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造不了假的文物,现代科技也无法复制,底座玄机至今无法解开

2002年底,几个西装革履的人走进了一家华丽装饰的展览馆,只见为首的人指着最中心的展台一件包装华丽的衣裳,得意洋洋地对着身边眉头紧皱的人说:“颜行长,看见了吧,全世界就两件,专家已经做了鉴定,市场估价二十四亿,肯定没问题!”

唯一造不了假的文物,现代科技也无法复制,底座玄机至今无法解开

  颜行长刚想开口说一些什么,却又被打断:“我说了,我们集团只是一时资金周转困难,只要我们通力合作,还清贷款包拯没问题,您就放一百个心!,这件金缕玉衣在这儿,难不成我还能赖着你们几个亿不还?”

  上述的故事,来自于2002年的著名的“金缕玉衣骗贷案”,华尔森集团董事长谢根荣用了2万块,请手艺人打造了一件金缕玉衣,接着又耗费了几十万,邀请了当时全国著名的鉴宝专家杨伯达来给他背书,后者不但给这件衣服估价24亿元,还开具了专门的鉴定书。

唯一造不了假的文物,现代科技也无法复制,底座玄机至今无法解开

  谢根荣正是凭借着这一张鉴定书,巧舌如簧地从银行手上贷款走了7个多亿,让全国震惊。

  古玩这个行业,我国的爱好者不在少数,不少古玩爱好者都是家里有矿的存在,为了一个前朝留下来的瓶瓶罐罐,往往不惜花天价购买,但也有人瞄准了其中的“商机”,一些人以做假古董来敲诈牟取暴利,“金缕玉衣事件”正是一个这样的案子。

  作为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金缕玉衣用玉片,金丝串联而成,做工精细,玉片成衣之后排列整齐,对缝严密,可是即便是这样难以仿效的古董,都有人仿制成功骗取巨额钱财,更别说其他的东西了。

  往往那些卖古董的市场,地面上的地摊货,任摊主说得天花乱坠,1000个里面有999个都是赝品,只有真正玩古玩的老江湖老狐狸,可能挑到那么几个真正有年代感的好货。特别是玉石,瓷器、书画等物件,造假的人是数不胜数。手段更是千奇百怪。

  即便是骨灰级玩家,也有在河边湿鞋的危险,砸重金买一个一文不值的东西回来。

  但是有一件东西,让造假者自始至终仿造不出来,现代技术也无能为力,无人揭开其中秘密,这个文物就叫做曾侯乙建鼓底座,曾经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目前保管在湖北省博物馆。

唯一造不了假的文物,现代科技也无法复制,底座玄机至今无法解开

  作为曾侯乙建鼓的底座,它由八对大龙和数十条纠结缠绕的小龙构成,龙生互相缠绕镂空并且镶嵌宝石,工艺至今无法复原,曾经有专家想要复制它的复制品去别的地方展出,却发现根本没有办法还原。

  如此多的大龙和小龙究竟是怎么打铸上去的,这和底座的构成有关,但是底座玄机至今没有被揭开,因此至今这一件曾侯乙建鼓底座都没有复制品,赝品制造者就更加不会复制了。

唯一造不了假的文物,现代科技也无法复制,底座玄机至今无法解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