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和珅一生貪財無數,但其為什麼忠於皇帝?

l笨牛牛l


自商周到明清,在中國幾千年王朝史上,貪和忠從來就不是成反比的!改朝換代的權臣中清廉之人並不罕見,貪財好貨之徒對皇帝忠心耿耿者同樣不在少數!甚至還有諸如蕭何那般以貪腐自汙向皇帝表忠心的……

蕭何為什麼會有這樣奇怪的舉動?原因很簡單,在帝王眼中有貪心的人往往沒有野心,因為他只看中金錢,帝王只要滿足他的貪慾就可以了,自古帝王最不差的就是錢!可一旦有野心就不同了,他會危及到帝王的權力和地位!媯姓代姜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媯姓田氏在齊國不僅不貪財好貨,而且大斗出、小鬥進,不斷讓利於民、收買人心。他們不貪錢,可眼睛卻盯上了姜姓呂氏的江山!最終,媯姓田氏取代姜姓呂氏成為了齊國的國君,姜齊成了田齊……

眾所周知,和珅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貪官,可是誰又敢說和珅不是在效法蕭何呢?隨著地位越來越高、權力越來越大,和珅憑什麼始終沒有遭到乾隆帝的猜忌?到嘉慶元年之後,和珅作為乾隆帝牽制嘉慶帝的一把利器,更是權勢熏天,乾隆帝憑什麼對他那麼放心?很簡單,和珅貪財,有貪心、沒野心!同時,貪財說明和珅屁股不乾淨,乾隆帝哪天如果想要誅殺和珅,這個理由足矣!連羅織罪名的過程都省了……更何況,和珅貪再多錢他也逃不出大清朝,後來如何?“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如數進了嘉慶帝的腰包!和珅什麼也沒落著。

和珅為什麼要忠於乾隆帝

清朝是中國古代帝王集權的巔峰,有句形象的話怎麼說來著?“唐朝的宰相坐著、宋朝的宰相站著、清朝的宰相跪著!”這就足以說問題了。隨著帝王集權進入巔峰,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這樣的“宰相”角色也之後俯首帖耳聽吆喝的份兒!沒有皇帝的授權,他們什麼也不是……皇帝哪天如果不高興了,說罷也就罷了、說殺也就殺了!訥親什麼背景?什麼地位?還不是乾隆帝一句話的事兒!拿著自殺的還是自家祖宗遏必隆的腰刀……

和珅幼年喪父,甚至還被家裡人趕出了門。雖然是副都統家的“官二代”,但是並沒有沾到父親什麼光。唯一沾光的恐怕也就承襲了祖上的三等輕車都尉世職了,可那僅僅是一張“長期飯票”而已……只能讓和珅一輩子衣食無憂,卻無法讓他飛黃騰達!和珅因何發跡?完全是乾隆帝的賞識。換言之,和珅沒有根基、沒有背景,他想要飛黃騰達,只能一心一意依靠乾隆帝,別無選擇!

隨著地位的提高,和珅的權力也越來越大,甚至還兼任過步軍統領(九門提督)、掌控著京師內城九門的防務!為了能讓乾隆帝對自己放心,和珅只能以自汙的方式讓乾隆帝釋疑,不是嗎?試問,比國庫還多的銀兩,和珅幾輩子怕是也用不完吧?已經位極人臣了,他要那麼多錢幹什麼?一旦乾隆帝對和珅生出了猜忌之心,和珅恐怕離死也就不遠了……

更重要的是,即便和珅如此,乾隆帝對他也並不放心!除了兼任過一段時間的九門提督之外,和珅終生沒有染指過軍職。換言之,就算和珅有心造反,他也沒那個能力!因此,他想要保住自己到手的一切,就只能甘心當乾隆帝的一條狗。乾隆帝讓他咬誰,他就得咬誰!這一點在嘉慶元年之後表現得尤為明顯。

