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城中之村新二村,記瀘州建國後第一批國有公房樓

瀘州城中之村新二村,記瀘州建國後第一批國有公房樓

瀘州新二村位於瀘州的忠山公園大門旁,當年這個地方叫做官山(也叫做棺山,不知道這裡原來是不是埋人的地方,類似於黃州義園),之前這裡也屬於郊區,跟農村沒有區別,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那時候還有很多長江邊上的棚戶區群眾居住環境很差,汛期到來,許多人就迫不得已搬離住所;而且由於都是在屋門口生火做飯,也很容易引發火災。

為了改善居住質量,政府決定修建三個新村,並以公房出租的形式供給群眾居住,政府只收取很少的租金。三個新村包括在現白招牌處修建的平房新一村,在柏楊坪山下的平房新二村,然後在鳳凰山修的一樓一底新三村。三個新村的建設,解決了不少困難戶的窘境。

瀘州城中之村新二村,記瀘州建國後第一批國有公房樓

正是基於要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訴求,三個新村的建設才逐步開展起來。那時候的瀘州依然是“三山不出城”的格局,所以從當時來講,還地處郊區的新一、新二、新三修建時候,都統一叫村。

其中新一村最早建成,位於現白招牌洪洋農貿市場對面、廣雲坡上面,目的是解決軍屬和軍烈屬的居住環境,大約有80戶家庭入住。軍屬裡的許多女同志為了生計,在片區裡自發組織了一個布鞋組,後來搬遷到忠山公園大門口的布鞋廠就是由此演變而來。

新三村的位置在現在鳳凰山上面新區農貿市場附近,是三村中最後建成的一處片區,解決了許多困難戶的居住問題,約有60戶人口居住。改革開放後這裡的地段被城市建設徵用改建,現在只有新區轉盤的一些老居民還在稱呼“新三村”。

瀘州城中之村新二村,記瀘州建國後第一批國有公房樓

而“碩果僅存”的新二村是修建在“棺山”上的住所,許多老人都知道,因為這裡以前是一座墳山,當時路上甚至還能看見棺材。在沒有通電的年代,整座山顯得陰森恐怖。三個新村修的幾乎都是一樓一底的小平房,當時建造的是磚木結構,用竹籬笆扶泥,然後最外面塗上石灰,統一都刷成粉紅色,屋頂則用瓦片覆蓋。

那時候建完新一村,在1952年開始修建新二村,在三村中就只有新二村還建有二層以上的小樓,是三個片區中最大的一個。當時的新二村其實跟新一村,新三村一樣是平瓦房,但是剛建完新二村時,沒人敢來住,許多平房都是空置的,估計是心裡覺得害怕,還寧願住在原來的舊房子裡。後來政府提出免去半年的租金,這才漸漸有膽大的人搬來。

瀘州城中之村新二村,記瀘州建國後第一批國有公房樓

今天新二村居住的人可能根本感覺不到恐怖,只是嫌棄它的破舊,當年可不是這樣,新二村往日的道路以土路為主,村裡不通水電,喝的是從一條忠山順山勢流下的小溪溝裡的泉水。直到1964年才開始有水站,在現忠山公園大門口右面半坡位置,人們才開始過上挑水吃的生活。

在改革開放後,這些平房新村,都改建成了樓房,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新二村的面貌。樓房的主人也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有所變動。一些經濟好點的人,另買條件更好的樓房後搬走了,將新二村的住房賣掉或出租。以前八九十年代住新二村的那批人,八成都是在廣小讀過書的。

瀘州城中之村新二村,記瀘州建國後第一批國有公房樓

江陽沽酒客小學有個同學就住在新二村,不過很多年沒有見過了,我依然記得他的名字,小時候的死黨,可惜也因為時間的變遷老死不相往來。或者已經把同學都淡忘了。還記得去他家玩,登上樓頂,看當時的瀘州,真的一眼望穿,那個年月的人喂鴿子,樓頂是通用的,這在今天看來在這個區域長大,也就是貧民窟的感覺,雖然未必窮,但是格局和心智都不成熟。

今天的新二村百分之八十怕都不是七八十年代的住戶,百分之百恐怕都沒有當年五十年代初期那些最老一批住戶,但是儼然這個新變得額外的尷尬。它既不是新農村,也不是就鄉鎮,它是瀘州七十年發展的一個縮影,是城市第一次延伸的見證。

瀘州城中之村新二村,記瀘州建國後第一批國有公房樓

如果要說歷史和文化,這裡恐怕談不上,哪怕是在解放前,一座墳山也沒有人待見。但是就在這幾十年,它卻承載了幾百戶老瀘州人的成長,變遷,悲歡離合,都在這個陳舊的樓宇,狹小的空間裡演繹著。

今天我們不想對它進行懷念,因為我們沒有資格在沒有居住過的地方去他人做評判,但是我知道它已經成了城市進步的一塊絆腳石,我想為了總有一天這裡會拆遷,希望到時候能真的建一個新村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