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10分鐘炸場辯論前夕的李誕,不過是節目組陰謀的犧牲品

《奇葩說》第6季,從馬東宣佈四位導師要下場辯論開始,全場的焦點就指向李誕,節目組的陰謀就若隱若現。

1

從穿著開始李誕就被排擠,三位導師整齊地正裝出席,李誕一件花裡胡哨的上衣顯得不太合群。馬東調侃,“誕總你怎麼把我們家的沙發布拿來。”

導師們表決心時,薛兆豐胸有成竹地要借經濟學給辯手們加冕,蔡康永拎出自己六朝元老的身份暗示選他準沒錯,而羅振宇扔出自己是來給得到App找老師的糖衣炮彈,誘惑可謂一個比一個大。

在看李誕幹了什麼,他作勢要單膝下跪,一副信心不足的姿態說:“我呢,將決定我們這個隊的下限…..”。

三位導師在後期採訪時也紛紛表示不看好李誕,他們的原話一個比一個狠:

羅振宇:“李誕的風格可能未必適合《奇葩說》的下場辯論。”

薛兆豐:“李誕表現不穩定,時好時壞。”

蔡康永:“有什麼選手會想要加入李誕的那一隊呢?”

導師大秀時,李誕上場之前導師、嘉賓們一同歡呼、起鬨,辯手們也開啟群嘲模式,“你看李誕,太好笑了”“他一副還沒有酒醒的樣子”“活久見,誕總打辯論~”

《奇葩說》10分鐘炸場辯論前夕的李誕,不過是節目組陰謀的犧牲品

觀眾群嘲李誕模式

李誕自己也頻頻搖頭,顯示出很為難的樣子。後期採訪時,又顯得擔憂焦慮,“誰我都怕,這屋裡我誰不怕,我覺得誰都比我厲害。”

至此,“李誕怎麼可能打辯論”這個戲臺就搭好了,接下來劇情就是逆襲。

2

果不其然,李誕一開口就把藝術從高不可攀的位置上拉下來,轉而敘述生命最基礎的意義,“藝術最大的價值就是永遠地活在人們的心中,而生命最大的價值,是活著。”這個略帶對藝術的調侃又極為樸素的觀點拋出來後,觀眾和導師們開始沸騰,對手黃執中心服口服。

接下來的十分鐘就是李誕逆襲的高光時刻,李誕每一次張口就是一個段子,每個段子都能戳中觀眾的笑點,場上歡呼聲、大笑聲連綿不斷。

“我覺得名畫,畫最好的歸宿就是’燒了’!”

“比蒙娜麗莎更美的,就是正在燃燒的蒙娜麗莎。”

“比神秘的微笑更神秘的,就是’燒沒了’的微笑。”

“藝術品的價值都是人們賦予的,就是誰的故事越多,誰就越值錢,哪幅名畫的故事越多,哪幅名畫就越有價值,還有什麼比燒掉更好的故事?尤其還救了一隻貓。你去問,《蒙拉麗莎》燒了?為什麼燒了?是為了救一隻小貓。達芬奇聽了都會流眼淚。”

……

《奇葩說》10分鐘炸場辯論前夕的李誕,不過是節目組陰謀的犧牲品

流眼淚的達芬奇

張口即來的段子加上李誕戲劇性的表演和留白,場上觀眾幾度笑到失控,不停地吶喊,“救貓 救貓”。更讓觀眾驚喜的是,你以為他在荒誕不經的講段子,其實他只是把深刻的觀點裹挾在了好笑的段子裡,“我救貓不但拯救了一個生命,我還成就了一件藝術品。”這是賦予一件冰冷的藝術品生命溫度的過程,所以為什麼不救貓呢?

