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名字取“安寧晉福”之意

河北省,簡稱“冀”,與河南省相對應,河北省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河北地處中原地區,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下轄11個地級市。其中,就寧晉縣來說,人口超70萬,隸屬於邢臺市。唐朝之前,該地區名為廮陶縣,天寶元年(742年),因“廮陶”諧音“應逃”不吉利,以“安寧晉福”之意更名為寧晉縣。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名字取“安寧晉福”之意

首先,寧晉縣隸屬於河北省邢臺市。在地理位置上,寧晉縣位於河北省中南部,邢臺市東北部,東與新河縣、衡水市冀州區、石家莊市辛集市交界,西與柏鄉縣相連,南與隆堯縣、鉅鹿縣接壤,北與石家莊市趙縣、晉州市毗鄰。寧晉縣的縣域介於東經114°46′—115°15′,北緯37°24′—37°48′之間,東西最大距離43.4公里,南北最大距離44.5公里,區域達面積1107平方公里。就寧晉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晉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魏趙韓三家分晉,今河北省寧晉縣一帶成為趙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邢臺市寧晉縣一帶屬鉅鹿郡。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名字取“安寧晉福”之意

西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設立楊氏縣(治所楊氏城邑位於今城關)、廮陶縣(治所位於楊氏城南14.5公里處),均屬鉅鹿郡。東漢,復將楊氏縣、廮陶縣歸屬冀州鉅鹿郡,郡治由鉅鹿(今平鄉縣)遷至廮陶。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寧晉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在三國時期,該地區分屬楊氏縣、廮陶縣。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廢楊氏縣,併入廮陶縣,屬冀州鉅鹿國。北魏時期,廮陶縣屬北鉅鹿郡,郡治廮陶縣(今寧晉南),屬殷州。北齊時期,廢廮陶縣,併入廮遙縣,屬趙郡。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名字取“安寧晉福”之意

隋開皇六年(586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廮遙縣更名為廮陶縣,屬趙州趙郡。公元596年,設立欒州,廮陶縣屬欒州。大業二年(606年),廢欒州,併入趙州,廮陶縣復屬趙州。大業三年(607年),趙州改為趙郡,廮陶縣屬趙郡。唐武德元年(618年),趙郡改為趙州,廮陶縣屬之。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因“廮陶”諧音“應逃”不吉利,以“安寧晉福”之意更名為寧晉縣,隸屬趙郡(趙州)未變。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趙州屬河北西路,寧晉縣隨屬之。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名字取“安寧晉福”之意

最後,南宋到元朝時期,寧晉縣仍屬趙州。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寧晉縣屬京師趙州。清朝雍正二年(1742年),趙州升為趙州直隸州,寧晉縣屬之。到了1913年,寧晉縣屬直隸省冀南道。1914年,寧晉縣改屬大名道。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寧晉縣直屬與河北省。1960年5月,寧晉縣屬石家莊市。1970年,設立邢臺地區,寧晉縣屬之。1993年7月,邢臺地區與邢臺市合併,寧晉縣屬邢臺市至今。截至2018年底,寧晉縣總面積達1107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78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