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區:以“兩個創建”為抓手 突顯食安監管新亮點

中國食品報網四川訊(張倩 何仕宏)成都市雙流區2015年被列為成都市創建全國第二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重要區縣,2017年被列為四川省第二批食品安全示範區創建工作單位。近日,雙流區食安辦副主任、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歐強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雙流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兩個創建“為總抓手,大力推動食品安全工作,在守好底線的基礎上突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點和創新領域,推動全區食品安全整體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發展,有效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雙流區:以“兩個創建”為抓手 突顯食安監管新亮點

上下一心 共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區

以“兩個創建”為契機,雙流區市場監管局壓緊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監管責任和監督責任,確保食品安全工作穩步推進。

強化組織領導,深入推進創建工作。作為承擔雙流區食安辦職責的部門,雙流區市場監管局深刻理解“四個最嚴”要求、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食品安全風險管理能力、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加強組織領導等政策舉措和改革要求。抓好目標工作,強化過程考核,雙流區食安辦每月對各鎮街、區食安委成員單位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進行通報;明確目標任務,排查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隱患。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共治氛圍。為提升群眾對食品安全“兩個創建”工作的支持率、知曉度和滿意度,雙流區食安辦以“兩個創建”工作為統攬,立足服務監管需要和著眼工作實際,深入推進食品安全宣傳“十進”活動,堅持“一月一主題、一鎮一特色、一月一鎮街”,通過文藝匯演、科普講座、有獎競答等形式將食品安全科普知識送到群眾身邊。

強化監督檢查,緊抓食品安全整治。上半年,雙流區市場監管局完成食品全抽檢任務2757批次,其中食品生產環節抽檢529批次,食品流通環節211批次,餐飲環節2017批次;以專項整治和突擊檢查為抓手,嚴格落實各級各類抽檢不合格後處理工作,強化投訴舉報、抽檢案件線索梳理,堅決查處各類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

雙流區:以“兩個創建”為抓手 突顯食安監管新亮點

探索創新 共創健康美味雙流

“強服務、守底線、出亮點”,雙流區市場監管局重點對農村群宴、食品“三小”、校園食品安全、農業投入品、網絡食品等問題,創新監管思路,探索監管亮點工作,築牢市場監管領域安全防線。

創新農村群宴管理模式。圍繞“互聯網+食品安全”工作理念,打造“鄉廚協會+中央廚房+群宴廚師”全鏈條式結構,形成一套以“互聯網+食品安全”為主體的“網上訂宴、網上申報、網上備案、網上申批、網絡配送、網上結算”等農村群宴管理新模式。為進一步強化農村群宴食品安全,雙流區食安辦於5月底對全區296名流動廚師進行集中培訓。雙流區食安辦副主任、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歐強表示,新模式保障了環境、能源、操作的安全性,大大提升了農村群宴食品安全等級,更加便民利民。

雙流區:以“兩個創建”為抓手 突顯食安監管新亮點

首創探索建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小經營店、食品攤販(簡稱“三小”)問題一直都比較突出,而對於在全成都市擁有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雙流區來說尤為棘手。據歐強介紹,批發市場裡,黃喉、毛肚等水發食品供應量大,而豬牛羊屠宰後的加工處理基本上由小作坊在做,會存在非法添加等較多危害食品安全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加大力度對無證黑作坊進行查處打擊,另一方面在批發市場周邊,通過政企合作建立小作坊集中加工區,進行集中引導和監管,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和杜絕環保汙染問題。作為全省6個食品小作坊治理提升工作試點單位之一,雙流區積極探索典型辦法,力爭實現“示範引領”“規範經營”“環保加工”“增稅增量”“創建升級”五大成效。

保障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雙流區重點把好食品採購關、食品加工關、食品存儲關,關注食堂工作人員健康問題,落實“行業主管+業務監管”模式,強化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據歐強介紹,雙流區利用“互聯網+”積極推進校園“明廚亮灶”工作,依託四川大學科研院,研發能夠24小時查看學校食堂食品加工過程的APP,打破時空限制,近期將會選擇8所學校進行試點。此外,加強日常監管,特別是在春秋開學季,同時加大校園食堂工作人員培訓力度。

上半年,雙流區市場監管局牽頭開展食品安全平安社區百日攻堅行動,聯合各鎮(街道)共檢查學校食堂478家次,兒童託管機構食堂31家次,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店919家次,養老機構食堂150家次,私房菜219家次,農村群宴593場,“三小”5807家次,發現問題499個,已解決465個。

下一步,雙流區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推進市場主體培育工作,助推營商環境建設;建立健全執法聯動機制,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強化安全領域監管,持續推進政府—輿論—群眾動態互補、同頻共振的食品藥品監管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