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條”舉措加強職教“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本報訊(記者 高影) 10月17日,教育部在青島召開發佈會,發佈《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並介紹相關重點任務進展情況。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表示,目前“雙師型”教師數量穩步增長,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記者瞭解到,《實施方案》適應職業教育“三教”改革、高職擴招、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等新任務新要求,從教師培養補充、資格准入、培訓發展、考核評價、待遇保障等方面,提出12條解決舉措,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建設一整套教師標準體系,不斷完善職業教育教師評價標準體系,提高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

第二,改革創新兩項基本制度。創新教師的准入制度,建立多元參與的“雙師型”教師評價考核體系;落實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建立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

第三,完善三項保障機制。一是加強黨對教師隊伍建設的全面領導;二是落實權益保障和激勵機制,建立中等職業學校與區域內普通高中教師工資的聯動機制;三是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保障措施。

第四,實施六大素質提升舉措。一是構建以職業技術師範院校為主體,產教融合的多元培養培訓格局,健全高等學校與地方政府、職業學校、行業企業聯合培養教師機制;二是完善“固定崗+流動崗”教師資源配置新機制。實施“現代產業導師特聘崗位計劃”,推動形成“固定崗+流動崗”、雙師結構與雙師能力兼顧的專業教學團隊;三是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共同體,加大政府統籌,建立校企人員雙向流動相互兼職常態運行機制;四是聚焦“1+X”證書制度開展教師全員培訓。對接“1+X”證書制度試點和行動導向的模塊化教學改革,探索適應職業技能等級培訓教師的分級培訓模式;五是創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分年度、分批次、分專業遴選建設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每年選派1000人分批次、成建制赴國外研修訪學,提高教師教學、培訓、評價的能力;六是以“國家工匠之師”為引領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改革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分級打造青年骨幹教師、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等高層次人才隊伍。建立國家傑出職業教育專家庫以及企業聯繫機制,建設“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和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造就一支覆蓋重點專業領域的國家級“工匠之師”隊伍。

任友群表示,到2022年,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佔專業課教師的比重要超過一半。要建設100個校企合作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100個國家級企業實踐基地,選派一大批專業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出國研修訪問,建成360個國家級職業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輻射帶動各地各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此次發佈會同時發佈了《職業技術師範教育專業認證標準》,標誌著我國三級五類師範專業認證標準體系正式建立。

《中國教師報》2019年10月23日第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