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小「決裂」——這份子錢,是最後一筆金錢交易

最好的朋友是那種不喜歡多說,能與你默默相對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高爾基

我和發小,我們兩個是一個幼兒園,一個小學,一個初中,一個高中的,直到高三我們的關係都很好。

高考之後去了不同的大學,因為大學距離遠又比較忙,我們的聯繫也越來越少。

發小「決裂」——這份子錢,是最後一筆金錢交易

(註釋:作者供圖)

應該借發小錢嗎

某一天中午我收到了她的微信“親愛的,在嘛”。

對於這種看似很熟實則生疏的字眼,我生硬的回應了一句:我在。

隨即便是一片安靜,我以為她不會再回我的時候。

她說了一句“手頭寬裕嘛,方便借點錢嘛”。

這是她第一次向我借錢,我沒有詢問她要借錢做什麼。

直接說了一句:多少?她很快就回了“800”。我沒有猶豫,借給她了。

她收到錢了彷彿就石沉大海。未提還錢,也未提最近學習生活如何。

倒是我,問了她兩句最近怎麼樣,她也簡單回了兩個字“還行”,草草敷衍。

發小「決裂」——這份子錢,是最後一筆金錢交易

(註釋:作者供圖)

轉眼間過了小半年了,期間我們兩個人從未聯繫過,沒有經濟往來,更沒有噓寒問暖。

彷彿還是那個中午,又收到了看似很熟的打招呼用語,我開門見山地問:有事?

她倒是沒有避諱,“能借我200塊錢嘛,急用!!!”

看她如此心急,我依然沒有拒絕,生怕有急事耽誤了,還是借了。

預料之中,又一次人間蒸發再也沒有回覆了,我也沒有追問。

當天晚上11點多她給我發了微信,說一共借了1000吧,一個月之內就還你。

我並沒有跟她客套,讓她不用著急還錢什麼的,只回了她一句:行。

借錢不還應該嗎?

一個月過去了,絲毫沒有波瀾。

最讓人生氣的是我刷到了她去逛奢侈品,聚餐,去海邊玩的朋友圈。

有錢做這些卻沒錢還給我,隻字不提,我忍不住了,問了問她,錢什麼時候能還?

她是隔天回覆我的,“過兩天就還了,你應該現在也不缺錢吧。

1000塊錢把我看得死死的,哎”她倒嘆氣了,我也有氣,找誰去呢。

又過了一個月,她找我了,原以為是還錢,沒想到一開口,“借我500塊錢唄”。

我回絕了:沒錢,都靠家裡人給呢。

我本以為她會知難而退,誰知她說,“是不是因為沒還你錢就不準備借我了,我可沒打算借錢不還,只是一起還,只要借我500,月底一準都還你。”

我說我只有200,她說200也行。

我猶豫了一下,也想過她如果全都不還我,怎麼辦。

但心事被說中,又有點拉不下臉來,畢竟是發小,我想著,再信她一次吧。

如果真的不還我,那以後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於是再一次借給了她。

發小「決裂」——這份子錢,是最後一筆金錢交易

(註釋:作者供圖)

一晃過去3個月了,1200,對於上學的我而言都是生活費。

我並沒有跟家裡說這件事,而是偷偷去打工貼補生活。

那一天在咖啡廳收銀,很晚下班,疲倦的我拖著沉重的身體回到了宿舍,又收到了她的借錢微信。

眼前浮現的是昨日還在朋友圈各種瀟灑的她,一瞬間各種複雜情緒湧上心頭,委屈,不滿,怒火……

我終於控制不住自己,撥電話過去開罵,罵完後直接掛掉了電話。

我並沒有罷休,第二天去了她們學校找到了她,逼迫她還錢,她說,“你先回去,錢我會給你的,這麼多同學呢”。

我沒有讓步,直接說:今天必須還錢。

我眼看著她跟同學借錢,東拼西湊,終於給我了。

我臨走之前她還說了一句,“我沒想到你是這樣的人,從小到大,是我看錯你了”,我回答她:真巧,我跟你的想法一樣。

沒有交集也是好的

時光荏苒,一轉眼大家都畢業步入社會了。

她依然還是厚著臉皮跟我借了幾次錢,我一一回絕了,其實有時候學會說不,能讓自己減少很多煩惱。

本以為以後都不會有什麼交集了,誰想到她要結婚了。

事情出乎我的預料,我以為她絕對不會邀請我。

誰想到她居然熱情邀請,而且反覆催促讓我去她家幫幫忙,熱鬧熱鬧,熱情似火,好像我不到她就結不了婚。

就在結婚當天還有空催我趕緊去她家,實在不好回絕,我去了,一臉無奈。

我並沒有私下給她份子錢,而是記了賬桌,不是要賬務分明,而是要告訴她,我跟你之間就到這了。

果然,我的想法沒錯,結婚那天我參加完婚禮隨便吃了幾口就準備撤了。

跟她說了一句,她回了我,“該走就走吧,也沒事了”。

她當時坐在椅子上,沒有起身,沒有相送,跟婚前準備的時候相比,貌似換了一個人。

我一個人坐地鐵回了家,也沒有得到是否回家的問候,從此我們便再沒有交集。

發小「決裂」——這份子錢,是最後一筆金錢交易

(註釋:作者供圖)

如今回想起來,是我變了還是她變了,其實可能都變了,只是變得早或晚而已。

也許從她開始借錢的時候我們的距離就逐漸拉開了,就算沒有金錢往來,我們的關係也會越來越遠。

這也是註定的,並不是多不看好,多不樂觀,也許從來不是一路人。

如果是你,你還願意跟這樣的朋友走下去嘛?

有些人借錢是為了救急,一旦危機度過,總是想著先把欠別人的錢還了。

而有些人借錢卻是為了滿足私慾,因為不知道滿足,所以永遠不夠,不夠,這類人往往喜歡借錢不還。

我無法理解這些借錢不還的人,無法理解他們有錢去玩樂卻沒錢付清欠款。

我想,道不同不相為謀。我還是會借錢給朋友,但前提是真的救急。

我身邊有朋友還是“三角帳”,甚至“多角賬”,你欠我,我欠他,成年人為什麼不能保證自己經濟獨立呢。

也要為自己和身邊人考慮,不能太自私,否則真的無法立足。

@小帥分享的故事觸動你了嗎?想了解更多關於他/她的故事,請登錄共鳴社區官網www.gogmin.com,關注@小帥,也可以私信他/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