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禽業上市公司開始公佈月度銷售情況

受自身供求關係的積極變化及非洲豬瘟引發的替代效應影響,中國家禽行業的景氣度今年以來持續攀升。隨著社會對此的關注度日益提升,行業上市公司亦開始如生豬養殖企業一樣按月披露銷售情況。

中國家禽業上市公司開始公佈月度銷售情況

11月5日,肉種雞企業益生股份率先公佈了公司2019年10月份的雞苗銷售情況。簡報顯示,益生股份當月銷售雞苗3859.51萬隻,實現銷售收入4.4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2.36%、191.23%,環比分別增長10.22%、30.77%。對此公司解釋稱,其父母代種雞的存欄量增加,再加上併購原屬春雪食品的煙臺益春種禽有限公司,產能釋放,雞苗銷售數量大幅上漲。同時,受雞肉供給緊張和需求替代影響,行業景氣度高,公司主營產品父母代肉種雞雛雞及商品代肉雛雞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

同樣經營肉種雞業務的民和股份稱公司10月銷售雞苗2756.48萬隻,同比增加12.07%,環比增加9.88%;銷售收入3.02億元,同比增長126.51%,環比增長34.07%。

一體化白羽肉雞企業聖農發展10月銷售雞肉8.1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1.69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0.82%、28.15%,環比分別增長7.82%、17.19%。

中國家禽業上市公司開始公佈月度銷售情況

與聖農業務類似的仙壇股份公佈的則是商品雞的銷售只數。該公司10月銷售商品雞1135.65萬隻,實現銷售收入3.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6%、43.99%,環比分別增長2.22%、18.59%。

黃羽肉雞方面,溫氏股份稱其10月銷售肉雞1.06億隻(含毛雞、鮮品和熟食),收入32.70億元,銷售均價16.51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32.87%、 15.79%、-14.06%,同比變動分別為48.21%、64.98%、14.34%。

值得一提的是,溫氏單月上市肉雞量首次突破了1億隻,公司稱這是其提早謀劃的成果。由於預判今年將會出現市場肉類供應緊缺的情況,溫氏從年初就通過多種措施積極擴產增產,如在多個區域簽訂多個一體化養禽項目,同時加快高效養殖小區建設、投產進程,構建內部資源協調機制,強化產投銷統籌,確保肉雞有效增量。

2018年,溫氏股份出欄黃羽肉雞7.48億隻,其目標是未來保持年上市量15%左右的增長。今年前10個月,其已累計上市肉雞7.36億隻。

中國家禽業上市公司開始公佈月度銷售情況

新科黃羽肉雞上市公司立華股份10月銷售商品肉雞2629.46 萬隻,實現銷售收入8.73億元,銷售均價17.03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1.51%、-7.24%、-8.22%,同比變動分別為16.83%、47.81%、21.38%。

而肉禽業務多年來高居行業第一位的新希望六和尚未公佈此項數據。其業務亦相對較為複雜,據該公司半年報,其2019年上半年共銷售雞苗、鴨苗2.46億隻,同比增長28.73%;銷售自養商品雞、委託代養商品雞鴨1.51億隻,增幅為11.95%;銷售雞肉、鴨肉產品84.97萬噸,增幅為0.69%。上半年其肉禽業務共實現營業收入97.87億元,同比增長17.33%。相較而言,新希望六和的肉鴨部分業務規模更大。

號稱中國白羽肉雞行業“黑馬”的禾豐牧業亦僅在財報中有公佈相關數據。今年上半年,其控股及參股企業合計肉雞養殖量達1.91億羽,同比增長26%;合計肉雞屠宰量為2.24億羽,同比增長16%;合計生產肉品56萬噸,同比增長17%。該公司的目標是2019年爭取實現肉雞養殖3.9億羽以上、肉雞屠宰5億羽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