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仰望星空,心繫宇宙。人類對930億光年的時空跨度,還知之甚少,但並不妨礙大家對宇宙進行無盡的幻想。除了外太空探索,瞭解宇宙最方便的辦法,就是研究隕石了。對此感興趣的不光是科學家,還有“隕石獵人”,他們追隨著流星的腳步,到處尋找來自宇宙的星星。這隕石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人對它如此痴迷呢?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66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 隕石是罪魁禍首

流星的出現,對於年輕男女來說,也許是一場浪漫的邂逅。那麼,流星到底是個啥呢?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科學家說,流星是外太空的固體顆粒,高速闖入大氣層而產生的一種現象。有些火流星在發出耀眼的光芒後,會散落在地球的表面,這些來自宇宙中的石塊和碎片,就是隕石。科學家認為,大約6600萬年前,落入地球的巨大隕星導致了地球上許多動植物的滅絕。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那會兒的隕星,是怎麼被千萬年後的人類發現的呢?首先,科學家在挖掘出恐龍化石的泥土中,發現了這裡不同尋常的富含銥元素。這種物質在地球上很稀有,但在隕石中含量豐富,所以黏土中的銥,被認為是隕星撞擊釋放出來的。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此外,巨大的隕星,能以許多方式導致物種的滅絕。如果它落入海洋,會導致海嘯,巨大的潮汐海浪高達100米。落入大陸的地殼層,能導致火山噴發。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不論是加拿大的薩德伯裡隕石坑,還是南非的費裡德堡隕石坑,有證據表明這裡都曾有過火山噴發。大範圍的火山噴發會增加大氣層中的灰塵,隔絕陽光,使一段時期的氣候持續變冷,隨之而來的是全球破壞性氣候變暖,最後是致命的酸雨。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在白堊紀——第三邊界沉積層,堆積著一層厚約幾十釐米的白色粉末,那是地球上極為罕見的氨基酸。因此,科學家推斷: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千米的隕石與地球相撞,1708撞擊後的巨大爆炸使大多數恐龍立刻死去。爆炸後的粉末籠罩在大地上空,達數年之久,土溫驟變,致使恐龍無一倖存。不過,恐龍的滅絕卻給其他動物帶來了生機。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恐龍末日》

探索宇宙秘密 隕石科研意義大

正是因為隕石留下的痕跡,為我們展現出了那段古老的歷史。另一方面,隕石的存在,也是是茫茫宇宙帶給人類的厚禮。只要對它們進行全方位的“體檢”,就能讓我們獲得眾多來自宇宙的第一手信息。我國科學家在新疆青河發現的大隕石,是世界第三大隕鐵,重達28噸。在對它的物質成分進行分析後,人們發現,這塊隕石中的8種礦物中竟然有6種是地球上所沒有的。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作為特殊的“天外來客”,隕石是人類探索宇宙和認識地球的絕佳樣品。而除了科學家,還有另外一群人——隕石獵人,他們對此也十分著迷。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隕石獵人

隕石獵人 走遍世界追逐流星的足跡

在國內,成規模的隕石收藏、交易,在近30年才出現。隨著市場價值越來越大,隕石獵人也應運而生。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因為隕石稀少,再加上不易發現。為了“追星”,隕石獵人的足跡常常遍佈大江南北,他們在內蒙古沙漠、新疆戈壁灘、雲南雪山,追逐流星的足跡。2000年以後,隕石收藏逐漸變成了有錢人的遊戲。到2012年,國內隕石收藏正式進入井噴期,圈子越來越大,需求自然水漲船高,隕石也越來越值錢。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在國際市場上,一般普通隕石樣品價格幾十到幾百美元不等,而像火星隕石和月亮隕石這類珍品,價格則可高達每克數千甚至上萬美元。此前,一塊大型月球隕石公開拍賣,起售價就被叫到了50萬美元。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最大月球隕石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大約有一萬多名隕石獵人。來自上海的80後張勃,是國內最知名的隕石獵人之一。他曾孤身一人前往北美、歐洲、非洲等地尋找過隕石。不過,他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出於某種難以言說的追逐感。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張勃說,如果想去一個地方尋獲隕石,首先要找到曾經撿到過隕石的當地人,分析判斷隕石的類別,再根據類別信息判斷隕落帶。雖然,隕落帶基本都在人煙荒蕪的野外,但進入哪些地方還是要獲得當地人的支持。早年他在境外某地尋找隕石時,就曾被人拿槍指著頭做交易,開口要價3000美金,最後只能照付。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即便獲得當地人許可,無論深山還是沙漠,也要經歷艱難的跋涉。中國有兩大鐵隕石隕落區,北疆阿勒泰和廣西南丹。其中,阿勒泰隕落區位於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外蒙古四國交界處,一年有將近10個月都下雪,適合進入的季節只有7、8月份。而廣西南丹,張勃也來過不止一次。據史料記載,1516年(明朝正德十一年),南丹縣曾發生過規模巨大的隕石墜落事件。張勃曾花半個月,在這裡找到兩塊來自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鐵隕石。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找到隕石非易事 假的比真的多

接受惡劣環境的同時,更多的還得承受內心的煎熬——對獵人而言,找到隕石也並非易事,十次九空是常態。有時幸運找到了隕石,也不一定值錢或值得收藏。人們收藏隕石,有的是為了炫耀獵奇,還有的則是為了“治病”。然而專家闢謠了,要想通過這些“天外來客”治病是不大可能。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不過,科學家對於隕石獵人的存在,還是感到十分欣慰。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首席科學家徐偉彪說,感興趣的人多了,那麼找到隕石的機會也大,對我們的科研工作也是一個幫助,我們就可以獲取更多更稀有的隕石樣品來做更深入的科學研究。類似張勃這樣的隕石獵人,他就不吝嗇將自己的隕石借給博物館展覽、研究。

深山沙漠艱難跋涉 這群大老爺們為了“追星”是真的拼

張勃和科研機構的良性互動,也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可以讓初學者“見標本、識隕石”,讓更多的人真正瞭解隕石,而不僅僅是看到隕石背後的炒買炒賣。怎樣讓隕石圈的投機泡泡軟著陸,也有必要好好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