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養孩子,別指望養老,頂多算是一個精神寄託”,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首先要小孩是因為你愛孩子才生孩子,任何目的的生孩子都會失去家庭的意義,

有了孩子你就有了責任去教育撫養孩子儘量讓他們幸福併成為一個好人,我曾對我孩子說如果必須我可以為你去死但是我不希望你這樣對我,因為你就是我生命的延續我們老了不想給孩子負擔現在年輕人已經很不容易了有四個老人還有孩子,我們不太可能陪他們走完一生但永遠是他們的後盾,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才是我們最想要。


Sean周785


我認同。雖然我年近古稀,但我可不指望孩子給我養老。

我有倆女兒,她們每天忙著工作、孩子,夠辛苦的了。如果有一天我老倆真動不得了,她們一定會忙的吃不好飯,也睡不好覺。而且她們還有公婆哪,公婆也要照顧啊,想想我都為她們愁得慌!

現在全家人真正活的瀟灑舒服的,就是我和老伴。每天除了吃飯,就是逛公園、遛馬路。

為家庭作的唯一貢獻,就是接孩子上學、放學。連我那個最小的外孫女都嫉妒,說,姥姥、姥爺美死了,為什麼他們就不寫作業?看看,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都看出天天誰最輕鬆了。

其實,養老這個問題我早作好打算,真到動不了了,就去養老院。倆女兒對此也高度認同。到養老院生活,有那麼多同伴,絕不會寂寞。聊天還有共同語言,主要的是養老院還有專門的陪護,就不會在家連累女兒了。給她們騰出更多的時間,豈不就是為她們造福麼!

我和老伴都對此非常想的開,我們都有退休金,無非就是養老金都交給養老院。

國家現在發展的這麼好,據說國家的養老政策將越來越完善。下一步,就要在社區內開辦老年食堂,老年人食堂的飯菜要專門適合老年人!又說對於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還要服務到家。哈哈,以後咱連菜市場都省的去了,能不叫老“東西

”們高興?

過去咱國家還貧窮時,養老還真是個問題。老人們為子女成家立業,叫完“任務”,老人們聊天,常互相問:完成任務了沒?,就是問給孩子們都辦完喜事了吧。再老一點的聊天,也常感嘆:唉,輕鬆不了呢,還有老人沒打發呢!看,老年人其實是孩子們的負擔呢。這樣的話,誰都聽見過。那時候不靠子女養老不可能,可這子女要養家餬口啊,他得去工作啊!於是就有了許多矛盾,有的子女就常被罵為不孝。其實人心不差米粟,誰的父母誰不心疼呢?只是,他沒能力!

感謝國家這幾十年的發展,百姓養老制度的發展,將一片光明。就是在不發達的農村,地方政府也在想辦法逐步開展工作。靠子女養老,肯定慢慢地會成為歷史。

再過二十年、三十年,按現在國家的發展速度,到那時的社會發展,一定更加美好,非常富裕!

我女兒們如我現在的年齡,養老肯定是個不成問題的事,還用得著她們的孩子為她們養老嗎?

因之,養兒防老這個觀念恐就要過時了。

以後,生兒育女就是社會責任,或許有點精神寄託,兩者兼而有之吧。







逸散哥


現在大多有數獨生子女的一代漸漸老去了,獨生子女,從生下來就生活在蜜罐裡,到老來養父母,即使不需要他們出錢,一對要伺候4-8個老人,又是最苦的一代,作為父母長輩老了,也要體諒他們的辛苦,如果老了應盡最大努力不給他們舔麻煩!能經常看到他們就行了,若是兩個老人生病需要他們伺候,能把他們兩口子徹底累趴下。我父親2011年底在北京心臟搭三個橋,我們哥倆加上我二姐,三個人全天候伺候他一個都感覺有些累,更不要說現在的獨生子女了,他們就是精神寄託,養老還是靠自己吧!好好賺錢,到時候幹不動了爭取進養老院或僱保姆吧!孩子經常來看看我們就行了!


