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一虛,肺氣先絕

有個男孩,經常鼻塞,夜間睡覺時加重,還特別容易感冒。顯然病在肺,醫生給他開了疏風宣肺的藥物。3天后鼻塞減輕了,可接下來的一週,藥效就不那麼明顯了。醫生這時意識到,補肺要先補脾,1個月後症狀消失了。

這個例子提醒我們,人的臟腑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響的。當單純調理某個臟器效果不佳時,通常要考慮一下跟它相關的子髒或母髒,比如脾土和肺金是母子關係,正如古人所說,“脾氣一虛,肺氣先絕”。正常情況下,脾土能生肺金,如果脾氣虛弱,肺金失養,就會導致一系列疾病。

脾氣一虛,肺氣先絕

過敏性鼻炎患者,遇到異味、冷空氣就會犯病,這是因為肺的抵抗力差,對環境變動反應過於強烈。患者往往通過戴口罩等方法來預防,但病根不在外邪,而在於自身正氣不足,所以積極的方法是扶正。治療過敏性鼻炎,醫生一般會補肺宣肺,短期內都有效,但往往不能持久,停藥後易復發。如果增加補脾藥,可能一開始效果不明顯,但堅持一段時間後,症狀就會消失且不易反覆。

脾氣一虛,肺氣先絕

有些人平時愛感冒,源於體表的防線不堅固。中醫認為,肺主皮毛,所以體表的虧虛也歸結到肺。補肺時應注意,肺的根源在脾,可用健脾胃的方法“培土生金”。

肺病時要調脾,脾病時也常常需要調肺。例如脾不運溼,可以出現肢體浮腫、脘腹痞滿、舌苔厚膩、大便不爽等,需要健脾運溼,再配合宣肺,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