橫豎都是個死的和珅

嘉慶元年,乾隆帝正式禪位,當起了太上皇。但是,權欲旺盛的乾隆帝根本沒打算放權,與兒子嘉慶帝的矛盾無法避免。但乾隆帝畢竟八十多歲了,與兒子勾心鬥角已經沒有那個精力了,於是他選中了和珅,讓和珅在前臺蹦噠,自己在背後指揮。

彼時的乾隆帝已經年邁,嘉慶帝已經即位成了皇帝。一旦乾隆帝駕崩,嘉慶帝便是真正的皇帝,沒有任何變數。可和珅為什麼還那麼忠心耿耿幫著乾隆帝牽制嘉慶帝?難道他不怕將來嘉慶帝清算、報復嗎?

怕也沒辦法!彼時和珅的所有軍職已經被乾隆帝剝奪了,說白了他就是乾隆帝的一條看門惡犬,主人讓它咬自己兒子,他明知道將來會被這位少主人給宰了下酒,他也不得不去咬!如果狗不聽主人招呼了,結局會是什麼?不言而喻!和珅根本等不到嘉慶帝親政,乾隆帝首先就會宰了他下酒……所以說,不是和珅對乾隆帝忠心耿耿不願意改換門庭、投入嘉慶帝的懷抱,而是他根本沒有機會,橫豎都是個死!說白了,和珅早就被乾隆帝算計得死死的了……

不但活著被利用,死了和珅也逃不脫被利用的結局。除了牽制嘉慶帝之外,和珅同時還是乾隆帝留給嘉慶帝將來立威的工具!和珅攢下的家當也等於是為嘉慶帝攢的,這就是為什麼乾隆帝任由和珅貪汙還不停提拔他的原因所在,他貪得越厲害,將來嘉慶帝的荷包越鼓,他的官當得越大,將來嘉慶帝殺他立威的效果越明顯!

別看和珅又是一等公、又是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的,說白了,他只是乾隆帝手裡的一枚棋子而已,該棄子時不會有絲毫留情!明知是個坑,還不得不往裡跳,求和珅的心理陰影面積……或許當初乾隆帝將女兒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時就已經挖好坑在等他了,之所以如此,無非是給鈕祜祿氏家族留個後,也算是對這條忠犬的最後一絲憐憫了。這或許就是和珅最終捨得一身剮、一條道走到黑的另一個原因吧。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和珅雖然是一位高官,但他只是皇帝的一個包衣奴才,沒有兵權,沒有治權,所有的權力來源於皇帝。和珅貪汙了很多錢,這些錢並不是他一個人得,乾隆皇帝也有分成的,用今天的話來說,乾隆皇帝是和珅的後臺兼保護傘。乾隆皇帝利用和珅賺錢,既保證了他能花天酒地,也保證了乾隆皇帝的光輝形象。

乾隆皇帝大手大腳,親政後將雍正皇帝的許多稅收政策修正了,此舉交好了官紳階層,但是弱了大清國庫並苦了天下百姓。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多次對外作戰,打仗是燒銀子的事,正常稅入不足,那麼就要另開財路。和珅就成了乾隆的銀錢使,貪汙也好,橫徵也行,只要有錢用,乾隆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至於和珅富可敵國,那不過是和珅暫時在保管而已,最終都要歸皇帝所有。

和珅雖然位高權重,但是清朝的皇權集中已達頂峰,沒有皇帝的指示,任何政策均不得實施。軍隊的最高統帥是皇帝,調兵權在皇帝手中,諸位將領只是帶兵的,大將沒有調兵權與戰時指揮權。最後軍隊的後勤保障在文官系統手中,沒有後勤的軍隊是難以持久的!和珅作為皇帝的親信,他也沒有兵權,想反也沒有資本反。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和珅的官職是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和珅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

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這些財富最終都歸了嘉慶皇帝,當時的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之罪,當處凌遲之刑,後來公主求情,改賜自盡全屍之刑而死。


