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漂泊洞庭湖裡數千名居無定所的漁民搬進岸上新家!來看看他的故事

2009年,漂泊洞庭湖裡數千名居無定所的漁民搬進岸上新家!來看看他的故事

2009年,部分洞庭湖漁民搬遷到岳陽縣城關鎮漁民新村。 韓 章 攝

2009年,漂泊洞庭湖裡數千名居無定所的漁民搬進岸上新家!來看看他的故事

2009年,部分洞庭湖漁民搬遷到岳陽縣城關鎮漁民新村。 韓 章 攝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 瑜

人物小檔案

何建國,1964年出生於益陽南縣三仙湖鎮德勝村,家裡世代捕魚為生。他和妻子是洞庭湖裡以船為家的漁民,後來,轉型成收購經營魚蝦的商販,過著白天上岸販魚,晚上向漁民收魚的生活,吃喝拉撒均在洞庭湖裡。2009年,響應“漁民上岸”號召,創立“萬家漁火”酒樓。2018年起,開始著手建立洞庭湖民宿文化園,傳承和保護洞庭湖民宿文化。

講述大事件

洞庭湖裡數千名居無定所的漁民搬進岸上新家

今年是湖南省出臺“漁民上岸”政策10週年,作為一位親歷“漁民上岸”的老漁民,岳陽“萬家漁火”酒樓的創始人何建國說起自己的經歷,感慨萬千。

“10年前,我還只是一個小學畢業、常年飄蕩在洞庭湖上、以船為家的漁民。”今年55歲的何建國回憶,當時“白天一張網,晚上一張船”,是他們“以船為家”漁民漂泊生活的真實寫照。

1964年,何建國出生於益陽南縣三仙湖鎮德勝村一個貧困家庭,因緊鄰洞庭湖,世代以捕魚為生。何建國家裡兄弟五個,他是長子,時常飯都吃不飽。從8歲開始,他就開始幫家裡分擔重擔,一邊上學,一邊幫父母捕撈。

後來,何建國索性退學,成為一名漂泊在洞庭湖上的漁民。和他一樣,身邊的漁民都過著居無定所,水退洲上住,水漲船為家,常年漂泊湖中,靠捕魚為生的日子。“漁民上岸之前,一家三代人一起住在一條船上,沒船的人在附近的岸上用蘆葦搭一個棚,吃喝拉撒睡都在裡面。”憶起過往,何建國至今仍歷歷在目。

何建國回憶,以前小孩上學問題,長期困擾著漂泊在湖上的漁民。為了照顧在岸上唸書的孩子,不管每天捕魚多晚,何建國都要負責到碼頭去接小孩,次日一早再送到碼頭,週而復始。搖搖晃晃的漁船就是孩子學習和寫作業的地方。後來,孩子讀寄宿學校了,何建國才放下心來,他和妻子專心在湖上捕撈,節假日再將孩子接到船上。

就醫也曾是何建國面臨的一大難題。由於長期生活在湖上,一些頭疼腦熱的小病久拖便成了惡疾。何建國說,在洞庭湖區,當時約有數萬人存在類似的境況:這些漁民在陸地上沒有固定住房、沒有田地,有的甚至連戶籍也沒有,生活十分困難。

漁民的生存狀況引起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視。2009年,湖南出臺“漁民上岸”的政策,決定從實施安居工程入手,系統解決湖區捕撈漁民困難問題。

“農民吃穿用度可以從土地裡來,我們只能從洞庭湖裡來,沒了船、離了水,‘飯碗’就沒了。我們天天風裡來雨裡去,除了跟船什麼技能也不會,一旦漁船拆解,拿什麼保障自己和妻兒的生計?”何建國回憶,政府出臺“漁民上岸”政策後,身邊有不少漁民都有些猶豫。針對他們的顧慮,當時政府實施漁民安居工程,確保漁民有房子住,還先後開辦了汽車駕駛、船舶駕駛、電腦技術、養殖技術、廚藝等培訓班,幫助他們轉崗再就業。此外,還將全市漁民及子女全部納入民政救助保障體系和困難家庭助學救助體系,解決捕撈漁民子女就學難題,安排就近入學。

