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因為審美不足,而與多數人格格不入?

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嗎?

比如,下圖中,

右下角幾種深淺不同的藍色,具體的差別在哪裡?又比如,中間偏左的幾種紅色,細微的分別又是什麼?

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

你相信嗎?可能古代中國人會比你更快更準確地說出它們的名字,而且是那種,動聽的名字。

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

因為長年的都市生活,五感退化,我們對很多色彩的感覺已經難以下意識聯繫到自然百物了。如果說世界是由語言構建的,那蒼白的語言構建起來的世界,無論如何難以說是富有審美趣味的。

要改變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一本書起步,重新進入古典的色彩世界,甚至從尋找原料開始,自己染一匹布,來再次認識硃砂、佛青、胭脂紅……

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

這本名為《絕色》的小書,從開本到印刷效果到圖文排版,都只有一個“美”字。

著名學者曾啟雄以其從色彩出發,涵括物理、化學、生物、語言學、地理學乃至文學典籍的駁雜貫通能力,向我們研磨展開一幅七彩長卷,每一種色彩都可以分層講述,每一種色彩都有自有的絢爛與奇觀。

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
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

如果還想徹底走入自然,純粹地享受天空般的自由,可以去收集水滴、泥土,或者雲朵。

豆瓣網友@陳章魚說,我把《雲彩收集者手冊》強烈推薦給三類朋友:對氣象學感興趣的朋友, 有大把空閒時間的朋友, 想要治好頸椎病的朋友。

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

能夠讀懂自然真的會延展你的生命。想象一個人,能說出鳥類的名字,能知道花的故事,能講出雲彩提示的密碼,甚至可以從一滴水裡看見宇宙的來去……科學有它自己的浪漫,只要我們稍微學一點,就能過一種更有審美,更有趣味的生活。

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

假如在自然裡撒野完畢,還想探尋人文世界的審美要怎樣完成,作家苗煒可以給出一整個“花花世界”的答案。

帶著小說家、記者、球迷、咖啡美酒愛好者的靈魂,苗煒進入這個莎士比亞、卡夫卡、海明威、愛因斯坦走過的世界,感知它的美好與冷峻。

也許你和我一樣厭倦了各類粗淺的遊記,但苗師傅的這一本不太一樣,當偉大城市遭遇虔誠的朝聖者,兩者互相賞識激發的能量,自帶聖光。

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

許多人把週三視為一個“小週末”,一週的中間點,一個“上來透口氣”的喘息時刻,那麼,不妨從今天就去觸摸色彩,去看雲,去這個花花世界的其他角落探險吧!

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
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那一滴水呢,

是不是也能從中看到無窮寰宇?

從廚房檯面上濺落的水滴,

到海洋中令人稱奇的罕見現象,

英國探險家特里斯坦·古利引領我們探尋與水有關的科學謎題。

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

到底人是不是比鳥更笨?

我們經常忘記鑰匙在哪裡,

烏鴉卻能記住5000個貯藏食物的地點。

達爾文主張,

人類的心智和其他物種的心智

在本質上並沒有不同,

只有程度上的差別。

向鳥類致敬,向鳥類學習。

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

英國作家菲利普·鮑爾攪動鍊金術師的坩堝,

聆聽畫家與畫材商的爭執,

又拈起科學家的色卡和稜鏡,

細膩地譜寫出夢想家與手藝人協力合作、

發明新顏料的漫長故事……

你因为审美不足,而与多数人格格不入?

在這本苗師傅的短篇集中,

你會看到執著尋找外星人的中年大叔

如何被網絡騙子騙錢,

單身程序員怎麼謀劃

仿效羅伯特·德尼羅的電影搶劫銀行,

生在1980年代的中學生

如何初次認識自己和世界……

讓我們期待一個可以去遠足的星期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