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肉暴增2.5倍,但豬價還是上漲165%,專家:春節恐再破最高點

相信在一個星期之前,多數養豬朋友對於春節前的生豬價格都是充滿了信心,但是經過最近一個星期價格走勢的洗禮之後理性了很多,畢竟影響生豬價格的因素很多,單從生豬供應不足缺口巨大這一點去考慮是不足的。而影響我國生豬價格有個重要因素的就是進口豬肉的數量,

9月進口肉暴增2.5倍,但豬價還是上漲165%。

據海關總署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從1月份到9月份,我國已經進口了132.6萬噸凍豬肉,而單單9月當月進口量就達到了16.2萬噸,金額達到了25億元,而這個進口量也是2018年9月的2.5倍,在有關部門的努力下,2019年到9月份的進口量已經超過了2018年的總量。

雖然進口豬肉量同比增幅達到了43.6%,但是對於我國生豬價格的影響並不大,去年現階段我國的外三元生豬價格為13.75元/公斤,而現在卻達到了36.45元/公斤,上漲了22.7元/公斤,漲幅達到了165%,而豬肉價格的漲幅更高,達到了180.1%,這也是導致近期生豬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因為隨著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的上漲,百姓的豬肉消費能力下降,當沒人吃肉的時候自然價格也就跌下來了。

專家:春節恐再破最高點

受最近幾天價格下跌的影響,部分養殖戶對於春節期間的生豬價格已經喪失了信心,而這也正是屠企想看到的,因為之後壓價降價屠企才能獲取更高的利潤。但有關專家卻認為:春節時的生豬價格恐再破最高點。

1)生豬供應不足是主因。生豬價格的高低關鍵還是要看供求關係,供過於求價格上漲,反之價格下跌,現在距離春節越來越近了,專家認為隨著春節消費利好的推動,生豬價格有望在12月份或者1月份迎來新一波的上漲潮,甚至有可能一舉突破此前的最高價。

2)其它農產品價格上漲是次因,近期生豬價格上漲,其養殖業的其它產品價格也在上漲,包括雞蛋、白羽肉雞、肉牛羊、黃羽肉雞等的價格都在上漲,這就使得一些發生消費方向轉移的消費者又重新迴歸豬肉消費上來,對於春節前的生豬價格上漲起到有利的作用。

相關鏈接:養豬高手分析:2019年壓欄真的會失敗賠錢嗎?

可以算算賬,在何種情況下壓欄賺得最多,在何種情況下壓欄不賺錢,如果是長期壓欄,不用看短線,下跌的基礎有,但是不是現在。

那是多長時間,答案明年,很多人認為今年年底甚至過年,會跌入15塊錢以下,可以從現在淡季來找原因,我認為過年無憂,甚至說過年有跌價,那就等到過年以後,還是那句話,賭長期的,不要看短期利益。

言歸正傳,說說壓欄怎麼賺怎麼賠

第一,多大的分量算是壓欄,總不能說200斤也叫壓欄,最低限度二百六七,一直壓到400斤,算是真正的壓欄,在這期間,需要一個半月,那麼這一個半月,吃的糧食,與下跌的價格,會怎麼計算。

以兩元的下跌空間來看,豬在300斤,那就是600塊錢的利潤沒有了,換算成飼料,一塊五的飼料,就是400斤飼料,就算是三斤,長一斤豬,也就是130斤肉,換算成天數,正好一個半月,這些糧食算是白喂,往下跌一元,就要20多天的料錢。

那麼我們最多多餵了50天的料,除非就50天,全部都在下跌的空間,我們就認栽,只要就50天,給我們一點空間,我們就有贏的機會,畢竟現在是上行年,所以贏的幾率很大,頂多我們多餵了50天,算是不賺錢,但一旦讓我們賭贏,那就是高額利潤,因為我們又多餵了50天。

誰敢說現在50天之內,不會漲價,只會跌價,所以長線餵豬,根本不用擔心壓欄。

第二點,今年的行情不用說,單說消費的旺季還沒有啟動,看看南方的價格,下跌的空間根本不大,南北方差距根本沒有脫離四元,也就是說南方的基本面,是支撐這次豬價的重要原因,誰說豬多,誰說消費不給力,那是因為還沒真正啟動,而且沒有啟動的情況下,就已經是這個情況了,還用說以後,所以鼓動那些壓欄的人往外拋售,其實沒必要,除非下跌超過四元,也就是兩個多月的時間,這樣算是賠錢,但到那時就過年了,怎麼可能?

所以我認為長線壓欄,現在來看不賠錢,沒有必要恐慌性拋,請多我們白餵了50天,我就不信50天之內他不漲價,要是那樣,我認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