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致家長這封信,句句戳心!,強烈推薦各位家長讀一下

去年11月初,在2018-2019學年年度期中考試結束後,考慮到孩子的成績可能會引發一場場家庭“大戰”,家長拿到孩子成績後可能會引發的不愉快,成都七中的老師們給家長打了一劑“安慰針”。很貼心的給家長們準備了一封信,給家長們提前做好了預防工作。升高君覺得寫的實在是太戳心了,強烈推薦各位家長讀一下!


信的內容是這樣的:一紙分數,不該充當孩子成長道路的宣判書,更不該成為親子關係惡化的“肇事者”。七中老師說:如何看待孩子的考試成績,如何避免“不談學習父慈子孝,說到成績雞飛狗跳”,讓您與孩子有限的相處時間更有質量?作為跟您一樣,相伴相隨在孩子成長之路上的老師們,有幾點建議與各位家長分享和共勉。
非常值得一讀!升高君在此推薦給各位爸爸媽媽,相信都能從信中找到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半期考試成績?

成都七中致家長這封信,句句戳心!,強烈推薦各位家長讀一下


家長們面對孩子的考試成績,如何做才是理智的,成都七中老師提了5點建議(附成都七中官方原文):
親愛的家長朋友:
您好!
開學的歡語猶在耳畔,不覺間便已走過半期。或許您和孩子正懷著複雜的心情等待考試成績的公佈,老師們卻有一番肺腑想對您訴說。
一屆又一屆,一輪又一輪,我們目睹了不少家長因太過急切而適得其反的案例,老師們耳聞了很多孩子因考試失利而家庭衝突的嘆息。那一紙分數,本不該充當孩子成長道路的宣判書,更不該成為親子關係惡化的“肇事者”。
期中考試已經結束,您有整整一個週末的時間與孩子相處。如何看待孩子的考試成績,如何避免“不談學習父慈子孝,說到成績雞飛狗跳”,讓您與孩子有限的相處時間更有質量?作為跟您一樣,相伴相隨在孩子成長之路上的老師們,有幾點建議與各位家長分享和共勉。
記得愛和接納
01
不要讓焦慮成為您和孩子間最主要的情感聯繫。每次考試都只有一個第一名。於是,對於很多家庭,每次考試後都會出現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做了自家娃娃的天敵。


其實,沒有一個孩子希望自己考差,因為,人類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被讚美。不同個體的發展速度因人而異,各行各業的成功者並不都是少年得志。每一個生命都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的節奏。我們應該看到的,不應該只是別人家的孩子,更應該是自家孩子的現在與過去相比,是否有所進步。
而且,這種進步,絕不只是體現在分數上,孩子的每一點成長都值得您送上讚美。積極的效應能給孩子信念和力量;消極的效應也可以潛意識裡影響孩子。家長輸出什麼樣的能量,孩子就會接受什麼樣的能量。父母的愛與支持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來源。來自父母的、家庭的愛的力量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是無可替代的。
尊重孩子的“心理圍牆”
02
能夠理解孩子在青春期對“獨立”、“尊嚴”和“控制感”的需要。能和孩子友好討論,平和對話。給孩子表達自己的空間,讓他們能放心說出自己的想法乃至對家長的期望。
小事父母能放手,大事雙方有共識。不讓孩子感覺自己在被強迫而在青春期假性獨立,用叛逆掩蓋自己的彷徨和對愛的需求。或是讓愧疚感和自卑感主宰自己的內心世界。當他們感覺到做某事是為了自己,而不是被父母強迫著身不由己,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也就不會為了保護脆弱的自我而和父母激烈爭吵。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分析成績,相信孩子會更有力量面對困難和挑戰。

用明確一致的標準幫助孩子建立行為邊界
03
開學之初,人民日報刊登的《孩子,媽媽希望你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這篇文字刷屏網絡。愛和接納絕不等同於放任、縱容和溺愛,懲戒從來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我們需要的,是與孩子在磨合中清晰地確立獎賞與懲戒的標準。確立分明清晰且前後一致的標準。這樣,當孩子做出到超越預期的事情時,知道會有你的表揚,當孩子犯了錯誤時,也知道這是自己行為的後果。
規則有了,只要不朝令夕改,雖然是不成文法,但大家都遵守,獎勵和懲罰,孩子其實都是可以接受的。就像一句話說的,要讓“孩子看到公平和公正兩個詞時,腦海裡就會浮現出你的身影”。
不迴避問題,不渲染問題
04
半期考試作為一次階段性考試,其主要價值在於幫助老師和孩子診斷出這半個學期的教學和學習情況。對孩子而言,本學期半期考試是一次寶貴的發現問題的機會,一次診斷自己適應能力的機會。
都說適應是一輩子的事,起始年級的同學通過半期考試看看自己適應七中的學習生活了嗎?初二、高二的同學要看看自己適應新的學習內容了嗎?特別是高二選了文科的同學,更是要看看自己適應文科的學習嗎?初三、高三的同學則是看看自己適應衝刺階段的學習節奏了嗎?通過考試診斷出問題後,家長要和孩子一起面對,一起研究,一起解決。

冷靜且理性的家長不僅是孩子情感上最可依靠的支撐,也是他(她)行動上最具啟發的榜樣。分數不代表一切,發現的問題就是潛在的增長點。請您不要因考試成績未達到某個標準而上升到對孩子的全盤否定。我們要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人,不是考試的機器。我們都不要因為一次考試而迷失了前進的方向。
不要做“割草機父母”
05
請不要做為孩子掃清一切障礙只准孩子埋頭學習的“割草機父母”,這樣做其實是剝奪了孩子的現實事務處理能力。
只兩耳不聞窗外事地學習,孩子的現實感就會減弱,也就容易沉溺於虛擬世界中去尋找和體驗真實感,比如手機,比如網絡遊戲……
所以,建議您避免週末與孩子交流的所有話題都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漲分漲分再漲分。校門外的世界那麼大,孩子需要去經歷,去看看,去體驗。況且,打掃下房間,洗兩次碗,讓大腦中樞處理學習之外的其他部分輪個班表現下,其實也是很好的放鬆方式。
最後,我們想說,老師們是家長們的盟友,我們的目標一致,都希望看到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建議您認真參加家長會,從各科教師那裡得到對孩子的進一步指導。

有句話說,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但父母對孩子的愛卻是為了分離。中學只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階段,讓我們一起慢些走,幫助孩子在中學的這幾年一步步做好準備。在過程中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這個獨一無二的生命。於是,某天,脫離開父母的羽翼後的他們能是精神獨立、人格健全、情感豐富的人,有充沛心理力量和同理心的人,能夠自己笑對風雨,陽光前行的人。
不同的花有著不同的綻放季節,我們的孩子也終會走向屬於自己的輝煌。而我們,完成任務的父母,老師們,則可以遙望他們青春的背影,揮手目送,不必追。
成都七中(成都中學)教育處
2018年11月9日

----------------------

看知識視頻、下學習資料、讀教育資訊、找機構、請家教、上“學樂幫” APP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學樂幫”即可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