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昊生物:高價投資+低價賣出 大股東這樣掏空上市公司

8月23日,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昊生物”或“公司”)發佈公告稱,擬將參股公司—廣州優得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得清”)20%股權出讓,出讓價為2,600萬元。此次出讓優得清估值再次被打回至五年半前—冠昊生物首次增資時。

上市後勤於投資併購的冠昊生物,似乎正在從“買買買”毫無破綻的向“賣賣賣”過渡。

掏空上市公司手段很多,高價投資,低價賣出,是其中方式之一。

和訊網將針對冠昊生物近幾年的投資併購標的逐一進行分析,本篇主要分析冠昊生物對優得清的投資與轉讓來龍去脈。

和訊網此前相關報道如下:

冠昊生物:上市8年投資之殤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優得清

優得清,全稱廣州優得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7月30日。

彼時,股東結構相對單一,具體持股情況如下:

冠昊生物:高价投资+低价卖出 大股东这样掏空上市公司

2014年3月18日,冠昊生物即啟動對優得清實施首輪注資,耗資4,000萬元,持股比例33.33%。

冠昊生物開出的類“對賭”條件如下:

1、鑑於2014年2月28日前,優得清已完成生物型人工角膜8例臨床入組實驗;2014年4月30日前,經冠昊生物董事會同意後增資1,000萬元,佔優得清註冊資本16%;

2、2015年6月30日前,優得清生物型人工角膜項目計劃完成臨床試驗(採用術後180天脫盲率作為主要療效指標)。在提交產品註冊申請並獲受理後,冠昊生物繼續增資3,000萬元,佔優得清增資後註冊資本33.33%。

對於投資目的,冠昊生物如此界定:多家臨床中心試驗情況顯示,優得清人工角膜的愈後效果接近同種異體角膜。一旦成功投產將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會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對於公司的影響,公告原文如下:“本次投資項目,在技術、產品方面與公司具有較好的協同性。從長遠發展看,可以豐富、延伸公司產品線,在相關的新材料、新產品技術中形成有發展潛力的新的優勢技術,對豐富公司產品種類,提升公司新產品研發能力及增加公司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和訊網查閱冠昊生物2014年3月18日公告,公告顯示,優得清成立之初,即2013年8月,冠昊生物與優得清簽署《技術合作協議書》,授權優得清在再生型醫療器械國家工程實驗室技術平臺上研發生物型人工角膜,並提供研發技術支持。

這意味著,如果沒有冠昊生物的授權與技術支持,或許優得清公司並不會誕生。

既提供技術平臺,又提供研發技術支持,加上後續的兩輪高估值融資,優得清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

4000萬分批次投資優得清,估值年複合增長率最高達2225.51%

據冠昊生物2014年年報,公司於2014年9月24日與優得清簽署《增資合同》,首輪投資1,000萬元,持股比例16%。

此時對應估值6,250萬元。

另據冠昊生物2015年年報,2015年7月,冠昊生物再次對優得清增資3,000萬元,再增持股比例17.33%,累計持股比例達33.33%。

此時優得清估值為17,311萬元。

2015年8月25日,冠昊生物再次發佈公告,啟動對優得清的第二輪投資,此次耗資3,600萬元,持股比例16%。

此時優得清估值為22,500萬元。

即使以冠昊生物實際出資時間為準,2014年9月24日—2015年7月—2015年8月25日,優得清的估值從6,250萬元—17,311萬元—22,500萬元。

冠昊生物:高价投资+低价卖出 大股东这样掏空上市公司

從以上圖表可以看出,僅依賴於冠昊生物的優得清,通過三次分階段增資估值的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76.98%,2225.51%。

真正的吻合了馬雲的一句話“昨天你對我愛理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對於估值的定價依據,冠昊生物相關公告並無做任何解釋。

二次增資后冠昊生物持股比例為49.33%,恰好控制在合併報表界線之下。

隨著優得清估值被快速提升,冠昊生物利潤表上的投資收益也水漲船高。

冠昊生物的投資邏輯也是“有章可循”,且深知“長於謀劃,才能有所成就”之道。

優得清成立三年創始股東兼總經理謝麗君緣何全身而退

前面提到過,2015年8月25日,冠昊生物對優得清進行3600萬元的現金投資,獲得16%股份,16%股份均來源於原股東老股轉讓。

其中謝麗君出讓5.76%,出讓款1,275.75萬元;林永亮出讓3.33%,出讓款750萬元,廣東拓賽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出讓7%,出讓款1,575萬元(受讓原創始股東陳剛股份)。

此次老股轉讓後,優得清的股權架構如下:

冠昊生物:高价投资+低价卖出 大股东这样掏空上市公司

對於估值依據,公告裡僅簡單描述:“根據優得清的資產和業務規模,綜合考慮優得清現有的設備、技術及研發產品的未來市場潛力情況,由各方協商確定。”

優得清的資產和設備究竟如何定價,冠昊生物相應的公告裡均無任何相關信息。直白解讀以上公告,冠昊生物與原股東“商量”後將估值一個月內從17,311萬元抬至22,500萬元。

冠昊生物2016年年報如此描述優得清,“優得清脫細胞角膜植片採用全球首創的技術,是全球唯一以脫盲復明為主要療效指標的產品,為眾多失明患者重現光明,該產品和技術報告期內被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和《新聞聯播》節目、廣東衛視及各大主流證券媒體進行專題報道。”

值得深思的是,公司成立僅2年,估值已達22,500萬元,可謂如日中天。謝麗君作為創始股東,為何在此時老股轉讓?