大秦鐵鷹劍士


天下皆知和珅貪財,貪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乾隆不知道嗎?知道,只是乾隆不知道是和珅貪多少而已。現在人都分析。乾隆之所以不管和珅貪,就在於給兒子嘉慶留下一個變相的國庫。要不然也不會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由此看來老皇上還真疼兒子。

和珅無論才學,才智都是第一等,精通漢滿蒙回藏五族語言。如果不是在清朝乾隆一朝。和珅絕對會是一代名臣,不遜於任何一個人,會給歷史留下精彩的一頁,但和珅面對是乾隆,貪婪成性的乾隆,與其說和珅貪財,不如說是乾隆貪財。乾隆吃大頭,和珅吃小頭。而乾隆之所以重用和珅就是因為和珅能給乾隆帶來無數的銀子,還能給自己留下清廉的名聲,這樣的“人才必須要重用”。就此這對“明君賢相”徹底掏空了大清的根基,乾隆死了不過40你年,就爆發鴉片戰爭。而和珅就是最大的背鍋俠。

乾隆晚期的和珅官居領班軍機大臣和內閣大學士,一等公,吏部、戶部、刑部三部尚書,理藩院大臣,兼任內務府總管(替乾隆管錢)。位高權重,就連英國使臣馬爾格尼都知道和珅是二皇帝。一個能力超卓,才華橫溢的政治精英何以淪落成為鉅貪,就是制度的原因,清朝的政治土壤已經不會允許出現良臣清官。從源頭已經腐爛了。最大的貪腐就是的制度的腐敗,最大的貪官是乾隆。和珅不過佔了惡名。所有的貪來的銀子還是皇上的,沒有和珅有馬珅。和珅的滿腹委屈和冤枉又去找誰申訴?乾隆還是嘉慶。這兩個人肯定是不會承認的。

和珅必須要忠於皇帝,他的財富只有通過皇帝才能獲取,沒有了皇帝的支持,和珅肯定弄不來銀子,和珅既要給皇帝弄銀子,也要給自己弄銀子,和珅想到了一切,他不是沒有想到乾隆死了會怎樣,但想到了又能怎樣。只要他的利用價值喪失,他也只有去死。和珅想自己是喝湯的,乾隆是吃肉的。但最後,新皇帝連湯都不會給你。這時候和珅也只有去死,而且會以和珅的腦袋來證明新皇帝英明果敢。清正廉明。和珅無論活著還是死了對皇帝都是有用的。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作為清朝有名的大貪官,和珅一生斂財無數,但就是這樣一個位高權重,富可敵國的權臣,為何一生對乾隆皇帝從無二心,忠心耿耿,也沒有任何想謀反的念頭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和珅之所以能有這樣大的權力,都是皇帝給的。和珅做過領班軍機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等朝廷重要職位,這些職位雖說是和珅一步步升上去的,但如果沒有乾隆的授意,他不能可做到這麼高的職位。所以,和珅必須要對皇帝忠心耿耿

,因為皇帝是他官場生涯中最大的靠山。

清朝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央集權高度集中的朝代,仿照明制設置六部,從康熙時期的密摺制度,到雍正時期的軍機處,直接把中央集權推到了頂峰。國家大事都由皇帝一人掌控,官員的權力被弱化。所以,如果官員不忠於皇帝,有一些謀反之類的想法,這些

想法要實現都難於登天。

和珅一介書生,雖在軍機處任職,卻並沒有可調控的軍隊,也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如果他有什麼其他想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老老實實效忠皇帝,是最明智的選擇。

我們都知道,和珅是乾隆皇帝身邊的紅人,乾隆一朝中,和珅是乾隆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乾隆在朝中與和珅為君臣,在朝下與和珅就是摯友。而且在和珅眼中,他與乾隆甚至情同父子,因為乾隆比和珅大39歲,而且和珅從小家境貧寒,父母在他年幼時就紛紛去世。所以,從小沒有感受過親情的和珅,乾隆對他的好,和珅肯定是感恩有加。乾隆甚至把自己的十公主嫁給了和珅的長子豐紳殷德,和珅也就成了皇親國戚,從感情層面上來講,和珅也會一直忠於乾隆的。

