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是一輩子的事

踏上人生的旅途,每個人都懷有初心。何謂初心?或許是“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純潔美好,是“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清正忠貞,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雄心壯志……而黨員幹部的初心,則體現在黨旗下的錚錚誓言和融入血脈的宗旨意識。初心貴在一輩子的堅守,也難在一以貫之的堅持,唯有不忘初心,方可一往無前、善作善成。

守初心需要一輩子不變的政治品格。思想上的純潔,理論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堅定,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品格。周恩來同志用一生詮釋信仰不變的誓言,“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都要以誓死不變的精神為共產主義奮鬥到底”。鄧小平曾這樣表白:“我從來就未受過其他思想的浸入,一直就是相當共產主義的。”回望血雨腥風的革命歲月、熱火朝天的建設年代、波瀾壯闊的改革時期,一個個鮮活的事例都說明:信仰“保鮮”不是一勞永逸的事,宣誓入黨不代表靈魂入黨,職務提升不代表覺悟提高,黨齡長不代表黨性強。習主席強調:“信仰認定了就要信上一輩子,否則就會出大問題。”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黨員幹部面臨的誘惑、接受的考驗更加複雜多樣,對黨的信仰必須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既要有“生死凜然無苟且”“經得艱難考驗時”的忠誠,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定力,用一輩子不變的信仰堅守初心。

守初心需要一輩子不止的奮鬥情懷。一個人為事業一輩子孜孜以求,應是其生命價值之所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個“謀”字,詮釋了初心的奮鬥意義。初心是革命到底的奮鬥誓言。1912年,毛澤東在湖南圖書館自學時,就“下定這樣的決心:我將以一生的力量為痛苦的人民服務,將革命事業奮鬥到底”。王進喜曾說,他從小放過牛,知道牛的脾氣,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他要老老實實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初心是革命到底的奮鬥實踐。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退休後紮根大山義務植樹造林22年,用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幹革命要幹到腳直眼閉”的誓言。國測一大隊60多年來先後六測珠峰、兩下南極、36次進駐內蒙古荒原、46次深入西藏無人區、48次踏入新疆腹地,徒步行程近6000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1500多圈,用青春和生命默默丈量祖國的壯美河山。黨員隊伍中一個個鮮活的標杆,向我們展示了忠誠是黨員的“身份證”,奮鬥是先進的“資格證”。一輩子“革命到底”,要求我們忠實履行歷史使命,勇於擔當負責,保持鬥爭精神,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去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守初心需要一輩子不腐的人格力量。共產黨員堅守初心,不僅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更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李先念同志與黨員幹部談話時有一句口頭禪——“貪汙腐化是侮辱了自己的人格”。黨員幹部保持初心純潔,關鍵是在思想作風上防微杜漸,牢記破一次規矩就會留一個汙點,搞一次特殊就會減一分威信,謀一次私利就會失一片人心的教訓。應注重處處抓早防小,時時檢視整改,做到“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真正防患於未然。當然,沒有人生活在真空中,親戚朋友、老戰友、老同學這些人情關係是一種現實存在,黨員幹部迴避不了,但應謹防將人情關係與公共利益掛鉤。防範初心變質變色,必須堅守本色、恪守本分,做到不為人情所擾、不為私情所困,任何時候都要明辨是非不糊塗,堅守底線不動搖,呵護節操不自汙,始終保持應有的政治氣節和政治風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