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棚養殖南美白對蝦過程中,該如何維護養殖水體的穩定性?

周豪楠


在溫棚養殖南美白對蝦過程中,該如何維護養殖水體的穩定性?

隨著養殖技術的提高和養殖環境的改變,現在在養殖對蝦時其密度也越來越高,特別是一些室內池或大棚養殖的,因水質受天氣的影響會較小一些,這樣其養殖密度會比普通的室外池更高。那麼在溫棚養殖南美對蝦過程中,該如何來維護養殖水體的穩定性呢?


對於這一問題,因養殖環境是大棚內,所以養殖水體受雨水這些的影響將會更少,幾乎是處於一個封閉式的養殖環境中,這種環境下要維持水質穩定將會比室外蝦塘更容一些。但是因其養殖密度高水質會變的很快,因此對於新手來說可能前期比較困難。對於這種環境下的水體,相讓維持水質穩定踏火建議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處理。


  1. 換水:大棚養殖對蝦通常整個水體都比較小而且因蝦的密度大所以投餵量也會很大,這種情況下水中的有機質會變的很高,所以在平時的生產過程中要注意多換水,這樣才能保證水質的穩定。

  2. 合理投餵: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措施,如果投餵不夠則會嚴重影響到蝦的生長甚至是健康問題,但是過量投餵時同樣會影響到蝦的健康還會影響到水質。因為那些沒有吃完的飼料對水質的汙染是很大的,加之養殖密度大,如果過量投餵很易引起水質變差。因此在養殖地程中一定要注意投餵量,把握不住量時可以通過少量多次地來喂,慢慢加量來達到一個合理的量。
  3. 充足的溶氧:這個看似與水質方面沒多大關聯,所以在生產中往往很易被人忽視,但是踏火個人以為這是對水質影響很大的一個因素。如果水中的溶氧不夠就算不會引起蝦缺氧,但是會影響到水中有機質的分解,當溶氧不夠時有機質分解會受阻,這時會產生大量對蝦有害的物質,不僅影響水質還會影響到蝦的健康,所以對於大棚養蝦來說一定要注意水體的氧氣供應。
  4. 適量添加益生菌:這個是最後用的法寶,一般情況下不要輕易使用,但是在現實中很多時候我們都用反了,水質一不行就用益生菌。短時間內可以起到改善水質方的一些問題,但是我們在用之前一定要找到水質變差的原因才行,要不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踏火之所就說不要輕易去用是告訴大家先要去找原因,找到了原因之後再用效果會更好,這種只是當一種輔助性的藥物來用,不能光指望益生菌能夠搞定一切,水質沒有大問題的情況下,我們定時加一些就可以了。

以上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僅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