最後要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於和珅來講,忠於乾隆是他最好的選擇,其他任何冒險的行為,比如謀反之類,都是風險大於收益的。和珅是乾隆手下的紅人,在朝中很少能有人與之抗衡,他利用自己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貪汙受賄,打擊政敵。據說和珅後來

被抄家,其財富總值大約價值八億兩白銀,有這麼多錢,再加上皇帝寵信,和珅忠於乾隆也是必然的。

和珅自己也沒有除了忠於皇帝之外的其他想法,因為他把精力都放在瞭如何斂財,如何揣摩皇帝心思,如何把皇帝吩咐的事情辦好,讓后皇帝高興,如何讓自己升遷,如何在朝中排除異己等。和珅除了為自己私慾著想之外,就是想著如何為皇帝服務。所以,就

他自身而言,忠於皇帝是心甘情願。

作為官員來講,和珅的確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官員,他貪汙腐敗,結黨營私等,是個不折不扣的貪官。但作為皇帝個人個人意志而言,他確實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官員,也正是因為和珅好用,再加上他確實有一些個人能力,所以乾隆對和珅的斂財也是睜一隻眼閉

一隻眼,得過且過。這都是建立在和珅忠於乾隆的基礎之上,所以,和珅一定會忠於乾隆皇帝。


文化歷史那些事


沒有皇帝給他撐腰,和珅拿什麼來貪?狗屁都不是。至始至終,保護傘就是乾隆。和珅那麼牛逼,為什麼嘉慶皇帝一上來就把他殺了。當權力達到頂峰時,人們怕的是皇帝。和珅是依仗皇帝的權力來作威作福。所有貪汙受賄行為都是在乾隆縱容下進行的。乾隆有自己的打算,退位之後,讓兒皇帝來收拾和珅,使兒皇帝樹立殺敬百的威信。表面上人們看到乾隆那麼器重的胘股大臣都被殺頭,其它就不敢輕舉妄動。

和珅和皇帝之間的微妙關係,不難看出,即和珅就是為乾隆背鍋,擋箭的替代品。一切罪過都讓和珅一人背了。


自在瞭然1


一生依靠皇帝的神貪和坤,他貪竊的財富來源於清朝國的各個行省的斂財官吏,更多的貪官向和大人送金銀財寶,目的是想和坤為其在皇上說句好話,既升官又發財。

不齒的貪官正是有和大人保住烏紗帽,其貪腐的野心會更加邪惡,多重徵老百姓稅賦,其實是和坤與官吏聯手盤剝刮盡百姓的血汗錢,養肥貪官風長了富可比國的和大人。


無所事生非


貪財和有才華,忠君,是不矛盾的啊,甚至很多時候是互相成就的。

和珅有才,有機遇,皇帝賞識,最多的時候擔任26個職務。權傾朝野。然後他還利用信息不對等的商機販賣大米之類,到最後他不索賄,不收禮,別人也隔牆扔進去。錢到最後對他只是一個數字。皇帝對他的貪財幾乎不過問,還把公主嫁給和珅兒子。

你說,他除了忠於皇帝,揣摩聖意,還能做什麼無聊的事呢


繞指柔


和珅和乾隆共生共存,誰也離不開誰!和珅要依靠乾隆的寵幸,維持其權勢和地位,乾隆也需要和珅為自己貼心辦理很多事情,讓自己安於享受!


飛時點評


這才是和珅高明的地方啊。

知道什麼可以貪,什麼不可以貪。時刻提醒自己的靠山是皇帝。

他是個聰明人


莫名山


引用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劉全的一句話來回答“我家老爺只忠於當今聖上,這一切都是聖上給的,全天下的人都會造反,我老爺也不會造反的”貌似是這意思,具體臺詞忘了,大家可以參考這集!好像是劉全弄死葛貝子後說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