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辦,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獲獎

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辦,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獲獎

【獵雲網北京】11月17日報道

11月17日下午,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中國大飯店成功舉行。現場,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4位科學家獲頒2019未來科學大獎。

中國“諾獎”,讓中國科學站在世界舞臺中央

未來論壇理事會輪值主席張磊在開場致辭中提到,科學發展帶來的知識和信息密度,決定了人類文明的程度。他把科學比喻為最好的課外班,而科學所代表的理性、好奇、求真精神,則是需要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去研習的必修課。未來論壇創立的初衷,就是希望撒下異想天開的種子,讓大家更好地享受科學的樂趣。

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代表楊培東在致辭中表示:未來科學大獎已歷四屆,距離百年科學獎項的“小目標”還有96年。而即便是在這短暫的四年中,我們仍可看見,一些獲獎成果在全世界範圍內所激發出的更多的相關研究活動,以及所展現出的實用價值。立足現在,面向未來,科研工作的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受住時間考驗,正是未來科學大獎的題中應有之義。百年的小目標,實則蘊涵著我們的大願景。

璀璨星光,獲獎者點燃未來科學希望

邵峰因其發現人體細胞內對病原菌內毒素LPS炎症反應的受體和執行蛋白的貢獻摘得“生命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駱利群宣讀“生命科學獎”的頒獎理由,並與其他科學委員會委員何川、劉勇軍、駱利群、饒毅、王曉東,以及“生命科學獎”捐贈人丁健、沈南鵬和張磊一起為邵峰頒發獲獎證書及獎盃。

王貽芳、陸錦標因其在實驗發現第三種中微子振盪模式, 為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研究, 特別是解釋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性提供了可能的貢獻獲得“物質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鮑哲南宣讀頒獎理由,並與其他科學委員會委員毛淑德、薛其坤先生、楊培東,以及“物質科學獎”捐贈人鄧鋒、吳亞軍、吳鷹和徐小平共同為三位科學家頒發獲獎證書和獎盃。

王小云因其在密碼學中的開創性貢獻,她的創新性密碼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廣泛使用的密碼哈希函數的弱點,促成了新一代密碼哈希函數標準取得的成就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張懋中宣讀頒獎理由,並與其他科學委員會委員勵建書、張壽武,以及“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捐贈人王強為王小云頒發獲獎證書和獎盃。

2019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获奖

從左到右依次為: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

未來科學大獎寄託著科學的理想和希望,每一位科學人、每一位獲得科學大獎的科學家,都在用榮譽訴說同一個信念,推進科學精神。四年前未來科學大獎成立之時,12位捐贈人承諾為這個大獎提供10年的捐贈。但10年以後這個大獎會如何,這個大獎是否會一直延續下去,它是否會像諾貝爾獎一樣成為一個百年大獎,這些可能也是大家關心的話題。

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大會輪值主席沈南鵬代表捐贈人向大會做出了更大的承諾,那就是將未來科學大獎永久化。他說:“作為優秀的企業家與投資人,我們不僅要有遠見,同時更要有責任去貢獻,不論是在資金上還是在資源上,都要去弘揚科學精神,去推動科學前沿的發展。我們12位捐贈人,承諾在延續原有的年度捐贈外,發起成立總額為一億美元的永久捐贈基金,目前我們已得到相當份額的承諾款。這些新的承諾不只是影響今天,更影響未來百年!”

楊振寧先生作為四年前共同啟動未來科學大獎的參與者,也在現場分享了他的觀點。未來論壇的發起人兼秘書長武紅在閉幕致辭中表示,我知道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我們會繼續努力讓科學的火種一直傳承下去。

作為民間科學獎項,未來科學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獎勵在大中華區取得傑出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獎項以定向邀約方式提名,並由優秀科學家組成科學家委員會專業評審,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則,保持評獎的獨立性。

目前,未來科學大獎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作為當今大中華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獎項,我們希望藉助未來科學大獎頒獎盛典禮讚科學家,慶祝並分享科學成就,以科學精神影響中國、影響世界、影響下一代。

正如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在視頻裡講到的,這個獎項應該像血脈一樣傳下去,這個獎項的背後是一種科學精神的啟蒙、一種傳承和一種強化。這個科學獎不只是今天頒獎典禮高光的一剎那,要影響的是一個時代甚至是若干個時代。

附:

2019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

“生命科學獎”獲獎者

邵峰,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學術副所長、資深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

“物質科學獎”獲獎者

王貽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得者

陸錦標,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2019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得者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得者

王小云,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楊振寧講座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獎獲得者

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

“生命科學獎”獲獎者 盧煜明

“物質科學獎”獲獎者 薛其坤

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

“生命科學獎”獲獎者 施一公

“物質科學獎”獲獎者 潘建偉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得者 許晨陽

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

“生命科學獎”獲獎者 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

“物質科學獎”獲獎者 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得者 林本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