績迅猛增長,但今年上半年不論收入還是淨利潤,都呈現出放緩的跡象,上半年收入增速不及去年全年的一半。

從招股書也可以看出,未來飛鶴業務擴展的重點並不在國內,上市籌集的資金除了用於償還離岸債務外,大部分用於金斯頓廠房建設、海外嬰幼兒配方奶粉研發、海外營銷、零售保健業務擴張等。或許,飛鶴早已對國內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做好準備。

澳優收入大部分來自國內,自家品牌羊奶粉國內銷售佔比超過91%,牛奶粉目前只在國內銷售。渠道方面,澳優與飛鶴採取的分銷方式不同,澳優從2011年開始實行“雙軌制”,自己通過全國17家商貿公司承擔營銷推廣工作,經銷商僅負責物流配送。而飛鶴的分銷主要依賴經銷商和零售商網絡,在全國擁有1228家分銷商,與668家零售商和10.9萬個零售點合作。從國內渠道覆蓋面看,飛鶴明顯強於澳優。

將發力海外市場和成人羊奶粉

實際上,澳優也在逐步發力海外市場。據瞭解,過去多年,澳優受限於產能,一直維持優先滿足中國自家品牌板塊的戰略。隨著澳優海倫芬工廠投入運作(2018年二季度投產),公司未來數年將加強在中國以外推廣佳貝艾特及私人品牌業務。按照其全球營銷計劃,澳優擬在墨西哥、印度、泰國及美國推出佳貝艾特,同時繼續在現有市場,特別是中東、俄羅斯、獨立國家聯合體及巴西擴充版圖。

面對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可能放緩的趨勢,澳優將目光轉向成人奶粉,推出成人配方羊奶粉。據智通財經APP瞭解,近日,佳貝艾特“營嘉”成人羊奶粉系列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亮相,“營嘉”成人羊奶粉的推出主要為了填補成人奶粉市場的剛需空白。

海外市場的拓展和成人奶粉的試水能否幫助澳優維持高增長?短時間內,恐怕不容易。今年三季度,澳優中國市場之外的羊奶粉收入僅1.69億元,同比下降1.1%,營養品和私人品牌業務繼續呈下跌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