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宁乡:棠甘山的河


湖南宁乡:棠甘山的河


棠甘山山高,自然水多。水往低处流,于是山沟就成了河。大沟亦大河,小沟亦小河。

小河有塔山河、油嘴冲河、狗骨潭河,当然,还有好多名姓不详的小小的河。这些河是小,小得不能飘舟,小得三、五步就能淌过。虽小,却也能田园饱湿。即使是干旱季节,太阳把石头晒得爆裂,也不缺河中那一湾照映青山的水。

大河就是棠甘山河了。说大?当然只能在棠甘山沟里称得上大,也只有在山洪暴发时,才称得上大。昨晚就下了这样一场雨。那雨说下就下,那水也说涨就涨。好像银河缺口,顷刻间,排山倒海。那个狂,感觉就像爷爷故事里的水漫金山,似乎要平了山庄,硬把山沟成大河。易涨易退山泉水。还好,雨还在山峰上流连,水早就淡了那份嚣张。次日的又一轮阳光下,柳绿依旧,水潺依然。唯有不成的,就多了些乱石重叠。

湖南宁乡:棠甘山的河


我在棠甘山河边住,听着这河的声,喝着这河的水,也在这条河的美丽传说中淌游。

山内山外,山一样,水一样,众家如是说。可棠甘山的山就不同了,棠甘山的山,既是高山又是神仙居的地方。瓦子寨的梅王将士,祝融峰下华严寺里的先僧,都是上千年的故事,不是神仙也是神仙。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山灵了,水自然也灵。棠甘山的河虽没现身过自然界的龙、也没有过有关龙的传说,但有朝野的龙,在棠甘山曾经风过、雨过。如远古的某年,有谁谁的,血洗湖南时就涉及到棠甘山。

故事是这样传的:一三六四年,明太祖朱元璋部大将徐达,与陈友谅及元残部在长沙激战数天,后陈友谅兵败南逃,徐达奉命一路穷追,追至瓦子寨脚下的棠甘山,正准备对附近山头围捕。陈部为躲避杀戮,连夜杀数十头牛羊,血洒油嘴冲河,制造假象,以此迷惑对方耳目。陈部有幸躲过一劫后,沿雪峰山山脉往西散处。以致于后来西南方向多匪多寇之说。这就是帝王之间的龙争虎斗,这就是这条河流淌至今,还在流传的故事。

湖南宁乡:棠甘山的河


棠甘山河既汇流着油嘴冲河的水,也纳塔山河的水。塔山河跟油嘴冲河一样,同样流淌着远古文化之气息,只是没油嘴冲河那样血雨腥风。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话说的,好像就是塔山河。塔山河虽没有龙,但有很多蛇、很多大蛇。或许是山之神兮,或许是有最好的自然条件,而好生蛇。在我的记忆里,就有关于蛇的传说。有一村夫,平日里胆子也够大,习惯了在山上白天黑夜的转。不过,最终还是摊上了事。某日月夜深归,进屋一声长叹,然后瘫坐在地,全身发抖,豆大的汗珠像淋了一场雨。他说遇到了蛇,与人比高的蛇,然后倒头昏睡。第二天,又说是遇到了龙,好大一条龙,那龙头长角,嘴喷雾,尾摆风生起。第三天,不吃不喝也不说。最终没熬过半月,走了。到底是龙还是蛇,无从考究,只留一番热议。

湖南宁乡:棠甘山的河


塔山河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如今的山头又添辉煌。由三一重工承建的风力发电项目正式启动。试想那山头悠悠转动的风叶,何尝不是一条飞舞的巨龙?届时山巅之上狂龙聚首,伴随棠甘山的风、棠甘山的雨,舞动那一方天空,造福万千百姓。棠甘山两岸也将更加美丽、繁荣。

风一程,雨一程。棠甘山的河,流的都是年华,流的都是故事。河归何处?不知道。只知道河随水弯,水随风向,流向远方。远方,就是那太阳滚落的地方。

湖南宁乡:棠甘山的河

作者简介:张贻谋,昵称:棠甘哥,宁乡市龙田棠甘山人。系宁乡市诗散文协会会员。爱好文学,也爱写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