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四川話,隨便兩個城市方言都不一樣

作為一個在西昌生活了四年的廣安人,6人寢室裡唯一的非西昌人,全天接受西昌各地方言的洗禮,於是語言細胞開始跳躍,專業素養開始作祟,這篇文章便應運而生。

確切地說,這是1個廣安人跟5個西昌人住在一起,說著各自的四川話,鬧出來的笑話。

神奇的四川話,隨便兩個城市方言都不一樣


1.“搞倆” 這是西昌方言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疑問代詞,相當於廣安話當中的“zhuà子?”。用普通話講就是:“你要幹什麼?怎麼了?”。舉例:

(1)“你在搞倆哦?”就是問“你在做什麼?”用英語說就是:What are you doing?

(2)當一群人在圍觀某一事物,而你不知道,你問:“搞倆咯?”意思就是:“怎麼了?發生什麼了?”用廣安話說就是:“哪們咯?“zhuà子咯?”英語表達就是:“What is the matter? ”或者“What happened?

神奇的四川話,隨便兩個城市方言都不一樣


2. “a”跟 “nia” 是西昌方言中最主要的兩個物主代詞。a 表示“我的”,nia 表示“你的”。經常會聽到有人說“a 爹”意思是“我的父親”即“my father”; “nia 家”就是“你家”,“your family”。這個廣安方言中好像沒有對應的。


3. 西昌方言“掏” (音譯), 意思是“罵”。廣安方言裡一般說 “決”(音譯)。這是西昌方言裡出現頻率比較高的一個動詞,舉個例子來感受一下:

我的靴子上要是有泥巴,一進屋我爸就掏/決/罵我。

英語的話,依情境,可以用scold(責罵),curse(咒罵),abuse(辱罵) 等等。

例句翻譯: If I walk in with muddy boots, Dad always scolds me.


4. 西昌方言“老mer~",意思是“上了年紀的女性”,廣安方言一般說“老婆婆““老太婆”。這個發音是兒化音,剛到西昌的外地人容易分不清“老媽”和“老mer~",以至於本來想親切地稱呼某人為“甘老媽”,卻說成“甘老mer~",對方接收到的信息就是你在叫她“甘老太婆”。

神奇的四川話,隨便兩個城市方言都不一樣




5. 西昌話“公雞、母雞、雞娃兒 ”,前兩個都跟普通話完全吻合,第三個“雞娃兒”讓人不得不佩服方言的表現力。“雞娃兒”是小雞的意思,感覺還是個活潑調皮的小雞。那這三個詞在廣安方言裡是怎麼說的呢?——

“雞公、雞婆、雞崽崽”。對於雞,廣安人習慣先描述物種、再描述性別。重慶好像也是這樣,想必大家都看到過“重慶燒雞公”的招牌,就是一道紅燒公雞的菜。

官方表達:“公雞(rooster),母雞(hen),小雞(chick)”。


6.西昌市冕寧縣方言 “一張人” “一張狗”......堪稱迷幻!幾乎可以用“張”代替所有量詞。冕寧朋友們的呼聲:“受本地方言影響,小學語文考試填量詞經常填錯!”。而廣安小朋友,詞彙貧乏時候習慣用“個”來代替所有量詞:“一個人、一個狗、一個筆、一個雞......"。

英文就更省事兒了,直接是"a man, a dog, a pen ,a chick......" 當然,遇到 “一瓶水”(a bottle of water"),“一群人”(a crowd of people), “一絲睡意” (a wink of sleep), “一陣小雨”(a spatter of rain)時,也不怎麼省事。

神奇的四川話,隨便兩個城市方言都不一樣


7. “凱起”這個詞來自於西昌市高草鄉代表隊。意思是“一直,老是”,相當於廣安方言裡的“根深”,用英語說就是“always”。

例句:她凱起/根深熬夜。意思是“她老是熬夜。”即“She always stays up late.”這個詞還有來自西昌市德昌縣代表隊的同義詞:“拉撐”“扯起”,所以上面這句話還可以paraphrase成:“她扯起熬夜。”或是“她拉撐熬夜。”


8.西昌人說“胚毛兒”,廣安人說“妹妹頭”,其實都是“劉海”的意思。英文表達就是“bangs”。


9.“一火連” 這是西昌市德昌縣代表隊提供的最具特色的一個詞,用廣安話說就是:“一哈就...”,普通話就是:“突然地”,即“suddenly”。

神奇的四川話,隨便兩個城市方言都不一樣

例句:她一火連就哭起來了。 官方表達就是“她突然哭了起來。“She cried suddenly.”


10.西昌方言“焦鍋兒了”,廣安話說“枯了”,意思就是糊了、燒焦了,英文裡說“burnt"。

例句:

西昌話:土豆焦鍋兒了,吃不得了吧!

廣安話:洋芋燒枯了,吃不得噶老。

普通話: 土豆燒糊了,我們不能吃了。

英文版:The potatoes have been burnt,so we can not eat them.

神奇的四川話,隨便兩個城市方言都不一樣


11.西昌方言 “勒倆久”,意思是“這段時間、最近”,即“recently”。這個詞要用現在完成時態。

12.西昌方言“架勢”,廣安話就是“毛起”“攢勁兒”,比如說“架勢鬧”就是“毛起鬧”的意思。相當於普通話中的“拼盡全力”,英文就是:with all your strength。


13. 西昌方言“眼睛澀了”意思是“我覺得困了,想睡了”,廣安一般說:“好打瞌睡啊!”用英語說就是:“I am sleepy.”


14. “耳”(音譯),是西昌方言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動詞,意思是“扔,丟”。比如說:“我把它耳掉了”就是“I threw it away.”


15. 西昌話“克西頭兒”,即廣安話中的“克西菠蘿”

,都是“膝蓋”的意思,英文:“knee”。


神奇的四川話,隨便兩個城市方言都不一樣

總的來說,廣安方言缺少翹舌音、後鼻音,比如把“老師”說成“老撕”、“平安”說成“貧安”。西昌方言分平翹舌,卻沒有圓唇音。有時是直接省去“u”這個音,把

“託tuō付”說成“tō付”;有時則將“u”變成“i”,把“杜鵑juān”說成“杜jiān”。

四川話可不僅僅是一種方言,可能是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方言。因為每個市、縣、鄉鎮、乃至每個村的方言都會有差異。

以上見解不免有所侷限,還望各位專業人士不吝賜教。最後,我想說:月是故鄉明,鄉音最牽情。說好普通話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我們的家鄉話。來說一句自己家鄉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