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運會來了藏族少年:格桑扎西的一小步,西藏象棋的一大步

智運會來了藏族少年:格桑扎西的一小步,西藏象棋的一大步

格桑扎西。

在中國,象棋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同樣也有龐大的群眾基礎。據統計,全國象棋日活人數可以達到500萬左右,無論是3歲孩童還是90歲的老人都可以參與進來。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約有兩千年曆史的象棋正在“世界屋脊”西藏落地生根。在衢州舉行的第四屆全國智力運動會上,13歲的格桑扎西成了第一位參加智運會象棋項目的西藏少年選手。

儘管這位藏族少年在本屆智運會上難求一勝,但他的出現本身就意義非凡——象棋這一傳統文化不僅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更是開闢了一條文化新路。

智运会来了藏族少年:格桑扎西的一小步,西藏象棋的一大步

格桑扎西寫下:智慧衢江,扎西德勒。

第一位走向象棋賽場的藏族少年

11月8日至18日,第四屆全國智力運動會在衢州展開角逐。對於西藏自治區代表隊來說,他們首次參加全部6個大項,36人的參賽總人數比上一屆(10人)要多了26人。

在衢江象棋賽區,第二次參加智運會象棋比賽的西藏隊派出了一支3人隊伍。其中一人是身為領隊兼教練的劉小立,48歲的“西藏棋王”張思金和13歲的格桑扎西是參賽選手。

在此次的象棋賽場,西藏少年格桑扎西無疑是最受關注的選手之一。就讀於西藏拉薩一中的他是一名初一學生,此次參加的是少年男子個人組比賽,他的出現也填補了象棋歷史的空白。

作為西藏自治區棋類協會秘書長,劉小立透露西藏棋手其實早在2011年就參加了第二屆智運會象棋項目的比賽,“但格桑扎西卻是第一個走進智運會象棋大家庭的藏族少年。”

性格靦腆的格桑扎西說,自己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開始接觸象棋。但直到兩年前的一次象棋進校園活動,他才真正開始學習這項智力運動,現在他也會經常和父親對弈幾局。

但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的格桑扎西成績並不理想,他一共在比賽中下了9輪比賽,沒有贏下一場。他對此倒挺樂觀,“剛開始有一點點不開心,但很快這種感覺就不存在了。”

因為在這位西藏少年看來,能夠在5天比賽中見到很多偶像棋手、結識高水平的小棋友,這已讓他十分滿足,“而且這次能夠代表西藏自治區參加全國智運會,我感到非常的榮耀和自豪。

智运会来了藏族少年:格桑扎西的一小步,西藏象棋的一大步

從左到右:張思金、格桑扎西、劉小立。

“我連贏一盤的可能性都沒有”

象棋這項中華傳統棋類運動在雪域高原的普及率其實並不算高。西藏隊的另一位選手張思金就感慨,西藏的象棋還在起步階段,“我們過來這裡主要是抱著學習的態度。”

48歲的張思金現在在西藏日喀則工作,作為四川人的他從小就喜歡下象棋,沒事就喜歡來上幾盤。但來到智運會他才發現,日常下棋與真正的比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我在比賽中記譜記亂了,按鍾最後也忘記按了,這些和平日裡下棋完全不一樣。”對於張思金坦言自己還未習慣正式比賽的規則,“這次是真正體會到實戰的感覺了,我連贏一盤的可能性都沒有。”

此次張思金參加的是男子公開賽組的比賽,所謂公開組也就是一群業餘選手在一起切磋。但即便大家都是業餘象棋愛好者,他還是深切感受到了這種實力上的差距。

“西藏還沒有自己的象棋協會,而且開設象棋培訓班的機構也很少。我們平時基本都是自己學、自己背棋譜,就連在網上下象棋也是從2017年才開始有的。”

智运会来了藏族少年:格桑扎西的一小步,西藏象棋的一大步

張思金希望西藏象棋能有更好的發展。

讓傳統文化在西藏落地生根

實際上,西藏已經開始了象棋進行校園的活動。

格桑扎西就透露,他的班上現在50多名同學有7人已經學會下象棋,而他自己每週會下三四次棋,“週末我會去青少年中心,有老師教我們下棋。”

但張思金認為這還遠遠不夠,“我希望能對西藏有一些棋牌援助的項目,讓我們能接觸到這一領域,比如多參加比賽、辦一些活動,這對於我們西藏象棋的提高是有好處的。”

張思金說,圍棋和國際象棋學起來更難,中國象棋相對來說更容易上手,普及開展起來也相對會更快一些。

“藏族同胞接觸並瞭解最具傳統文化特色的棋牌類運動東西無疑是最好的,同時也要讓更多的藏族小朋友學習象棋、感受象棋文化的魅力。”

這樣的觀點和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象棋部主任、中國象棋協會秘書長郭莉萍不謀而合。她表示中國象棋協會今後將會加大加度,助力西藏象棋運動的發展。

“爭取明年選派優秀的棋手和象棋工作者進藏,開展象棋文化普及和推廣活動工作,服務西藏象棋愛好者。”

雖然不善言辭,但格桑扎西說自己回到西藏以後,要把這次比賽的見聞告訴身邊的小夥伴,讓更多的人喜歡象棋、學習象棋,“我要當一名象棋文化的傳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