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在沙縣縣城,那些充滿了老氣息的小街小巷,總能讓我們真切地觸摸到歷史,勾起對過往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在城區李綱路近4公里的沿線上,挑著兩處老街,東邊是東門老街,西邊是大洲老街。這樣的城市格局,在三明地區是不多見的,也不枉當年宋朝宰相李綱謫居沙縣時,對這一方水土的熱愛!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雖然大洲老街無論在街區的歷史、面積、名氣等方面都不及東門老街,但她確實是沙縣不可多得的一條老街區。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街頭老樟樹

大洲老街有兩棵老樟樹,一棵在街頭,樹齡近千年,在城區,它是唯一能與實驗小學校園裡的那棵老樟樹相媲美的。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一棵在街尾,樹齡500年。不論時光如何流逝,它們依然枝繁葉茂、鬱鬱蔥蔥。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街尾老樟樹

兩棵老樟樹,如兩位慈祥的老人,它們相互守望,久久守候,護佑一方。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街頭的這棵老樟樹,巨大如傘,人們將它供奉。大樹一側搭建起簡易的設施,供奉的是樟樹將軍。這是人們簡單而美好的信仰。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老樟樹只是大洲老街的序曲。走進老街,這裡還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品味。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大洲的老街不長,街頭與街尾兩棵老樟樹間,相距不過300多米。就一條筆直的水泥路相連。道路兩旁大都是兩層或一層的混木結構的房屋,都蠻破舊的。不懂老街歷史的人,走著也就走過了。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如果沒有人介紹,當從外表看,怎麼也看不出這些老屋最初的修建時間,是在清朝嘉慶年間,距今有兩、三百年的歷史了。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但走進這些老屋,清朝年間福建民居的房屋建築特點就顯露了出來。三進院落,三廳九棟式瓦房,天井、走廊、簷階一般為石板鋪設,廳堂是方磚鋪地,每幢四周以陶磚或泥土築造防火牆。在第三進的大廳正中央案桌上,設有神龕,設置祖宗牌,昭穆姓氏祖先。正廳的每個柱子用石墩撐起,柱子上方都有圖案。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由於年代久遠,許多老屋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時經過了多次修繕和改造,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但老屋依然保持原先的結構,有的深達60多米。家中老人做壽、兒孫結婚等大事,還是經常要在老屋裡舉行。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時過境遷,現在居住在這些老屋裡的大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隨便走進那家,一問年齡,大都是80歲以上的壽星,老屋陪伴他們走過了一生。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這位吳阿婆,今年88歲了,她從十幾歲嫁進吳家來,就一直住在這裡,雙腿盤坐,還能如此輕鬆自如。守著老屋,彷彿就像守住她的人生。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81歲的吳大爺,幹起活來充滿活力。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許多人早已搬離了老街,而發生在這裡的故事,在他們心中從不曾離去。吳建華,在這座老屋裡出生長大。如今50多歲的他,談起小時候他與堂兄弟十幾個一起快樂玩耍時的場景,好像又把他拉回到了昨天。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老屋裡,充滿年代感的老物件,原汁原味的煙火氣息撲面而來。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竹排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飯甑和竹婁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石磨和石舂

居住在這裡的人,大都還是延續著原先生活的方式。這種生活方式,讓我們陌生又熟悉,因為這是一個時代的生活記憶,當它漸行漸遠時,我們才發現時光已經流逝。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原有9個城門,從沙溪河北岸由西往東,依次是小水門、師古門、南門、廟門、文昌門,其餘4個是東門、大北門、小北門和西門。大洲古街位於西門以西,沿河而建,按現在的方式來說,就是過去的城郊村,大洲新村還未建成時,這裡居住著上千口人。過去,由於沙縣交通基礎設施極其落後,村民外出的交通方式或乘坐渡船,或撐竹排。因此,就有了大洲渡口。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這座民主寺廟,曾經為學堂,村裡有錢人家的孩子在這裡讀書。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這幾間單層混木結構的房屋,也曾是村子裡孩子們讀書的地方。直到沙縣紅光小學建成後,這裡才被停用。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過去的大洲,村民們是飲用沙溪水的,民主廟下方的這一處通道,是過去大家到河邊挑水、洗菜洗衣服的必經之地。如今,這裡成為夏天老人們休閒納涼的地方。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這長長的通道,為我們連接起過去和現在,彷彿在低吟淺唱一段美好的歲月。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在這通道的西側,還一口水井,叫步雲井,甘咧清香,湧流不斷,井深七、八米,每年村民們還要為它清洗。1956年後,沙縣城區開始鋪設自來水管網,陸續有了自來水後,這口水井與城區的其他水井一樣,完成了歷史使命,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如今,老井還在,已經乾枯了!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在街尾的老樟樹不遠處,還有一座觀音廟(景福堂),這是城區三座觀音廟之一,也有百年曆史。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老樟樹、老屋、老井、古渡、老人、老物件,大洲老街就像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積澱濃縮了沙縣這座古城歷史文化的精華。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2017年12月,大洲老街迎來新生。“一河兩岸”大洲段景觀改造項目開始動工。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效果圖

沿河兩岸景觀改造工程北岸大洲游泳館至大洲村段包括風來亭、映月亭、枕流軒等仿古亭,水利防洪堤,休閒步道,停車場,拱橋的建設和大洲古渡的重建。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效果圖


目前,一些項目已陸續完成。千年樟樹愈發生機勃勃,大洲古渡也有了別樣的風韻。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大洲古渡成為沙縣網紅打卡地。從大洲古渡至將軍渡的航程約10公里,往返約1.5小時,遊客在船上可以盡情欣賞一河兩岸美景,體驗"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愜意!

沙縣大洲老街,一座現實版的歷史博物館!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今年12.8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期間,大洲老街將有一場盛大的活動--“全福遊 有全福”大洲古渡老街美食文旅活動,目前,活動正在緊張準備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