縹緲的我1828


有人說現在養孩子不指望養老,頂多算一個精神寄託,多少人說對,我卻不贊同這種說法。養兒真的不能防老嗎?現在確實有很多父母為兒女操碎了心,累死累活,到時還兩手空空。現實中也有很多不孝兒女,只知道啃老的,老的的確一點也得不到小的好處,但這是極少數。先說城裡人吧,城裡人老了大多有退休金,不說過的多好,兩人基本生活還是夠的,有的人還有多餘,往往貼小的,所以才會產生養兒無用的觀點,只是認為和兒孫在一起,只落個熱鬧,不在一起時有個念頭。可你們是否想到這是你現在能吃能喝能走能行時,一旦年老體衰,生病臥床時,你就知道養兒女的重要了,兒女再不孝,總不能把你晾在家裡或丟在醫院不管吧,他們為你跑上跑下找醫生,抱上抱下為你洗涮,喂藥餵飯,端屎端尿,這時你和無兒無女比,看哪幸福?有人會說我老了進養老院,病了請保姆,告訴你,你想的太天真了,不信你到養老院看看或醫院看看哪些無兒無女的人慘景,在這裡錢就象廢紙,錢花了,也得不到多大的好,外人誰個會真心的服侍你,此時你會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你會在痛苦,孤獨,悔恨,骯髒,飢餓,乾渴中了劫一生。你說有兒女好還是無兒女好?再說農村人,如果無兒無女,連養老金都沒有,就靠幾畝薄地為生,能幹時還能免強生活,一旦年老體衰,臥病再床,沒兒沒女服侍,又沒錢醫治,結局大多是在連髒帶餓,痛苦中離世。如有兒女就不一樣了,就是兒女不孝,飯恐怕還是有吃的,病了兒女再窮也要送醫的,萬一治不好,兒女再忙再不好,也不會就讓老人一人在哪等死的,結局肯定比無兒無女好百倍。說養兒女累死累活,一點用處沒有,話有點偏頗,當然了單靠兒女也不現實,還是要靠自己,在能幹時,多存些養老錢,不要把家底全給兒女,這樣你一定會過個幸福的人生


用戶2291008344695899


我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母親。我就以兒女的身份和母親的身份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現在的養老,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跟父母住一塊,侍候父母了。而是演化成三個方面:

一、在父母生病需要錢時,能不能給他們出錢看病。

我曾經跟老公探討過,我們的結論是可以賣房子,不可以不給父母治病。

二、在父母不能自理時,能不能盡孝床前侍候。

這個兒女確實會面臨沒有時間的問題。最好的辦法,是讓父母跟自己住一塊。我曾經跟母親提起過,她說老了死也死在自己的土地上,不會給兒女添麻煩的。

在兒女大多都在外地的今天,很多老人的晚景,我覺得會是孤獨的。

三、在平常的生活中,能不能常回家看看。

距離父母近的,只要你想,時間總會擠出來的。距離父母遠的,再大的親情總是隔了萬水千山,做不到的。

也就是我對父母的養老,只能做到盡力而為,做不到十全十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父母的晚年生活。

看看我們的晚年,養老的優勢在哪兒,劣勢又在哪兒?

優勢之一:健全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無論是社保還是商業保險,現在大部分的人,都在給自己儲存未來。

優勢之二:很多人在自己退休之前會完成養老的原始儲蓄積累,能夠在兒女成年之後還能拿出一筆錢給自己看病。

劣勢之一:高房價,高物價等問題如果繼續壓在年輕人身上,他們勢必沒有多餘的錢贍養父母。

劣勢之二:年輕人的消費觀念越來越超前,在“花未來的錢”成為主導的當下,很多年輕人的經濟壯況只能自給自足。

劣勢之三:世界大融合讓孩子們走的更遠,不在父母身邊已成為一種必然的現象。

綜合優勢和劣勢,我覺得自己作為父母,不指望孩子養老。養育孩子的過程是辛苦的,看孩子慢慢長大,感悟生命成長也是一種快樂吧。





津河笑譚


我贊同這種說法。

剛剛在網上看到一件這樣的事:

