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熱情的齊河民歌——《唱大戲》

編者按: 齊河縣,位於魯西北平原,黃河下游左岸,歷史悠久,人文璀璨,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氏族聚居,西周春秋時期,乃齊國正卿晏嬰采邑之地。獨特的歷史環境,齊魯文化的薰陶,給這片土地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傳承。 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維護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齊河縣文化和旅遊局聯合大眾網共同推出“齊河非遺項目展播”系列欄目,向公眾呈現我縣豐厚的非遺資源和優秀的匠人風采,以此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築文化自信。

齊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蘊含著齊河人民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是齊河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齊河文明的瑰寶。

【遇見非遺】樸實熱情的齊河民歌——《唱大戲》

朴实热情的齐河民歌——《唱大戏》
朴实热情的齐河民歌——《唱大戏》

《唱大戲》傳承人姜爾東

朴实热情的齐河民歌——《唱大戏》

《唱大戲》傳承人李愛華

唱大戲,是流傳於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一帶的地方民歌,作品收集整理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歌詞采自群眾口語,樸實而熱情,彰顯了齊河民歌獨有的地方特色。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齊河縣文化館開展對齊河民間音樂、民間文學的普查工作,尤其是對齊河當地民間音樂進行全面的蒐集整理,共整理出50首民間歌曲,《唱大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唱大戲原曲伴奏以板胡為主,以二胡、大提琴、揚琴等民族樂器為輔演奏,後經整理製作,以女生小合唱的形式演唱。

朴实热情的齐河民歌——《唱大戏》

《唱大戲》登上2019齊河春節聯歡晚會

朴实热情的齐河民歌——《唱大戏》

1964年德州師專肖寒老師《唱大戲》底稿

1979年,全國號召挖掘民歌民間音樂,在這個前提下,齊河縣文化館組織各鄉鎮文化站長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本地區民歌普查,蒐集整理出來的優秀代表民歌近百餘首,其中齊河民歌(唱大戲)參加了地區民歌大賽並榮獲一等獎,並被寫入德州地區民歌集,還被山東電視臺錄入優秀民歌,從此這首富有特色的地方民歌在全國各地廣泛傳唱。

為把這首曲目世代傳唱下去,齊河縣文化館把當年參與演唱和整理普查的李愛華、姜爾東確立為此曲目傳承人,為齊河民歌的傳承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018年,齊河縣文化館聯合山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邀請專業團隊,以《唱大戲》為音樂素材製作音樂並設計演出服裝,將《唱大戲》改編為舞蹈節目搬上齊河春晚的舞臺,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一致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