“作為一個老漁民,我親眼目睹電打魚、迷魂陣、撒網等捕魚方式,對洞庭湖生態造成的危害。”何建國說,當時他順應“漁民上岸”政策的號召,參加汽車駕駛培訓,但一上車,他就瞌睡連連。後來,他花了30多萬元購買了三角線碼頭邊的一棟幾百平方的破舊房屋,進行修整和裝修,創辦了“萬家漁火”酒樓,告別了在船上飄蕩的生活。

來自岳陽市農業農村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岳陽全市的捕撈漁民主要分佈在東洞庭湖和部分南洞庭湖、長江岳陽段、湘江及資江等天然水域,全市沿江沿湖靠天然捕撈的專副業漁民達5520戶、18848人,擁有各類漁船7682條。2008年底以來,岳陽堅持把洞庭湖區捕撈漁民解困作為推動科學發展、大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共有811戶無房捕撈漁民的住房問題得到解決,831戶漁民的危房得到改造,漁民上岸安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如果沒有湖南省出臺的漁民上岸轉產轉業的政策鼓勵,我可能一輩子都在洞庭湖上漂泊。”十年時間,從一個以船為家、飄在湖上的漁民,到現在成為岳陽遠近聞名的餐飲店“萬家漁火”的掌門人,年入百萬,何建國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從內心感謝“漁民上岸”政策,讓他的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個人小故事

“洞庭湖讓我賺到第一桶金,我要回報它”

“當時家裡窮,穿不暖吃不飽,一斤油要吃半個月。”何建國說,現在他還記得自己跟隨父母到六門閘捕魚,又累又渴的他花5分錢買了一根甘蔗的場景,“真的好甜啊!”幾十年過去,何建國仍記得當年品嚐甘蔗的滋味。

“那時候的洞庭湖湖水清澈,可以看到底下有魚兒游來游去,我們駕駛的船隻也是木船,全靠風力來吹動,並沒有發動機。”何建國告訴記者,在洞庭湖上漂泊期間,儘管每天都是起早貪黑,但辛勞付出的回報遠遠低於他們的期待。

隨著時代的變化,不少漁民都給船裝上發動機,開始用電打魚、“迷魂陣”、漁網等方式捕撈,何建國也開始效仿。當時,他一個季度的收入就達到4000元,有時一網能捕獲幾千斤魚蝦。“使用迷魂陣儘管收益大,但給洞庭湖的資源帶來了很大的危害。”

後來,何建國看見有人開著船向漁民收購魚蝦,腦袋靈活的他也開始效仿,轉型成收購經營魚蝦的商販。深諳漁民艱辛的何建國在收購魚蝦過程中始終給出“良心價”,使用“良心秤”。何建國的誠信和善良贏得了漁民的青睞,漁民紛紛將捕撈的魚優先賣給他,甚至有些漁民只將魚賣給他。“高峰期,一天可以銷售幾萬斤。”慢慢地,何建國成為洞庭湖裡最大的魚販子。就這樣,何建國在洞庭湖裡賺到了第一桶金。

2009年,在洞庭湖上漂泊近40個春秋的何建國迎來了人生的轉折。他積極響應漁民上岸政策,帶頭上岸定居,創辦“萬家漁火”酒樓,告別了在船上漂盪的生活。

現如今,除了經營酒樓,何建國還投資百萬,創立了“洞庭湖民俗文化園”,裡面擺放著數十萬件他從各地蒐羅來的與洞庭湖文化息息相關的物品。

“先輩們使用的每件生活器具,無不反映了老漁民生活的智慧與經驗,是留給子孫後代的一筆豐厚財富,我想把這筆財富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何建國說,他在洞庭湖裡賺到了第一桶金,對洞庭湖有深刻的感情,這也是他創辦洞庭湖民宿文化園的初衷。

記者手記

“家是溫暖的岸”的夢想終於成真

八百里洞庭湖煙波浩渺,物豐水美,自古便是魚米之鄉。百舸爭流的漁船,靠水吃水的漁民,構成了一幅具有湖湘特色的水墨畫。在這裡,曾生活著無數以捕魚為生的漁民家庭。他們居無定所,水退洲上住,水漲船為家,常年漂泊湖中,靠捕魚為生,幾多變遷,幾多風雨。

2009年,湖南出臺“漁民上岸”政策,通過一屆屆政府的接力,現如今,不計其數的漁民上岸定居就業,從此告別“白天一張網,晚上一張船”、居無定所、長年漂泊的生活,“家是溫暖的岸”的夢想終於成真。採訪中,這些上岸漁民們堅信,靠勤勞的雙手,未來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晚輩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