一位重病的老人含淚去世。他病重時,家人通知在外的兒子回來。兒子回來幾天後,不耐煩地對老人說:‘’你到底死不死,我請的喪假只有七天。‘’

看了後,覺得好心酸。可憐的老人,養大了兒子,不是報恩的,而是催命的。老人臨走時該是多麼痛心。



我一直這樣想,養孩子,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做父母的盡到自己的責任就好,莫要求孩子回報太多。要求得越多,也許失望就越多。

能幹活就去幹,掙一個是一個,自己掙錢自己花,別伸手問兒女要,兒女給就拿著,不給也別抱怨。

自己能自理,就守著自己的窩,做著自己的事,儘量莫給兒女添麻煩。也別去和兒女住一起,打擾他們的生活。

如果有一天實在幹不動了,兒女若願意接過去照顧則更好,不願意,就去養老院。因為幹不動的時候離死也就不遠了。

父母老的時候,兒女正處在人生最累的中年時期。這個時候,上有老,下有小,花錢的地方很多,壓力很大。

讓他們整天圍著年老的父母轉,這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有不少人怕老,包括我。不是怕老了容貌難看,而是怕老了的那種無奈,無助。

怕那種想動不能動,想做做不了,怕被兒女喝斥,怕看兒女臉色,怕惹兒女厭惡。

真的很希望人人都能晚年幸福,盼望有好的方法能讓老人無憂。(圖片來自網絡)


曾是傻姑娘


獨生子女的父母就從來就沒指望過讓孩子為我們養老,我們一直希望”獨生子女好,國家來養老“這句話能兌現


洶湧的大海波濤


人結婚生兒育女,天經地義,順其自然,代代相傳,把兒女養大成人,合禮合法,於國於家有利,於家,傳宗接代,是孝,於國,社會發展,是責,至於說養孩子就是指望養老一說,本人認為,沒必要把全部心思放在這上面,自已努力奮鬥,能獨立生活,不向兒女伸手要錢,身體健康,儘量少給兒女添麻煩才是關健,古往今來,人類繁衍生息,幾千年綿綿不絕就是這樣下來的,退一萬步講,即使只是個精神寄託有什麼不好嗎?好歹還有子女給你個精神寄託!所以必須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用戶6881041822509


是這樣情況,把孩子養大能自食其力就算是好孩子。現在的老人和孩子都是獨立生活。孩子還有子女,沒那麼多時間照顧老人。必要時幫幫忙,做點事是可以的,養老是不可能的,自己要做好老了不能動的準備。必要時就得進適合自己的養老院。我覺得是最好的選擇。

我在的單位現有退休職工三千多人,還有一千人買斷了沒到年令等待退休。有些一個人獨居,而且逐漸增多,過年節兒女來看望,有些兒女距離很遠見面的時候就少了。病重時兒女照應一下,算是孝的。有的兒女屎尿都不管身上長滿瘡可憐的離開人世。

老伴推著老伴,老伴死了。老伴退著輪椅艱難的走在路上。直到最後。

九十多歲的人還在獨居,舉孝廉父別居。有的人顧了保姆,生活還可以,就是少了一點親情。有的保姆把主人的衣物偷乾淨,不善待主人,則很快離開人世。

有的老人痴呆了,由老伴照管。

有的失去自理能力,進了敬老院,條件不理想,被綁在輪椅上,還必須有家裡人照管。

電動輪椅,手推輪椅幾乎成行。

老年人基本都有養老金,必須做好準備:有一天自己不能動了,怎麼辦。











梅山425


現在很多荒謬的問題通過一些人的以訛傳訛,很多人卻認為是有道理的。其實你仔細想想它還是錯誤百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任何人也抗拒不了。作為人來說你該怎麼辦?別無選擇只有順應自然。

人在年幼時由父母長輩撫養長大,教會你生存之道、處事能力及各種知識。你再把你從長輩那裡得到的這一切傳遞給你的後代。當父母長輩年老體衰時又需要你反過來贍養他們,當你年老體衰時你的後代又反過來贍養你。如此往復才是良性循環。觀點不能錯了,特別是對下一代的教育要正確、客觀、良性!整個社會才有好的風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