是對公司的未來不看好還是急於脫手燙手的山芋?

作為冠昊生物控股股東—廣東知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謝麗君是否為原實控人朱衛平代持?

根據天眼查,2016年11月17日,謝麗君作為股東退出,由上海納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合夥)接手其所持有優得清3%股份。

作為優得清創始股東的謝麗君已全身而退,不再持有優得清任何股份。

另根據天眼查,2017年2月13日,謝麗君的法人身份卸任,由寇冰(珠海市祥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原實控人)接任。

謝麗君的股權接替迷霧

上海納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納景生物”),成立於2016年6月30日,成立之初股東為林永亮與劉豔麗,各持股50%。

2016年11月4日,股東劉豔麗變更為謝麗君,謝麗君持股60%,林永亮持股40%,執行事務合夥人變更為謝麗君。

2017年3月7日,謝麗君持有的納景生物60%股份再次轉給劉豔麗,執行事務合夥人再次調整為劉豔麗。

也就是說,謝麗君最終通過納景生物作為媒介,徹底從優得清的創始股東中全身而退。

如果將作為冠昊生物控股股東—廣東知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員工的謝麗君對優得清的投資性質進行界定,既然是創始股東,財務投資的可能性基本忽略,只能是價值投資。

創業公司價值投資,成立3年全身而退又不合常理。

根據此前2016年4月14日相關媒體報道《冠昊生物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收購珠海祥樂自主創新提升孵化能力成效顯著》,文章顯示:

謝麗君為優得清總經理。

林永亮,原本在冠昊生物研究部門的技術骨幹、現在擔任優得清副總經理的林永亮,也從那時起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也就是說,謝麗君與林永亮均與冠昊生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甚至可以解讀為冠昊生物子公司或冠昊生物與員工共同創業優得清。

冠昊生物2014年3月18日公告近披露,上述各交易對手方謝麗君為冠昊生物控股股東廣東知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員工,除此外其他各方與冠昊生物及冠昊生物的實際控制人不存在任何關聯關係。

和訊網查詢冠昊生物招股說明書,發現謝麗君在冠昊生物上市前持有0.43%股份,這顯然不是普通員工所能抵達的高度。

明顯對比的是,當時作為董事會秘書的趙文傑,持股比例不過是0.19%;

王曉輝作為股東之一,持股比例0.77%;

智發朝作為股東之一,持股比例1.24%(智發朝則是冠昊生物投資的廣州聚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股東,持股1.06%,同時也是王曉輝任法人的珠海益暢達生物科技中心(有限合夥)股東之一,持股比例30.50%);

根據招股書,王曉輝、智發朝均為冠昊生物改制前的發行人之一。改制時,智發朝持有冠昊生物1.83%股權,王曉輝則持有1.14%股權。

當時,作為董事會秘書的趙文傑,持股比例僅為0.05%。

冠昊生物:高价投资+低价卖出 大股东这样掏空上市公司

以上種種依據,很難解釋優得清不是冠昊生物子公司,且成功淪為冠昊生物大股東套現工具之一。

更為蹊蹺的是,此次冠昊生物持有優得清20%股份的接替者—西藏鑫溢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藏鑫溢”),似乎轉為接手股份而來。

根據天眼查,西藏鑫溢成立於2015年12月1日,註冊資本3,000萬元,法人肖傳洋,至今對外無任何投資。

巧合的是,該公司於2019年1月23日將經營範圍由“股權投資”調整為“創業投資”,而2013年7月成立的優得清,無論是規模還是成立時間,對外融資只能歸類於“創業投資”。

顯然,西藏鑫溢也是被安排而來。

畢竟相對於上一輪22,500萬元的估值,西藏鑫溢接盤依然大有益處,只是冠昊生物此前的投資被打水漂,真正被損害的,卻是信息不對稱的中小投資者利益。

根據天眼查,西藏鑫溢監事為李強,曾在北京金美林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任職(今日頭條全資子公司),但其相關0名合作伙伴中,冠昊生物現實控人張永明赫然在列。

冠昊生物:高价投资+低价卖出 大股东这样掏空上市公司

和訊網尚未對優得清期間的股權轉讓再做分析,但以上內容已足以顯示,投資優得清,不過是冠昊生物大股東套現的工具之一,創始股東皆為公司員工(或者是名義上離職員工),且在公司成立三年全身而退,究竟是不看好優得清的未來還是代持套現?

冠昊生物將所持優得清股份控制在49.33%,恰好不合並報表,又是何意?

對於此次出讓20%的股權目的,也輕描淡寫的解釋為:“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資產結構。”

和訊網後續將進一步分析冠昊生物近幾年其他投資標的,看看這家放棄主營業務一心專注投資的公司,如何將上市公司一步步掏空。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