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選擇逃避,也是一種良策

《道德經》:和“正面剛”比起來,逃避,也是一種應對。

《道德經》:選擇逃避,也是一種良策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大多數人信奉的是以牙還牙,以其人之道還之於其人之身。總之,無論面對什麼樣的事情,大多數人選擇的方式都是“正面剛”。

比如說,一個人遇到了和別人爭執的問題時,喜歡正面與他對質,非要爭出個所以然。

有的時候我們用一些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並沒有錯,但是大多數人其實爭執的問題,並沒有實質上的意義,只是在自己主觀情緒上去計較得失,就好像所謂的“槓精”。

《道德經》:選擇逃避,也是一種良策

《道德經》中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當你在與人爭奪的時候就有了輸贏,但是當你學會避開這一個鋒芒,用另一種方式來回避的時候,反而就沒有人能夠與你爭奪了。

反觀世俗的一些人,大多是因事件而起的爭執,但是最後卻忽略了本質。

在爭奪的過程中,早就拋開了事物的本質,偏要爭個你死我活,怕輸了面子,其實爭執的問題本身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道德經》:選擇逃避,也是一種良策

對於一個人來說,真正的成熟就是有一天明白,不必凡事與人爭。有的時候,學會用另一種方式去面對,也不失為一種良策,這種方式就是一種“迂迴和逃避”。

“逃避”這一個概念,之前在很多人的字典裡面都不存在。

因為從小的時候,大家學會的都是“勇敢的去面對一件事情”,或者“及時的解決一件事情”,總之,就是要自己及時的“正面剛”,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逃避也是一種良策。

就好像一個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時,很多人要麼是委屈自己接受別人提的奇葩要求,要麼是採用非常極端的手段去拒絕對方,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逃避就顯得更為合理。

《道德經》:選擇逃避,也是一種良策

在魏晉時期,天下時局多變,名士之中很少有人能夠保全自己的。但是有一個人叫阮籍,他卻能夠盡情於暢飲之中,決口不與人談天下大事。

有一天司馬昭想為他的兒子司馬炎求親,求親的對象就是阮籍的女兒。

阮籍為了逃避司馬昭,竟然大醉了60天,也就是兩個月,司馬昭沒有提親的機會,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

後來鍾會曾多次拜訪阮籍,請教當下時局的事情,想從阮籍的話中挑出來毛病,並且加以彈劾,加上罪名。

而阮籍每次都醉的不省人事,也不能說話,因此免去了災難。

《道德經》:選擇逃避,也是一種良策

對於阮籍來說,司馬昭想派人向他的女兒說親,阮籍顯然是不樂意的,但是他不好意思去拒絕,於是開懷暢飲,大醉了60天,使者因為不能和他說話只好作罷。

反觀我們的人生中,有很多人面臨著那些讓自己不好意思拒絕又尷尬的事情時,總是不知道如何應對。

有的人因為不好意思拉下來臉,接受這個要求,最後不但委屈了自己,而且還會因為辦事的不利,而導致問題的產生,而有的人直接拒絕,又會傷人和氣。

這個時候,保持一種“頓感力”,避開鋒芒,選擇“逃避”,也是一種良策。

《道德經》:選擇逃避,也是一種良策

《道德經》中說:“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眾人都富足,而我卻匱乏,我有一個愚笨的心腸呀,混沌無知。所有人都光耀自炫,我獨昏昏昧昧,眾人都精明審查,我獨自懵懂。

道家思想中的概念,就是保持懵懂的中和之氣,別人看似很精明,凡事都算計得清清白白,遇到一些事情錙銖必較,非要爭出個所以然,但是我卻渾渾沌沌,我好像是有一些愚笨啊。

老子闡述的就是道家中所說的順應自然,保持和氣的心態。

《道德經》:選擇逃避,也是一種良策

在這個世間,凡事想的太清楚,算的太明白,未必是一個好事。反之,學會避開鋒芒,保持一種淳樸,保持淡然恬靜的心態,才是人生最好的智慧。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