李誕的第二個論點是從精緻的利己主義出發,他同樣把這個觀點,包裝在段子裡。

救了《蒙娜麗莎》這件事很快就會被大眾遺忘,會被“羅振宇深夜買醉”“羅振宇用販賣焦慮的錢去買醉”這樣的新聞淹沒,但是他會在無數個夜晚都會夢見一隻炭烤小貓,輕則抑鬱自殺、重則報復社會。但救貓就不一樣了,這隻貓會成為養在家裡的道德之眼,會不斷地提醒李誕要做一個好人,“我救了一隻貓,這世界上不僅多了一隻貓,還多了一個好人。”

《奇葩說》10分鐘炸場辯論前夕的李誕,不過是節目組陰謀的犧牲品

李誕的高光10分鐘

有些較真的人說李誕這是強詞奪理,這是狡辯,這是耍小聰明。但是《奇葩說》是一個綜藝辯論節目,辯到大家開心、辯到大家認可就是勝利。高知女神詹青雲覺得他就應該是BBking,女神楊超越說,他在講話的時候,人是在發光的,而薛教授表示,“他今天的演講應該成為奇葩說的一段經典。”

李誕發言結束,戰隊搬回44票。自此,李誕成功在《奇葩說》逆襲。

3

上一季《奇葩說》中李誕還是插科打諢的煩人精。

四位導師中,高曉松是個學貫古今知識分子,蔡康永是博覽群書的情商專家,薛兆豐是領袖級的經濟學教授,而李誕只是一個脫口秀演員。

除了身份的不對等,他在節目上的表現也不太討喜,搶話、插話、說話不經大腦屢次被觀眾吐槽,段子手傅首爾也略帶調侃地說過,李誕就是來《奇葩說》混飯的。他的金句“人間不值得”也時不時就被拿出來戲弄一番。

而且在上一季的賽制中,李誕也沒有幾次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便講觀點也是不連貫的段子,而且經常跑題跑很遠。甚至經常表現出“我很慫”的樣子,偶爾聽了其他導師的觀點,就開始搖擺不定,“誒,我竟然被你說服了。”

高曉松也在節目中說過:“我在今天之前,我其實一直不知道什麼叫脫口秀,我今天終於知道了,什麼叫脫口秀,就是說了半天,一個字也沒記住。”

總之,李誕的辯論能力怎麼看怎麼弱。

真實李誕真的只是一個沒深度、沒文化、只會搞笑的脫口秀演員麼?

4

其實不然,李誕是有深度的

《奇葩說》第5季中,李誕提出過一個觀點“發展的問題只能用繼續發展來解決。”《奇葩說》的學術擔當薛兆豐聽了深表贊同,“誕總的話是很有哲理的,是很深刻的”。為了讓觀眾信服,薛兆豐特意強調“不要認為我是開玩笑,是真的。”

他表面上發表觀點都是插科打諢,看似沒有什麼分量,但偶爾認真起來,他的深度不必任何一個導師差,“總是使一個國家變成人間地獄的東西,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 ”這樣高深的引用,他也能張口就來,毫不違和。

李誕是有學識的

笑果文化的首席編劇程璐就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過,他涉獵非常廣。再一個就是,他太輕鬆地就把脫口秀做到非常好,他的天賦太高了。在笑果文化公司內部有個說法,李誕好好活著就是KPI,不可能有他完成不了的任務。

他自己也出過三部文學作品,《笑場》《宇宙超度指南》《冷場》,雖然他自己總謙稱,自己的書寫的不好,但是編劇史航很認可李誕的文字才華。

說回《奇葩說》,在《奇葩說》當辯手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邏輯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表演能力。

一個出過三本書的李誕怎了可能寫不出一段完整的辯論稿呢?一個脫口秀演員也不可能在語言表達和戲劇表演上出現什麼問題吧?

所以,李誕是一早就具備這些辯論所需要的必要條件的。

瞭解李誕的人都清楚,他喜歡把自己擺到一個很膚淺的地位,再讓人慢慢地發現他原來有那麼大的內涵。節目組只是利用了這一點,製造了一個逆襲的節目效果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