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續集必撲魔咒,《早餐中國》第2季堪稱最強下飯紀錄片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頓美味可口的早餐可以說是一天幸福的開始。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極大地壓縮了人們的時間,早餐似乎也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對於背井離鄉在外打拼、把絕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由騰訊視頻和海峽衛視聯合出品的美食短紀錄片《早餐中國》第2季,就在每天早8點準時將鏡頭交給各地早餐,在網羅各地特色早餐的同時,也彷彿把在外的遊子帶回了故鄉。

打破續集必撲魔咒,《早餐中國》第2季堪稱最強下飯紀錄片

“明天早上吃什麼?”《早餐中國》早就幫你安排好了

“明天早上吃什麼?”這是很多人都會思考甚至會為之苦惱的問題。但是現在,完全不需要絞盡腦汁去想,因為《早餐中國》第2季早就幫你安排好了。

色澤黃亮、柔嫩可口的江油肥腸,久煮不爛、入口即化的面線糊,鮮香味美、老少皆宜的小鍋米線,肉香濃郁、溫脾健胃的糝湯,清爽可口、爽滑筋道的蒿子面......充滿著地域特色的各式美味在不斷撩撥著觀眾味蕾的同時,也在一朝一食間讓人們打卡幸福。

打破續集必撲魔咒,《早餐中國》第2季堪稱最強下飯紀錄片

而作為口口相傳的口碑早餐,在製作過程中也是精益求精:楊家的肥腸用的都是當天殺的豬,清洗肥腸也要老闆娘親力親為才放心;原豆香面線糊不僅使用手工面線,新鮮的豬血倒入沸水中熬製的湯底才最正宗;糝湯要先用牛肉熬製四十分鐘,待肉撈出後再加入牛骨,用12小時慢熬出精華......

《早餐中國》第2季每集依舊只有短短的五分鐘,但在短小精悍的同時,從選料、採買,到用料、製作,行雲流水,讓人在口水直流的同時更能感受到最大的誠意。

用一頓早餐遇見一天的美好,在早餐裡找回故鄉的味道

《早餐中國》是一檔美食短紀錄片,但它在致力於尋找和展現祖國大江南北最具特色、最地道早餐的同時,也能讓觀眾在這市井煙火氣中看到濃濃的人情味。

打破續集必撲魔咒,《早餐中國》第2季堪稱最強下飯紀錄片

早餐店老闆不熟悉鏡頭甚至有些刻意躲避,但只要一說起自家的早餐就能侃侃而談,考慮的也是用料新不新鮮、顧客喜不喜歡;店裡的顧客都是附近的居民,平時哪有什麼上鏡的機會,但一被問起早餐就不自覺彎起嘴角、連連稱讚......但也正是這樣,才讓人覺得無比真實。

而老闆和顧客之間或溫暖或打趣的互動、店主夫妻幾十年如一日的相互扶持、妹妹為哥哥終身大事的擔憂、甚至面對陌生的攝製組顧客大爺也會親切地詢問有沒有對象......這些人物關係看似簡單又家長裡短,但卻能讓人感受到人情和溫暖。

當地人可以每天吃到溫暖又地道的早餐,但對於很多背井離鄉、一個人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來說,一頓故鄉的早餐可以說珍貴又奢侈。打開《早餐中國》,看著屏幕上心心念唸的故鄉早餐、聽著來自故鄉最熟悉又親切的語言,來自故鄉久違的親切與善意霎時撲面而來。

用一頓早餐遇見一天的美好,看了《早餐中國》第2季,一定要記得好好款待自己的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